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平行线》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 《认识平行线》 数学 1课时(40分钟)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对直线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认识了线 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但“认识平行”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知识的经验基础上主观自愿学习。 2.感知平行,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喜欢生活美景。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看讲入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知道平行的美,喜欢上平行,进而用心学习关于平行线的知识。 2.认识平行与我们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关联,与同学合作交流,进而有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 1.结合身边实物,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画出一组平行线,会借直尺、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点、1.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难点 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资源 1、 信纸、方格纸、彩色纸、小棒、直尺、钉子板; 《认识平行线》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教学活动1 1、请大家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任意画两条直线。 展示学生作品) 2、请你根据每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 小组交流、活动。 汇报结果。 = // 相交× + /\ 不相交 想象并讨论,/\是两条直线,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延长后相交 (1)为什么把× + /\归为一类? (2)= // 延长后会相交吗? 4、学生理解 “相交”和“不相交”
教学活动2 二、联系生活,理解平行 1、找图中的平行线,初步感受平行。 (1)看书上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这些画面在哪里见到过,找一找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的直线。 2、找生活中的平行线,体会数学到生活中去。 3、完善平行线的概念。 (1)你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判断这些线是平行的? (2)指出教室中的不平行但也不相交的两条线,问学生它们平行吗?为什么? (3)引出“在同一平面内”。 4、讨论什么叫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4、学会判断 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平行 教学活动3 三、操作实践 1、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 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A 在信纸上画;B 在方格纸上画;C 折;F 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看书上。 2、设置问题:如果要画一组间隔是10厘米的平行线,或者更 宽、更窄的平行线,我们的直尺没有那么宽,方格纸也没有正好是间隔10厘米, 该怎么办? 3、演示用三角尺、直尺画平行线 (2)师范画,并说明画法、步骤。 ①画(直线);②靠(直尺);③平移(三角尺);④再画(直线)。 4、小组讨论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 5、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 6、试一试1: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经过点A分别画出已知
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活动4 四、巩固拓展 1.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说出他们的好处。 2. 做作业,过一点作一条线的平行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