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二三四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秦淑英 陶黎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32期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护理观的改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成为护理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内涵与关系,并从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b)-0151-02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occupation ability of high vocational nursing QIN Shu-ying TAO Li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Henan Anya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Medical,Henan Province,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modern nursing concept change,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to become the occup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nursing occupation educ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occupation ability and relationship,and from the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occup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y;Occupation ability;Nursing;Educ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领域日益扩大。同时,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知识、能力、技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护理职业教育弥补了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如何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求,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与临床零距离接轨,是护理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内涵 1.1 综合素质的内涵

素质的内涵可分解为以下4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包含人品、性格、道德等要素;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础,包含了知识与智力等要素;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包括知识技能结构和工作能力;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高职护生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是智商、情商和技能三方面的有机整体,表现在人文素质、专业开发素质和创新素质等[1]。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2]。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其实质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全面和谐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品质和综合素质。高等护理职业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应注重与职业教育内涵紧密联系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3 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来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其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3]。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4]。职业能力作为能力的一种特定形式,更强调知识、技能、态度三者的融合,既要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和工作,还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等隐性能力。 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意见稿)中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职业院校教师需要设计包含完整职业行动这一能力载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 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由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内涵可以看出,不能简单的把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等同起来,综合职业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应该是共性和个性、整体与局部、内化与外化的关系,综合素质包含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是综合素质的外化[5]。通过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均很看重学生的“德”,把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除了要求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及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现在许多大学生重功利索取多,强调责任和奉献少。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要求毕业生能踏踏实实工作,能做到荣辱与共。而今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趋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淡化,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仅自己的工作完成不好,而且还会影响别人的工作。同时,不少毕业生存在的好高骛远、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均会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因此,作为护理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教育和培训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职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从事多年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护理教育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组织、考试评价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3.1 调整课程设置,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构建以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将护生的道德教育放在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6]。优良的思想道德是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所必备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能力是否具有所需要的发展空间。对高职护生来说,培养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入学之初对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尤为必要。在第一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增加护士人文修养、护士伦理与法规、人际沟通、心理学基础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另外,在不同学期开设大学语文、社会学基础、美学与艺术欣赏等选修课程及心理健康讲座、报告,加强心理辅导和帮助,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3.2 以护理技能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职场不可缺少的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和耐挫心理对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护生要自觉主动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能力,培养自己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创新欲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护理技能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如5.12护士节之际举办护士礼仪大赛及授帽仪式,学习南丁格尔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护理道德修养[7];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校园辩论赛,培养学生胆略、自信、必胜的精神风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书法、写作、文艺等各种有益于提高素质的竞赛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及开拓创新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虽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还是缺乏护理岗位上所需要的适用能力。为弥补适用能力欠缺,要多争取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校期间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参与程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在不断接触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自己的所学有所不足,从而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社会大课堂的锻炼,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3.3 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因此,要求毕业生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能领导别人,也能被别人领导。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团队的整体效应。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施一个教学项目,要牵涉到不同的学科知识,需要不同的教学设施和场地。项目组成员要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学生需要根据项目内容去收集资料、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最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尊重同行、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科学态度[8],为其将来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和研究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3.4 通过护理技能实训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强调人文关怀和爱伤观念

现代护理观强调人的整体性,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始终。在护理实训课上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学生在对“患者”的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后嘱咐中逐步强化其服务意识,培养和树立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慎言守密、尊重患者的作风,医行端庄、语言亲切、热情周到的行为风尚,将护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每一项护理操作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体恤患者疾苦的爱伤观念。

3.5 改变评价方式,开发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建立一套与素质教育课程相配套的形成性考核制度。学生最终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实践考核几个模块组成,而护理实践考核应包含护士仪表、与患者解释和沟通、操作中的应变能力以及熟练程度,主要考察学生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应对能力,可随时向考生提出与情境有关的问题,以考察学生是否能有目的、系统地思考和逻辑地解决问题,从而客观地评价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康国虹.高职护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J].天津护理,2009,17(6):360-36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范莉莉,刘宝玲.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状况[J].中国高职医学教育,2008,(9):60,69.

[3] 徐朔,吴霏.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 33(10):36-39. [4]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5-10. [5] 龙山青,范超.浅议汽运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1,216(8):177-179.

[6] 周恩红,符丽燕,卢益东.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5):12-13.

[7] 毛芳玲.护理健康教育效果与护士综合素质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5):6-7.

[8] 何月光.论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9):195-196.

(收稿日期:2013-07-15 本文编辑:林利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net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