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二、专业代码: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 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主要岗位:

(1) 移动通信工程施工岗位 (2) 移动通信工程勘测岗位 (3)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 (4)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岗位 (5) 通信产品的营销、客服岗位 岗位群:

(1) 移动通信工程督导 (2) 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与维护 (3)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具有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熟悉现代通信网络,具备移动通信工程施工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通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 使得学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熟练电子电路技术,掌握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信产品的营销的方法与技巧。

2.技能要求

(1)具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能力;

(2)具有通信设备的生产、组装、测试、检验等能力; (3)具有通信网络的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操作能力; (4)具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封装和测试能力; (5)具有通信工程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6)具有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能力; (7)具有通信产品的营销能力。 3.素质要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对社会的自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体育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的情绪。

(四)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应获得: (1) 英语应用能力等级A级或B级;

(2) 计算机操作水平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以上);

(3) 必须获得一项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推荐学生考取其他相应职业资格证

书,要求中级以上。

七、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时:36 学分:2 其中课外学时:1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加强自我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32 学分:2 其中课外学时:12)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交往、求职、环境适应及心理调适等技巧,学会积极沟通,学会识别异常心理现象,预防和缓解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13版移动通信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64 学分:4 其中课外学时:16)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历史进程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4)形势与政策(课时:16 学分:1 其中课外学时:8)

本课程以时事报告、形势讲座、政策解读的方式,介绍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体系,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党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探讨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时势政治内涵和价值的理解。

(5)大学体育(课时:60 学分:4)

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自学和实践体验,使学生不断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坚强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塑造更健康的体魄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积极作用。

(6)高等数学(课时:32 学分:2)

本课程是为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较熟练的运算技能,并能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以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服务。

(7)大学英语(课时:120 学分:8)

本课程主要学习与大学英语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内容,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64 学分: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9)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时:38 学分:2)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调适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求职方法与技巧,培养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必备知识、能

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帮助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功就业或创业的目的。

(二)专业基础课

(10)电路分析(课时:56 学分:4)

《电路分析》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11)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时:64 学分: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了以TCP/IP为重点,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对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广域网、网络安全、连网设备做了全面的介绍。对IPv6虚拟局域网(VLAN)、无线局域网(WLAN)、虚拟专用网(VPN)、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等讲解较为深入,“联网设备”和“网络实验”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2)模拟电子技术(课时:64 学分:4)

模拟电子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13)数字电子技术(课时:64 学分:4)

《数字电路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熟悉典型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会对数字电路系统的读图。

(1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不但要注重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程序设计技能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算法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技能,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及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配合单片机课程进行嵌入式开发打下基础。

(15)IT职业英语(课时:32 学分:2)

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于一些典型学科参考文献的阅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一些主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13版移动通信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要的词汇,了解本专业英文参考与介绍文献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独立阅读本专业参考文献、说明书等打下基础。

(16)移动通信工程预算(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通信工程概预算编制相关的项目管理、概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和统计等方面的相关概念,以及常见类型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工程量的计算和统计、定额查询和套用、通信工程概预算表格的编制、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的使用等概预算编制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专业主干课

(17)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FDMA、TDMA、CDMA技术的基础理论;无线信道的概念和阐述理论;移动性管理技术;GSM和CDMA的系统结构和设备;3G技术基础知识。本课程以爱立信的CME20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为例,详细介绍其网络结构及组成、各主要设备的功能与参数以及OM软件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

(18)通信营业服务基础(课时:64 学分:4)

通信营业服务基础是让学生掌握通信营业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态度,以通信营业服务活动为主线,搭建教材结构、组织教材内容,既涉及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又为学生将来发展和提高作铺垫,真正做到为学生职业生存和发展服务,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9)移动终端技术与设备维修(课时:64 学分:4)

移动终端技术与设备维修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走向移动通信行业岗位的职业导向课程。本课程将典型终端设备模块化的维修过程和典型故障经验性的维修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具有实践性的工作任务引领

(20)Java面程序设计(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注重提高读者运用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Java语言概述,Java语言基础、类、对象和接口,包括Java基础类,Java异常处理,Java图形用户界面设计,Applet及其应用,I/O系统,多线程编程,多媒体编程和网络编程等。

(21)3G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 cdma2000、TD-SCDMA、WCDMA 3 种 3G 制式的基站系统硬件设备、规划、开通、调测和故障排除。

(22)Android操作系统(课时:56 学分:4)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解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程序编写规则、工作原理和机制,掌握Android SDK的安装与配置、Android应用程序、UI组件、任务和进程/线程模型、Android系统架构、SQLite数据库开发、网络通信开发以及硬件开发等。

(23)移动网络优化技术(课时:56 学分: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网络优化的概念和应用,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GSM和CDMA往后优化的程序和方法;GSM网络优化实例分析。本课程将学习网络优化的仪器仪表知识,并详细介绍路测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四)专业选修课(课时:64 学分:4),从下列课程中选修2门: (24)物联网技术概述(课时:32 学分:2)

本课程主要介绍物联网中技术架构物联网技术的知识体系,分为物联网概述、感知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及安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

(25)通信工程勘测及制图(课时:32 学分: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信传输线路及机房工程的勘察设计;通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计算机中工程制图中的应用。本课程的份额重点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电信工程制图总体要求、统一规定;通信制图专用软件的使用介绍;通信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工程识图。

(26)现代通信系统原理(课时:32 学分:2)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旨在全面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侧重数字通信。包括信道与噪声、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同步系统、差错控制编码、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等。

(27)移动通信系统组建、运维与管理(课时:32 学分:2)

移动通信系统组建、运维与管理本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是讲述数据通信和3G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设备原理,系统结构。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进行无线侧工程勘察、指导开箱验货、硬件安装,能够在核心网调试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无线侧设备调试和对接、开通测试、简单故障处理,能够承担工程技术指导、发现和反馈问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13版移动通信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能够就一般工程问题进行简单技术交流。

(28)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课时:32 学分:2)

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其中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预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投标;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理,其中现场、技术、材料、安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进度管理。

(五)公共选修课(课时:64 学分:4)

由教务处提供公共选修课给学生自选, 学生在校期间公共选修课必须修满4学分。

八、职业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文化水平证书 必考职业资格证书 推荐职业资格证书项目 国家3G移动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工程英语A级或英语B级证书 师中级 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 师中级 通信工程职业资格证书

九、专业教学进程安排

专业教学进程表

考核安排 考 序 类别 号 课程名称 分 学 期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公3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共4 形势与政策 必 基5 大学体育 修 础6 高等数学 课 课 7 大学英语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小 计 专10 电路分析 8 4 2 30 4 一二 一 一 120 70 64 32 28 50 32 10 4 4 14 4 16 8 60 2 二 32 32 2 4 一二 60 10 50 2 2 1 1-4 16 8 每学期4学时 课外8 学 时 理 共 计 论 教 学 48 36 32 16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实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践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备注 考 查 学 期 一 学 试 教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 14周 16 周 16周 16周 9周 2 3 14周 课外16 课外20 课外16 二 2 4 一 64 48 4 1-5 38 478 276 142 16 11 56 36 20 4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13版移动通信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业1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基12 模拟电子技术 础13 数字电子技术 课 14 言) 15 IT职业英语 16 移动通信工程预算 小计 17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 专18 通信营业服务基础 业19 移动终端技术与设备维修 4 主20 Java程序设计 干21 3G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 课 22 Android操作系统 23 移动网络优化技术 小计 专24 物联网技术概述 选修业25 通信工程勘测及制图 选26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4 4 28 2 2 2 五 五 四 四 四 56 56 48 48 8 8 4 6 6 4 四 64 42 22 4 4 四 64 56 8 4 四 64 56 8 4 4 四 64 64 0 4 2 4 26 4 三 三 三 32 64 32 56 0 8 4 8 2 4 14 4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4 三 64 40 24 4 4 4 4 二 三 二 64 64 64 56 48 48 8 16 16 4 4 4 408 316 92 64 56 8 432 370 62 32 32 32 16 16 16 16 16 16 16 12 2 2 2 课 修移动通信系统组建、运维27 2 课 与管理 五 36 18 18 4 28 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 公29 共30 选修课 公31 入学(专业)教育 共33 军训 实33 素质拓展 集中实践环践34 毕业实践(顶岗实习) 环35 毕业设计(论文) 节 小计 小计 国学 待定 2 4 2 2 五 36 64 32 32 18 32 18 32 2 4 4 4 64 0 2 1 16 6 25 8 4 3 4 52 26 416 156 654 208 104 72 4 52 26 416 156 654 ● 2 2 2 2 8 8 8 6 14 校内 校内 总结 报告 答辩 考查 ● 3 ● 2 2 8周 4周 3周 专36 学期项目实践 业37 学年项目实践 208 2 104 72 节 实38 SYB创业培训 践环节 小计 3 15 384 384 15周 13合计 2 24810513620 4 8 6 19 18 18 16 60 注:1.公共基础课程序号6和10课程各系可按专业需要设置外,其余为必开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13版移动通信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形势与政策教育在第一、二、三、四学期每学期开设4学时。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3.课外课时由教师布置课题,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生交作业(或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等)

作为考查依椐。

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的数量与比例

占总学时的比例(%) 19.24 16.43 17.39 2.58 2.58 41.79 100.00 54.99 占总学分的比例(%) 22.73 19.70 21.21 3.03 3.03 30.30 100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主干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集中实践环节 总计 实践总学时 478 408 432 64 64 1038 2484 1366 30 26 28 4 4 40 132 注:实践总学时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的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训实践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