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 ”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纳博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国也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
鉴于此,提倡读书,鼓励读书,建设书香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培育人的学校更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更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建设书香校园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顺德区陈村镇勒竹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学校在责任教育的基础上, 总结多年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用教育的智慧培养智慧的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思路,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校特色。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外来工子女多,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缺乏学习气氛,没有读书习惯且无书可读的家庭环境
之中。学校本身的读书状况也不容乐观,校园读书空气淡薄,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指导,学生视野狭窄,文化素养偏低,缺少创造精彩人生的原动力。
因此,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开展“走进经典,快乐阅读,创书香校园”读书节的活动,通过阅读打造 “书香校园”,使每一个孩子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确定为本校的特色。 一、 树立新理念, 创建书香校园的思想基础。
我们都知道书香校园的理念树立,是“智慧的生成”与“德行的养成”的开端。总结多年来我校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论证, 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具体行动, 即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坚持实践操作、师生共进的原则,以教会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核心理念, 让学生掌握一生有用的知识, 用智慧的教育培养智慧的学生为目标,以读书教育活动为突破口, 全面创建书香校园。
通过师生的读书教育活动, 启发学生发现智慧、发展智慧、创造智慧, 实现智慧教育这一学校愿景, 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办学理念、浓厚的人文气息、浓郁的书香文化, 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能够在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 建设图书室,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环境育人的功效, 创造愉快便捷的读书机会。
1、广开书源, 夯实读书之基。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学校逐年加大图书馆的投入, 把订阅报刊、订购书籍作为常规工作, 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不断充实学校图书室的藏书, 并每天定期向学生开放, 做好面向学生的新书推荐和图书的借阅工作, 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
同时, 为营造书香校园, 鼓励学生更好地读书, 学校老师们开展了为学生捐资购书的活动, 教师的捐资购书行为,使家长和学生深受感动, 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 许多家长和学生纷纷为学校捐书、购书、借书, 丰富了学校藏书。 2. 畅通渠道, 拓宽读书之路
( 1) 设立“红领巾读书角”。为了突出书香文化, 使学生随时能够有书读并感受书的氛围, 班级设立读书角,以班级为单位把适合班级、年龄的书籍摆放在每个班级,方便学生阅读。同时,学校每天定时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在读书之余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借出阅读,有跟班老师跟进,有值日学生负责协助,有序进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汲取文化的精髓, 。
( 2) 设立没有围墙的网上图书室。学校突出教学设施的时代性、人文性、教育性、实用性, 将部分电脑安放在图书室里面, 每台电脑都可以上网, 学生可以登上这条信息高速公路, 随意进入校园网或互联网, 进入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阅读、查询和交流。
( 3) 设立班级交流书架。学校统一为每一个班级制作了图书架, 孩子们把自己家的书拿来放在书架上和同学们共享, 这样既节省了购书钱, 又扩大了读书的范围。同时这种方式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读书的活动中学生获得人格发展。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感染着学生, 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渴望、一种激情。许多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彼此间的好书交换阅读, 创造性地拓宽了读书渠道。
3. 设立文化走廊, 培育读书兴趣,建设激励、启智、高雅的文化走廊。
为在全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要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增加文化的含量,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说话”, 能让学生感受到高雅、亲切、自然, 能开启他们的智慧, 激发他们去执著地努力与追求, 我们分不同的主题布置了文化走廊: 有“我能行”励志走廊, 有快乐英语走廊, 有名言与佳句走廊, 有世界之最走廊等等。 在教学楼、功能室的每面墙壁设置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文化牌,借古今中外文化巨人之口告诉学生读书的意义和方法。使学生虽身处校园,却犹如漫步书林, 沉浸在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中, 感受书香文化的熏陶与理想的教育。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阅读的书页,力求做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 三、开展读书节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提出活动的口号:“你想聪明吗?读书吧!你想快乐吗?读书吧!你想拥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吗?读书吧!”,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
进行全校性的宣传,倡议“走进经典,快乐阅读,创书香校园”。规范班级文化建设,创书香班级,让教室散发出文化气息。每个班板报设立“读书活动成果展示栏”,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突显班的特色。 设“读书日”。(周一) “早读”、“午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30分钟,由语文老师确立主题,并加以指导。各班选好小助手,组织好班级晨间、午间的阅读活动。读书内容为“三字经、小学必背古诗词以及学校、老师推荐的书籍。做好“每日一诗词”工作,积极开展“走进经典”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组织学生自学“三字经”。组织班级准备“三字经”背诵、普通话朗诵、古诗词抢答比赛等系列。每年9——12月定为校园读书节。读书节期间,每生至少读一本名著;讲一个故事;举行一次知识竞赛;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快乐阅读主题班会” 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展示、故事会、诵读比赛评比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试点班,建议班级“每生献一本,阅读几十本”,建设班级图书角,创“书香班级”。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适量书籍,建设“书香家庭”。
2、与学生共读、写行动师生共写日记、共同发展。师生共同读书、共写日记, 为师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读书活动中, 教师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优秀书目, 并和他们共同制定读书计划, 共同品味中外文学经典,共同写读书感悟。在交流和对话中, 师生的思想闸门打开了, 他们的思想从教室飞往社会, 飞往世界, 飞往自然,使教师的活力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教学中生命的实际体现,对师生良好道德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每个学年学校举办“走进经典,快乐阅读,创书香校园”读书节阶段总结活动,班级按要求表演一个节目。组织评选暨颁奖学校 “书香班级”、“书香学生”、“读书之星”、“书香家长”、 “表演之星”等等,班级充分利用黑板报形式,宣传班级“快乐阅读”活动成果。学校宣传组做好“快乐阅读”活动成果展览,以此来激励师生共同参与读书节活动。
四、 品享书香校园,感受阅读快乐。
持之以恒铸特色, 实施读书节活动给师生提供展示读书收获的平台, 让师生品尝读书的快乐, 同时, 也为了检验师生的读书状况, 使书香校园建设制度化、持久化, 我们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学生”“读书之星”、“书香家长” “表演之星”等系列中,让师生、家长感受书香的美味,阅读的快乐。
书香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勒竹小学的品牌和特色, 也成为勒竹小学发展的内力和支撑。它犹如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春雨”, 在悄然间, 使师生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 也为勒竹小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荣誉、成绩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