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常见类型有:
专著(书籍)[M],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集)[C],专利文献[P],报告[R],新闻报道[N]
专著(书籍)[M]
[序号]主要作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页码(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标注)
例如:
[3] 朱敛,曹凯鸣,周润琦等. 生物化学实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2-15)
[4] 张维杰.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作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3] 郭泽坤,张涌. 一种改进的蛋白质超薄凝胶电泳方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2):210-211
[4] 倪师军,李珊,李泽琴,等. 矿山酸性废水的环境影响及防治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5(1):23-30
[5] Battaglia-Brunet F, Dictor M C, Garrido F, et al, An arsenic (III)-oxidiz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election,characterization,and performance in reactors[J]. Journal of Applued Microbiology, 2002, 6: 16-25
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D]. 署名单位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 参考页码(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标注)
例如:
[3] 肖华胜. 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节中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会议论文(集)[C]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D]. 会议名称+论文集,年
例如:
[3] 张子间. 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C],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
报纸文章[N]
[序号]作者. 新闻[D].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注:
1、各个出版社、期刊编辑部对于参考文献要求不太一致,具体格式还要参考出版社、编辑部要求,以上仅为一般常用格式,仅作参考。
2、参考文献的作者如果在3个以下,列出所有作者;如果在3个以上,写3个加“,等(,et al)”。
原文地址: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及其引用并能够自动更新的方法作者:simon
1、将鼠标光标移到文本中需要第一次引用参考文献的位置,点击“插入”菜单,选择“引用”,接着选择“脚注和尾注”,弹出“脚注和尾注”窗口;
2、点击“尾注”,选择“文档结尾”,编号格式选择1,2,3,并选择连续编号;点击插入;光标会对自动跳到文件尾部,在此处输入参考文献。注意,此时该处的编号是上标格式,把它直接改为普通格式就行(只能改,不能删掉);双击该编号,光标自动回到文本中引用处;
3、当同一文献要多次引用时,可利用交叉引用:光标移到引用处,“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只能选“尾注编号”而不能选“尾注编号带格式”,否则后来交叉引用加上的方括号不是上标格式),选中需要的文献。(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
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只是个链接而已)。为此可以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4、前面插入的文献编号是1、2、3、、、,而我们习惯采用中括号如[1]的格式。可按下述方法将文中和尾注编号加上方括号:
(1)用鼠标或者“Ctrl+Home”回到文档的起始位置;
(2)菜单“编辑”,“替换”或者直接用“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3)在“查找内容”文本框里面输入“^e”(若是脚注时为f),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尾注、脚注都是它,当然也可),然后点击“全部替换”效果如下:(一定要区分中英文全半角,另外建议最好都引用完成之后再加方括号,否则会出现一层层方括号)
5、文中和尾注的标号都已经加上了方括号,但是交叉引用部分还没有加上。对交叉引用的序号进行处理:
(1)菜单“工具”,“选项”,“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部分点选“域代码”,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Alt F9”显示域代码,可以看见交叉引用的部分已经变成了代码;
(2)菜单“编辑”,“替换”或者直接用“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3)在“查找内容”文本框里面输入“^d NOTEREF”,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并将光标置于该文本框中,然后点击“高级”按钮,再点击“格式”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样式”,接着会打开“查找样式”对话框,选择“尾注引用”样式;(用
后需取消才能再次用)
(4)完成上述工作后,“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内容变为下图,注意“替换为”文本框下面的“格式”一行;
(5)点击“全部替换”,在菜单“工具”,“选项”,“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部分取消选择“域代码”,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Alt F9”取消显示域代码.
(6)因为前面按Word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如果参考文献后面还需要有其他内容,就必须进行进一步修改。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
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6、工作还没有完成,不难发现在文档的结尾的尾注上面有一个横线,这是尾注分隔符,去除办法如下:
(1)将文档视图切换为“普通视图”,方法是点击屏幕左下角的第一个按钮;
(2)菜单“视图”,“脚注”(或双击文中引用处数字),效果如下;
(3)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尾注分隔符”,然后选中分隔符横线,删除它;
(4)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删除(当尾注出现跨页的情况是会用到“延续分隔符”的);
7、再回到“页面视图”;
8、下面的工作是如何对尾注的格式进行修改,默认情况下“尾注文本”样式是不出现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的,这时候要修改其格式:
(1)将尾注文本选上,在“格式”,“样式和格式”或文档的右面的“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里面的“所选文字的格式”里面会出现“尾注引用”,点击右面的向下按钮,选择“修改”,这样就可以修改“尾注引用”的格式了;
(2)如何让“尾注引用”样式出现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里面呢?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右下角的“显示”下拉列表框里面选择“自定义”,出现“格式设置”对话框;
(3)在“可见样式”里面选择“尾注引用”,或者点击“全部显示”按钮,然后确定。这样“尾注文本”样式就出现在了“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里面,修改其格式的方法和修改其他样式的方法相同;(如果感觉尾注数字符号偏小,可将之改为正文样式或直接清除格式)
9、有时候在文的一个位置需要引用多个文献,形如“文献[1-5]”,这样的格式该如何实现呢?用尾注在文章同一处插入多个参考文献,例如[1][2][3][4](加方括号方法同前),要把它变为[1-4],并且不改变后面尾注的顺序。方法是用尾注插入四个参考文献后, 手动选中不要的中间部分并将字体格式选为隐藏文字,然后输入“-”即可。(逗号或其它符号分隔的类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