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七上·鼓楼期中)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符合主题的是( )
A .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一组成语:形影不离、高山流水、肝胆相照等 B . 第二组同学讲述了几个故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等。
C . 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荣萸少一人”等。 D . 第四组同学分享了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培根的《谈友谊》。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 (5分) (2019九上·榆次期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晋中市教育局举办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各校师生踊跃向祖国母亲献礼。请你选择一幅符合主题的书法作品。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7九上·慈溪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和儿童支援丁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不宜异同”可谓异曲同工。
(3)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不胜收,美在其味,美在其声,美在其色。 诗有味。“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篱笆旁的菊花清瘦闲适。 “________,只有香如故。”断桥边的梅花寂寞坚贞。
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征战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上。“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蛰虫啾啾鸣叫于春气涌动的纱窗下。
诗有色。“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黄绿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 “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遍地如银,如一首苍凉的歌。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20·湖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 名著推广活动中,一位同学为下面四部名著设计了演讲主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才能登上艺术的顶峰。
第 1 页 共 11 页
B . 《简·爱》:你总要熬过一些苦难,方能尘埃落定,静待花开。 C . 《红星照耀中国》:你的热爱有多浓烈,你的祖国就有多美丽。 D . 《海底两万里》:即使是普通的冒险,也伴随着对科学的关注。
(2) 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A . 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 . “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 . 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 . 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士人楷模。
(3)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请针对《西游记》或《水浒传》的“戏说”,写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国:学的是韬略, 西游:学的是皈依① , 红楼:学的是叛逆, 水浒:学的是造反。
【注释】①皈依:原指佛教徒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 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因
为
有
蜜
蜂
的
劳
作
,
花
朵
才
显
得
分
外
娇
艳; , ;因为有江河的奉献,大海才显得宽阔无比;因为有音乐的伴奏,舞蹈才显得精彩……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
6. (10分)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第 2 页 共 11 页
那一年是1936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家世代单传,辈辈一棵苗,何满子的爷爷就是老生儿,他父亲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将近四十岁时才落生的;偏是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她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尸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金光闪闪,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一来,一丈青大娘可就跟儿媳妇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1) “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这句话是说何满子的皮肤________。 (2) “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这是谁的想法? (3) “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为什么? (4) 奶奶逼着何满子穿这件肚兜的原因是什么?
(5)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在这句话的上一段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这一点?
7. (10分) (2019八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天空的表情
《诗经》里说:《诗经》里说:“蝃蝀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
第 3 页 共 11 页
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选自《竺可桢全集》第二卷,有删改。)
【注释】①蝃蝀:音dì dōng,虹的别名。 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 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 . 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 . 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 . 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2) 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 .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 . 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 . 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3) 爸爸在阳台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要去公园散步了。”依据文章内容,判
第 4 页 共 11 页
断爸爸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
8. (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3) 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5分)
9. (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 鲜妍明媚,如倩女之(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j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乌,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 5 页 共 11 页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冻风时作________ ②高柳夹堤________ ③泉而茗者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作则飞沙走砾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 ①若脱笼之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 ①红装而蹇者 ②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 . ①夫能不以游堕事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 . 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C . 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 . 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睢”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4) 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八、 课文阅读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第 6 页 共 11 页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 ③滕子京负大才________ ④故《记》中云________ (2) 翻译句子: 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4) 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________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________,滕子京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 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九、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20七上·文水期末) 请你阅读下面的图片,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大西高铁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点终点、路程、途经主要站点、建设价值等几个部分)(80字左右)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1·上海) 作文: 题目:悄悄地提醒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1、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
3-1、3-2、
3-3、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4-1、 4-2、 4-3
、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
第 8 页 共 11 页
6-1、6-2、6-3、6-4、6-5
、
7-1、 7-2、 7-3
、
8-1、8-2、8-3、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5分)
9-1、9-2、 9-3、 9-4、9-5
、
八、 课文阅读 (共1题;共7分)
第 9 页 共 11 页
10-1、10-2
、
10-3、
10-4、10-5、
九、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1-1
、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