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二三四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作者:扎西央吉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1期

摘 要: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给孩子以影响,除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艺术。教师的谈吐及语言表达对孩子的行为及传授知识产生直接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应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克服一些不良现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语言的魅力,使教师的语言为幼儿的行为起到积极作用,带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行为;影响

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语言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幼儿处于语言迅速发展阶段,语言的学习能力很强。幼师伴随幼儿每日活动,随时随地都影响孩子的行为。老师的语言要能支配孩子。让孩子愉快,使孩子喜欢你,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为孩子的行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师语言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纯洁的、完美的、生动活泼的,并具有示范性的。加里宁说:“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给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一个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一言一行都比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记得有一次课外活动课,做捉迷藏游戏。我个人最不喜欢捉迷藏游戏,就随便对同班老师说:“哎呀,又是捉迷藏,我最不喜欢这个游戏了。”结果,那一天的活动课,大部分孩子对捉迷藏游戏积极性都不高,这个说:“捉迷藏游戏不好玩。”那个又说:“老师都不喜欢捉迷藏游戏。”想不到教师一句平常的“牢骚”竟给孩子的行为造成这样大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语言绝不能从个人的喜恶、情趣出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

二、启发性语言对幼儿行为起着促进影响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对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教师在孩子看引导图讲述、观察图片时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教师在孩子操作活动时提问:“你还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这种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幼儿观察、引起他们进行思考,帮助幼儿擦亮智慧的火花,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能够为师幼间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教师注重启发性语言的重要性、在提问时讲究了策略,才能够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音乐游戏《蓝鸟》中,为了增强幼儿主动思考学习的行为,我一开始就把问题抛给幼儿:“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表演呢?”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一提出。孩子们便想出了很多方法:两两合唱、男女唱、分组、集体表演等。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他们: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一会儿我们就可以来分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可以一边试一边想:用这种方法表演时怎样才能把“蓝鸟”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出来呢?最终他们发现:两两表演时,观察不到其他小朋友学蓝鸟的动作。男女幼儿表演时动作比较单一,最后,孩子们很高兴的发现小组表演时蓝鸟的动作千姿百态,可以自己寻找喜欢的动作。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孩子们不断思考、尝试,有效的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在不同的活动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运用过程中,务必要考虑每一字一句是否得当,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和谐发展。

三、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有影响

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幼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表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相反,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教师语言的人性化、有利于幼儿语言行为发展

幼儿教师应注重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加以老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行为的发展。 1.尊重幼儿、规范语言、克服随意化

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克服随意化。幼儿园的孩子虽小,但他们确有很强的自尊心。若老师说话稍有不慎奇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的带来消极的影响。

2.愉快的给孩子积极的指示和建议、平等交谈

在幼儿园教师对孩子提出教育要求时,应以正面引导、多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收玩具”在这里我们教师是以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而《纲要》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支持幼儿的探索。我们应常说“请”“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可以帮我一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吗?”等等。不能用强制性的“这样可不行”“不能”等语言。以免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积极地建议更能师幼间的关系,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及发展。 总之,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其良好的行为,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6(02). [2]王艳华,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快乐阅读,2013(09). [3]岳谈,谈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J],中华少年,2013(12). [4]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达孜县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net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