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寻找儿时的味道(外二篇)

来源:一二三四网
寻找儿时的味道(外二篇)儿时的记忆,有时会伴随着生长影响自己的一生。包括思维、食欲、生活的爱好和习惯等等。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子,在当地最有名的是翟店饼子,是我在小时候生活中常常思念的奢侈品,好吃,美味,有香喷喷、美滋滋、特别适口的味道。我跟着爷爷到翟店(俗称街里)、修善(俗称下庙)赶集时,在大集上吆五喝六的人群中吃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泡上一个饼子,觉得满足了一顿美食,会在记忆里影响好几天。更高级一点的是羊汤泡饼子,将热呼呼、香酥酥的饼子先掰开。一小块一小块的泡在碗中,把汤水一口一口地喝完,用筷子把切碎发漲的羊杂碎和饼子挡住留在碗里,再加上一次汤,不加钱喝两碗,就吃得饱饱的了。农村集体经济时期,以工分计算金钱,一个饼子五分钱,一碗丸子汤两毛钱。因为我们家劳动力少,常常是生产队里的欠款户,一个月能吃上一顿丸子泡饼子的机会,就算是很幸福了。后来我从卫校毕业参加了工作,有时常常在大街上寻觅儿时口味,不时去吃丸子泡饼子,羊汤泡饼子,天气炎热时,中午不想吃饭时,就到大街上的凉粉摊上买一碗凉粉就一个饼子,可口、舒心、顺畅,觉得十分舒服,无比愜意,了却了儿时的记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引导和发展了农村生活,稷山饼子开始走向了全国各地。据说在北京、西安、广州、深圳等地、有人靠经营饼子生意建起了家里的高楼大厦、美丽庭院,红火了家庭经济。更有甚者,在城市建立了稷山饼子链锁摊,成了闻名多地的生活小吃,众多群众把它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美味。稷山饼子被作为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申报注册,备案加注。本不经意的小小饼子摊,迅速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稷山饼子的制作,是靠传统技艺加工,煤碳火炉烧烤才形成的一种特殊味道,煤炉烧烤的过程是环境污染的治理部分,许许多多的饼子摊取消了煤炭烧烤炉,改为天然气炉,新岀炉的烧饼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没有了那种人人喜欢的天生美味。稷山县不再有煤炭烧烤的饼子了,运城、临汾、西安、北京、广东、深圳等许多城市也都改为天然气炉烧烤了,好吃的饼子口味再也找不到了。我曾寻找过稷山县的许多村庄,都成了环保的禁碳区,再也见不到这种煤炭炉烧烤的饼子了。费了很大周折追寻儿时口味,甚至偏僻山村也不再有这种口味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运城发现了一个改制的桶状蓝碳火炉,搭着烧烤饼子的鏊子,确信无疑后,我一次买了五个,吃完后再去买就锁门停业了。回到家里后,我和老伴、小孙孙一起美美地过了一把饼子瘾,总算吃到了儿时的口味。“一个人倚窗独坐时,抬头仰望天空,是那么遥远又那么真实。看着云卷浪花的美,不由令人遐想起多少浪漫的童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