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标准电气作业指导书 (新)

来源:一二三四网
 *********************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电气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号: 部门:

发布 实施

****************有限公司

1、目的

规范电气接线作业,确保电气接线质量,使电气性能更加稳定可靠,符合工艺整齐美观要求。 2、范围

本公司生产的各类设备电气接线通用技术要求。 3、岗位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电气性能。 4、使用工具或材料

剥线钳、压线钳、斜口钳、尖嘴钳、螺丝刀、线材、接线鼻、手电钻、气动枪等 5、导线

(1)导线绝缘颜色(遵循GB2681-81)

三相火线:黄(A相)、绿(B相)、红(C相) 零线:蓝色 地线:黄绿 控制火线:红色 控制零线:蓝色 24V+(24v):黄色 24V-(GND):浅蓝色 (2)导线规格的要求

①电源线和控制线使用BVR导线,电机线使用RVV电缆,地线使用BVR黄绿双色导线,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 采用耐热导线。各导线线径应严格按照电气图纸标示执行。

②各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电源输入和输出所用使用的线径必须一致。

6、工艺总要求:

①三按生产:按工艺、按标准、按图纸

②操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材料和正确的使用工具。 ③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做好通风、远离热源。

④接线要求: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主次分离、不露铜丝、号码清晰方向一致。 ⑤环境卫生:动前整理、完后清扫。 7、电控盒操作步骤: (1)线槽的安装 线槽安装步骤: ①测量定位:首先根据电控盒电气器具的位置,确定线路走向及固定点,固定点应均匀分布。 ②线槽敷设:选用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相应的产品 ③线槽固定:固定线槽时应先固定线槽两端,再固定线槽中间 工艺要求: ①线槽应光滑,无锐边、毛刺,断缝应平直。 ②线槽布局一定要合理、美观。 所需工具: 型材切割机 手电钻 十字批头 自攻螺丝 ③线槽固定牢靠,横平竖直,线槽接头间隙不大于2mm。 ④线槽槽满率95%。 (2)导轨的安装 线槽安装步骤: ①测量定位:首先根据电控盒电气器具的位置,确定固定点,固定点应均匀分布。 ②导轨敷设:选用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相应的产品。 ③导轨固定 工艺要求: ①电器导轨应光滑,无锐边、毛刺,断缝应平直。 ②电器导轨布局一定要合理、美观。 ③电器导轨固定牢靠。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①检查、确认电路元器件: 所需工具: 型材切割机 手电钻 十字批头 自攻螺丝 断路器 交流接触器 PCB板 变压器 热过载继电器 相序保护器 工艺要求: 1)检查核对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2)元器件外观应完好,附件应齐全,密封应良好。如有损坏,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说明原因,更不能隐瞒以免引起严重的事故,并立即申报供应部门及时补添损坏了的元件。 3)端子排标号应完整、清晰。 端子排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②安装元器件 所需工具: 在装配时,应考虑到元器件的电器间隙、爬电距离、干扰手电钻 十字批头 自攻螺丝 距离、电器散热距离。 小号螺丝刀 元器件组装顺序: 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电器元件单独拆、装、更换不应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 2)发热元器件应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PCB板、接触器、 变压器电气元件都会发热) 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同一型号 的固定。 (2)电路元器件的安装 ②安装元器件 端子排的安装: 端子排应留有15~20%的余量,以便于方便操作接线。 (3)压线操作规范 ①准备工作 1)检查工具是否缺少或破损: 2)检查所需辅材是否充足: 粘贴标示: 按照电气接线图,标示元器件名称。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统一。 常用工具: 压线钳、剥线钳、斜口钳、螺丝刀 若有缺少或破损无法使用情况,需及时报备;由相关负责人做相应处理; (3)压线操作规范 ②操作过程 1)套线号管 常用辅材: 接线鼻子、单芯电线、多芯线缆 材料不足由相关负责人到仓库领取补齐 2)使用专业工具,根据实际 3)扭紧铜线,使铜线芯不4)套接端子 散开 选择相应型号接线鼻子套接。 如:1mm2线选择对应 根据图纸标示给相应需要剥线 电线套接适合尺寸号码管。 在剥线操作时应注意力 作用: 度及剥线长度,不允许切断铜 防止漏压线芯 过短 (3)压线操作规范 ②操作过程 5)使用专业工具压紧接线6)一次成型 鼻子 选择对应挤压位置压多次挤压造成端子破损; 7)检验 致导电能力下降 线芯,剥除绝缘层不宜过长或 减小由于破坏绝缘层导1mm2端子。 8)最终状态 尽量一次挤压成型,避免 挤压完成后用双手拉 套好号码管,检查标示扯端子与电线,看是否压紧 号码是否正确,确认无误便紧端子,且受力面应为无缺口圆弧面 (3)压线操作规范 ③剥线钳的正确使用 我公司现用剥线钳,剥线范围在0.5-6.0mm2。 可接入对应电器元器件相应位置。 拨动规格尺,固定剥线长度,一般剥线长度为6~10mm。 随接线鼻的不同,剥线长度随之变化。 (剥线长度按接线鼻子压线部分计算) (3)压线操作规范 ④压线钳的正确使用 操作说明: 压线区(3种规格) 使用压接钳注意事项:?  压接时钳口、导线和冷压端头的规格必须相配。? 操作时,先将接线端头预压在钳口腔内,将剥去绝 压接钳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缘的导线端头插入接线端头的孔内,即可将手柄压合到 压接时必须使端头的焊缝对准钳口凹模。 底,使钳口完全闭合。当锁定装置中的棘爪与齿条失去 压接时必须在压接钳全部闭合后才能打开钳口 啮合,则听到“嗒”的一声,即为压接完成,此时钳口便能自由张开。 (4)电气接线 严格按照电气接线图操作 例:图纸(略) 工艺要求:  应按有效图纸布线,接线应 正确,达到电气运行规范要求。 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应采用螺 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 且均应牢固可靠 , 螺栓连接 时用力适当。 (5)电气接线的工艺规范  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 各导线须套上电气图纸上 电源线和控制线分开走线,避免交叉走线,许接2 根线 的颜色、线径必须一致 所标示的线号套线号时,各线号线号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以减少干扰。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顺畅、美观。  强电和弱电分开走线,避免交叉走线,以减少干扰。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顺畅、美观。  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识,并应设空端子 输入和输出所用使用的电线方向应该一致,规定逆时针观看隔开或设置绝缘的隔板。 (5)电气接线的工艺规范  信号回路的声 、光 、电信号等应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 接地导线上黄/绿色来识别 正确,工作应可靠 。 连接是否可靠。不能用超过30N的力拉动。  线槽槽满率95%。 根,不得超过2根; 固,保证用力轻拉时勿使拉出和脱落  当两根导线连接无法压接线鼻子时,应用绝缘接线头进行连接。  接线鼻子选用相应型号的圆形、叉形、针形线鼻。   PCB板接线插线后,轻轻上拉检查 压接时须压接牢固,螺丝要拧紧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且端部压接有终端附件的黄绿多股软铜导线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6)自检 工具:万用表 自检主要内容: ➢ ➢ ➢ 操作步骤: ①把量程调到“蜂鸣档”。 ②如果线是通的,万用表会发出 持续的“蜂鸣声” 有无漏接 有无接错 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③如果是断的,“蜂鸣声”不响,屏幕 显示1,表示电阻无穷大。 (7)整理 ①用扎带束线 ②套橡胶套 接线示例图: 接线示例图: 电控盒进线孔套上规格相同的橡 线槽内导线整齐,布线有序、顺 束紧带剪尾时,应裸露3mm长胶套。 畅、美观。检测完毕,线路应用束紧度,防止剪得太短引起扎带脱落。 带捆扎。架空线每隔150mm装一个线束固定点。 (7)整理 ③清理、上线槽盖 操作步骤: 1)先清理线槽内杂物。 2)用毛刷和吸尘器将电控盒内、控制器表面清理干净, 使盘内无导线头和金属碎末。 3)再把线槽盖好。 8、其他接线

➢ 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分开走线 丝、号码清晰方向一致。 布线有序、顺畅、美观。不允许线体直接与钣金锐边相碰,线体经过钣金锐边时应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如:护➢ 要求走线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不露铜套、海绵等),避免损伤线体。 电源进线 电源线 控制线 信号线 对线路每 探头连接好后,轻轻上隔150mm装一拉检查连接是否可靠,不能个线束固定点。用超过15N的力拉动。 做到线路整齐美观束紧带剪尾时,应裸露3mm长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