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来源:一二三四网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2MgO(化合) →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3.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

2H2O 通电 2H2↑ + O2 ↑(分解)

现象:正极、负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 Ca(OH)2(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热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O 2+ H2O → H2CO3(化合)

相关知识点:(1)在其中滴入紫色石蕊||,石蕊会变成红色;

(2)给生成的溶液加热||,红色又变为紫色||。H2CO3 →CO 2 ↑ + H2O

6.铜粉在空气中受热

加热

2Cu + O2 → 2CuO(化合) 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制取氧化铜||。

7.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MnO 2 2KCl + 3O2↑( 分解) →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采取的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试管夹夹到离管口1/3处||,导管不能深入试管太深||。 (5)收集:O2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第1页/共4页

可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其是否复燃 (7)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看是否复燃||。

8.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H2O2 MnO 2 2 H2O + O2↑( 分解) →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采取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应深入液面以下||,防止氧气逃逸||。

9.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点燃

C + O2 →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10.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点燃

S + O2 →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12.磷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4P + 5O2 →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3.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2H2 + O2 → 2H 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4.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5.氢气还原氧化铜

加热

H2 + CuO → Cu + H2O (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第2页/共4页

(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一通氢 ||, 二点灯;三撤灯||, 四停氢;一二颠倒要爆炸;三四颠倒会氧化||。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制取CO2采取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

长颈漏斗应深入液面以下||,防止CO2逃逸||。

(2)收集:CO2 能够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用澄清的石灰水看其是否变浑浊

(4)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到瓶口看是否熄灭||。

(5)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

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7.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高温 CaO + CO2↑(分解)

1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点燃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2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复分解) 现象: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2.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23.工业炼铁

3CO + Fe2O3 → 2Fe + 3CO2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铁

高温 点燃

第3页/共4页

2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 2NaOH →Cu(OH)2↓+Na2SO4(复分解)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25.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复分解)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6.用盐酸来清除铁钉上的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复分解) 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 27.用硫酸来清除铁钉上的铁锈

Fe2O3 + 3H2SO4→ Fe2 (SO4 )3 + 3H2O(复分解) 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 28.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

AgNO3 + HCl → AgCl ↓ + HNO3(复分解) 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29.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BaCl2 + H2SO4 → BaSO4 ↓ + 2HCl(复分解)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0.胆矾受热分解

CuSO4·5H2O → CuSO4 + 5H2O(分解) 现象: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同时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31.硫酸铜与水反应

CuSO4 + 5 H2O → CuSO4·5H2O(化合) 现象:成白色粉末||,逐渐变为蓝色晶体||。

用此反应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3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33.氢氧化钙和氯化铵混合

Ca(OH)2 + NH4 Cl →CaCl2 + H2O + NH3↑ (复分解)

相关知识点:碱性物质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附:

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

(1)生石灰:CaO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3)食盐:NaCl (4)干冰:CO2 (5)纯碱:Na2CO3 (6)石碱Na2CO3·10H2O (7)烧碱(或苛性钠、火碱):NaOH (8)胆矾(或蓝矾):CuSO4·5H2O (8)水银:Hg (9)大理石、石灰石:CaCO3 (10)醋酸:CH3COOH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