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熟悉地形图
① 1:1万地形图的编号方法
② 地形图的各种辅助要素要素:公里网、公里标示、接图表、行政界线、道路、水系、地类界线、电压线、电讯塔、水库水坝、居民点、地类符号。(参考右边的图例)演示数据标记 ③ 地形图上的最主要要素:
等高线:计曲线,黑粗,高程值为25m倍数,线上都标有高程值 首曲线,细线。线上一般不标高程
高程点:小细点,旁边标有高程值,是小数值(例如:980.5m)
第二、地形图矢量化图层控制
需要新建的图层
1. 计曲线:新增字段BSGC(如红线圈选),字段类型是short(短整型),务必首先做这个层的矢量化,做完了直接根据底图来赋值。
图1
赋值后如图2:粉红色线所示为计曲线,计曲线旁边标注有高程值(红色字标注),
具体方法如(图3-5),在计曲线层上右键打开Properties,打开Label标签,设置如图4,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已用红圈标示出来,其中标注的显示位置的设置:Placement properties选项,具体设置如图5.
推荐精选
图2
图3
图4
推荐精选
图5
2. 首曲线:如图2中,粉红色相间的线条即为首曲线,新增字段BSGC(如图1红线圈选),字段类型是short(短整型),做完矢量化后赋值时必须用计曲线层标示的高程来进行控制。例如:其中一根计曲线高程值为750m,相邻的为775m,那么夹在这其中的首曲线高程值就依次为:755m,760m,765m,770m。 3. 高程点:新增字段BSGC,字段类型是float(浮点型),主要选取坡顶和洼地的点,采点要求分布比较均匀。
第三、质量控制
1.检查底图是否配准。判断方法:将图加载到Arcmap中,查看右下角状态栏。如图6,是否显示为正数。其次,可以将鼠标移至十字丝位置,判断底图上显示的数值是否与状态栏相符。
2.主要使用ArcScan工具进行矢量化(ArcScan开始自动矢量化的三个条件:Extension打开,二值化、开始编辑(Start editing))
推荐精选
a. 二值化之后自动追踪时,尽量使用两点之间自动矢量化,(自动追踪矢量化会出现一条线来回追踪两边,出现尖角不易发现)。如图在平滑处直接自动追踪,交叉处手动矢量化。
b. 去尖角。
c.追踪矢量化的快捷键 F2
S
Del
Z X C
Ctrl
Z键:放大 X键:缩小 C键:平移 S键:引导矢量化(在自动追踪时中间是断线的情况),F2键:矢量化结束 Ctrl+Del:取消矢量化。
推荐精选
撤销上一个采点。
d.高级编辑工具条使用
从左至右: a. 复制一条线 b. 圆滑尖角 c. 延长线 d. 剪断线 e. 两线求交
f. 炸开线(对于Merge命令使用后的线处理) g. 线的概括(去掉冗余点) h. 圆滑线 i. 划矩形 j. 划圆
2.等高线矢量化出现的特殊情况处理办法
a.等高线穿过居民点、公路等要素时图上被打断,矢量化时要将连接成一条线,如图7。
图7
b.地形图上的陡坡、悬崖,处理办法如图,悬崖、陡坡符号不要矢量化到等高线中。
推荐精选
图8
c. 区分等高线与其他要素,不能将地形图的辅助要素矢量化到等高线层中(例如公路水
系等)。
d. 等高线赋值后的检查。
使用3D Analyst工具条中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具体设置如图,
图9
图 10等高线生成TIN设置
推荐精选
图11高程点生成TIN设置
将生成的TIN加载到Arcmap和Arcscene中检查。(具体方法见后续文档)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