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處爲雑t翁廉[文献编码]d〇i:10.3969/j.issn.l004-6917.2017.01.004

2017年第1期(总第259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

刘彦花1,陈伟清2

(1.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和崇左六市2006—2014年三大产业的演 进轨迹,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六市的产业结构优劣及其竞争力强弱状况,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整体结构比较优化,其中南宁市产业结构最优;三大产业中,南宁市 以第三产业对该市的经济增长总量贡献最大,其余各市均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研究时期内各市 的第三产业均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在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开展各产业内部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偏离一份额模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 (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 (2017) 01-0016-05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指标,其演进与升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 发展阶段和增长能力[1]。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实 践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与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不同[2-3];美 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 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为第三产业是最能拉 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能促 进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已无 益于经济规模的扩大[4-5];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实践表 明,产业结构的衰退必将导致经济的下滑,合理的 产业结构是经济安全的重要指标[6]。总之,区域产 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是相互作用、良性 互动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7-8],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经

收稿日期:2016-07-26

济增长的过程也是整个产业系统不断演进和协调的

过程[9-1'笔者拟梳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产业 结构的演进轨迹,比较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 玉林和崇左等六市产业结构演进情况,参照广西产 业结构演进背景,分析六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及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旨在明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六市三大产业的优势、劣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 科学、合理的方向演进。

二、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一)研究区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最初包 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以 及玉林、崇左两市的物流和交通。2008年1月,国务 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 月,根据广西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1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9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2013GXNSFAA01928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GXNSFDA-118031)

作者简介:刘彦花(1972—),女,湖南衡阳人,博士,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陈伟清(1964—),女,湖南益阳人,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6

-

广西论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

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的修订》内容,玉林市 和崇左市所辖行政区被纳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 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 合作区,地处西南、华南和东盟三个经济圈的接合 部,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中 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 区位优势明显[11-12]。

(二) 数据来源

研究区经济与产业数据来源于2007—2015年 的《广西统计年鉴》《广西年鉴》和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各市年鉴等。

(三) 研究方法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简 称SSM)是以研究区所处母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参 月系,将研究区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化 分解为三个分量: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 量[13],以此来分析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 水平,从而确定研究区域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4]。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研究初期 (2006年)的经济总量,\\ ,为研究末期(2014年)的 经济总量,\\^ ,分别为区域/的第j产业在初期和 末期的规模。队、5,分别为广西区(此文中作为参照 系)在初期和末期的经济总量,

^ ,分别为广西

第j产业在初期和末期的规模。则区域湖第j产业在 2006—2014年内的增长率(&)计算见公式(1)。

Rj

bij, t - bij,〇Du = buoXiRj — Rj)

式中,&表示区域/标准化的产业j如按广西平 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表示区域/第j产 业比重相对于广西标准差异所引起的产业增长偏 差,'值大小与该产业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 呈正相关关系;Aj表示区域丨第j产业的增长速度相 对于广西标准所引起的偏差,Aj值越大,说明该产 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15]。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产业演进轨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政府着力推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 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深人实施 “壮二提三强一”的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6]。 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23.12:35.85:41.03 调整为2014年的15.66 :43.74 :40.60。2006年以 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 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快速,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 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9年间各产业的发展变 化如图1所示。

35003000

25o

20o 15o

1000

(1)

5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参照区域第j产业在2006—2014年内的增长率 为Rj,见公式⑵。

r

Bj, t- Bj,0

图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4年各产业生产总值统计图

(2)(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第一产业演进轨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来,形成了一批 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品。例如,南宁市形 成了以糖蔗、桑蚕、木薯等种植业为核心的特色农

第二,以广西各产业的份额比例为参照,将广 西北部湾区域/的各产业标准化,见公式(3)。

b'ij = bi,〇 X

I

(3)岣,。,将

业,钦州形成了以荔枝、龙眼、香蕉、大蚝为主打产 品的特色农业,北海形成了以果蔬、粮油、木薯和海 产品加工为核心的特色农业,防城港形成了以“红 姑娘”红薯、火龙果、红衣花生、金花茶和对虾等 优势产品为核心的特色农业[17-18]。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在各市特色农业的支撑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迅 速,由2006年末的472.57亿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

-17

第三,在2006—2014年内,设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的第j产业的增长量为巧,则有:(竞争力偏离分量),见公式(4) - (6)。

Nj = b'j X RjPj

G,j分解为% (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Aj

(4)(5)

= (Bj,0- bIj) X Rj

-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1164.76亿元,年均增长76.91亿元。但从第一产业

No.1.2017 (Cumulatively,No.259)

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1%左右并略呈下降趋势。 2006年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第三产业生产 总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均不大,其中南宁

的第三产业比重整体高于全区水平(见图4)。

GDP占整个经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则从2006

年的23.12%减少到2014年的15.66%,8年间第一产 业份额下降7.46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各市第一 产业GDP也得到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占该市生产总 值的比重除北海市有所波动外,其余各市基本呈下 降态势,其中南宁和防城港的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低

于广西平均水平(见图2)。

年份

图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统计图

四、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SSM的产业结构水平测算

图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统计图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第二产业演进轨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以工业为核心的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得到快速增长,由2006年末的 732.70亿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3254.46亿元,第二 产业GDP占整个经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2006年 的35.85%增加到2014年的43.74%,9年间第二产业 份额增加7.89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各市第二产 业GDP均得到快速增长,但各市第二产业占该市生 产总值的比重有所差异,其中北海和钦州在9年间第 二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增有减,其余四市基 本呈增长态势,其中防城港第二产业比重整体高于 广西平均水平(见图3)。

基于文中所述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全区平均水

平为参照,测算出2006—2014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各市三大产业的增量及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 尸,;;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如表1所示。

表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产业偏离一份额分析结果

区域

产业第一产业

南宁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rR

N/亿元P/亿元D”/亿元G/亿元38.43335.36364.7714.2692.3256.5224.1298.4261.147.3957.6135.5231.95167.66128.7019.0075.1050.75

141.31526.62553.7852.42144.9885.8188.68154.5492.8227.1790.4653.93117.48263.28195.3969.87117.9377.04

40.5792.26185.0732.96135.3642.27-3.17-1.2794.6310.17141.2245.81-12.3712.0722.29-8.0517.8436.20

220.31954.231103.6399.64372.66184.60109.62251.69248.5844.73289.29135.26137.06443.02346.3880.83210.87163.99

1.641.343.212.902.522.09

第一产业2.001.34

北海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4.552.902.722.091.301.34

第二产业2.882.90第三产业3.382.09第一产业

防城港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玉林

第二产业

1.731.345.662.903.172.091.231.342.982.90

第三产业2.242.09第一产业

崇左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221.343.172.902.692.09

(二)产业增长率分析

图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4年第二产业比重统计图

2006—2014年间,第一产业增长率最快的是北 海,比广西平均水平高66个百分点;增长率最慢的 是崇左,比广西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 长率最快的是防城港,比广西平均水平高276个百分 点;增长率最慢的是钦州,比广西平均水平低2个百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第三产业演进轨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第三产业9年间得到了不断增长,由2006年末的838.29亿元增长到2014年末 的3020.74亿元,但第三产业GDP占整个经济区生产

-18

-

【广西论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

分点。第三产业增长率最快的是钦州,比广西平均 水平高129个百分点;增长率最慢的是玉林,比广西 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从整体增长格局看,除钦 州、玉林、崇左的第一产业和钦州的第二产业增长 率略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三 大产业的增长率整体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

(三) 份额分量与经济增长分析

2006—2014年间,份额分量中,广西北部湾经 济区除南宁市外,其余各市三大产业的增量保持较 好的一致性,产业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南宁市的产业增量由高到低依 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根据广西平 均增长效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第一产业实现 的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南宁、玉林、钦州、崇左、北 海、防城港;第二产业实现的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南宁、玉林、钦州、北海、崇左、防城港;第三产业 实现的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南宁、玉林、钦州、北 海、崇左、防城港。(四) 结构偏离分量与经济增长分析

2006—2014年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各产 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说明六市的产业结构均 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研究期间,南宁市以第三产 业对该市的经济增长总量贡献最大,其余各市均是 以第二产业对该市的经济增长总量贡献最大。单独 考虑各市产业结构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量增长的 贡献程度时,将各市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相加, 得到各市结构偏离总量,排序依次为:南宁、玉林、 钦州、北海、崇左、防城港。

(五) 竞争力偏离分量与经济增长分析2006—2014年间,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各 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贡献 由大到小依次为: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 玉林,其中,钦州、崇左、玉林三市的竞争力偏离分 量为负,表明其第一产业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第 二产业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防城港、北海、南宁、 崇左、玉林、钦州,其中,钦州该项分量为负值,表明 该市第二产业竞争力偏弱。第三产业贡献由大到小 依次为: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崇左、玉林,都 为正值,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相对于广 西全区水平均处于相对优势。就各市竞争力分量的 三大产业之和来看,排序依次为:南宁、北海、防城 港、钦州、崇左、玉林。

-19

(六)偏离分量组合与经济增长分析

将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进行组合,可划分出四类不同的区域。第一类是经 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竞争力都比较好的区域, 即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正;第二类 是产业结构较好,但区域竞争力较差的区域,即产 业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第三 类是竞争力较强,但产业结构较差的地区,即产业 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第四类 是产业结构和竞争力都较差,即产业结构偏离分 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19]。由表1可知,从各市 三大产业整体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均属于 第一类区域,即产业结构和竞争力都比较优越的区 域;单从第一产业看,钦州、玉林、崇左属于第二类 区域,其余各市均属于第一类区域;单从第二产业 看,钦州属于第二类区域,其余各市均属于第一类区 域;单从第三产业看,各市均属于第一类区域。

五、结论与讨论

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区 六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广西全区 平均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t较优化, 其中南宁市的产业结构最优。对于份额分量,南宁 市受广西全区国民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带来的影响由 大到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余 五市受广西全区国民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带来的影响 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 于结构偏离分量,除南宁市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最大外,其余五市均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最大,各市均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 小;对于竞争力偏离分量,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差的 有玉林、钦州和崇左,第二产业竞争力较差的有钦 州,各市的第三产业均具有较好的竞争力。整体上 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产业结构已趋向合理,南 宁、北海、防城港的各产业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 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重点发展钦州、玉 林、崇左的第一产业和钦州的第二产业,还应重点 开展各产业内部的调整和优化。

本研究以广西为参照,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六市2006—2014年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利用偏 离一份额分析法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 与经济增长关系。在产业总产量方面,各市三大产

-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业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产业比重方面,各市整 体上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 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微小波动状态。相 对于广西平均水平,各市三大产业比重在研究初期 和研究末期的高低水平保持一致。在产业偏离分量 方面,产业结构分量数据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 业结构比较优化。根据“偏离一份额”分析原理,如 果某区域大部分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其参照区域, 则认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是有利于增长的结构[20], 本研究的产业增长率结果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结 果保持一致。总体而言,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 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高于第一、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较明显的正向推动作 用,这与近年来该经济区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倾斜息 息相关,一大批石化、钢铁、能源、港口等临海工业 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并投人使用。随着国家新一轮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广 西乃至全国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建议在今后的产 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积极发展和培育特色、 优质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巩固和发展新兴 工业,培育支柱产业群,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的第二产业;充分利用广西北部湾丰富的临海旅 游资源,打造优势旅游产业,相应地推进服务业建 设,提升第三产业对区域经济总量的贡献。参考文献:

[1]

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7) : 7485-7487.

[2]

长[J].世界经济研究,2012 (7) : 80-86.

[3] 吕明元,尤萌萌.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基于能耗碳排放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 (7) : 73-81.

[4]

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J].经济动态,2013(7) : 140-148.

[5]

关雪凌,丁振辉.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

No.1.2017 (Cumulatively,No.259)

系研究[J].俄罗斯研究,2011 (3) : 119-134.

[7] You S, Chen Y, Huang B.Spatial Shift-

Share Method: A New Method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J].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

(106) : 207-514.

[8] (1) : 75-82.

[9] 4-16.

[10]

张协奎,王洪元.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

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1 (1) : 1-5.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发展规划[EB/OL]. (2008-02-21) [2016-04-20].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

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 (5):

田秉涛,王晓文,李娟.基于SSM的云南省产

业结构水平测评[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

http://www.gxi.gov.cn/fzgh/fzgh_zcwj/fzgh_ zcwj_gx/200802/t20080221_29236.htm.

[12] [13]

曾广庆.广西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影响及对策 万年庆,李红忠,史本林.基于偏离一份额法

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 (4) : 40-42.的我国农民收入结构演进的省际比较[J].地理研究, 2012 (4) : 672-686.

[14]

段树国,龚新蜀.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

新疆资源型产业竞争力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1) : 9-14.郭艳,朱国伟.基于SSM模型的南京市产业

[15] [16] [17] [18] [19]

杨梅,郝华勇.基于SSM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 全胜跃.物联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农 刘彦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经济灰色斜 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

演进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 (23) : 5925-5929.室.北部湾5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业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2〇11 (5) : 71-73.

张辉,丁匡达.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 率关联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 (19) : 214-217.

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11) : 152-155.

Acemoglu D.Introduction to Modern [20] 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空间模

Economic Growth[M].Princeton: New Princeton 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 (4) : 73-79.University Press, 2008.

[6] 郭晓琼.俄罗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

责任编辑:吴晓霞

-2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