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瑜
南宁530028)(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摘要:本文在总结和回顾2017年广西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广西金融业发展面临的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2018年广西金融业应进一步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金融;成就;展望;广西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77(2018)01-0005-05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
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广西金融业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广西金融业应进一步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广西经济金融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2017年广西金融业发展现状
2017年,广西金融业规模持续增长,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金融业规模稳步增长
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2017年广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21.38亿元,同比多增804.51亿元,增量扭转了连续2年下滑的趋势,创历史新高。其中,银行贷款新增2588.66亿元,同比多增89.7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5.66%;广西非金融企业表外融资新增700.34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0.47%,同比提高36.16个百分点;广西企
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渠道净融资41.55
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3.87%。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末,广西银行业资产总额3.59万亿元,同比增长8.23%;银行业盈利水平稳步提高,累计实现账面利润379.37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资本和保险市场不断发展。截至2017年末,广西有36家境内上市公司,7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721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家证券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基金销售法人机构,27家证券分公司。2017年,广西实现保费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20.5%。
(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不断推进
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1249亿元,在全国8个边境省(区)中排名第一位。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平台不断完善。截至2017年末,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成交18笔,成交金额258万元人民币,折合16亿柬埔寨瑞尔。跨境人民币贷款和双向资金池业务稳步推进。截至2017年末,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有14家企业从新加坡、泰国等境外银行融入资金,贷款签约项目22个,合同金额59亿元,提款金额57亿元。7家跨国集团企业
收稿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崔
瑜,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区分局局长。
-5-
特稿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备案,企业资金池累计结算金额21.87亿元。与此同时,开发与海关数据连接的边民互市贸易资金监测服务平台,建立互市贸易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外汇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成功搭建面向东盟的外币现钞跨境调运通道。推动中国银行总行在广西设立东盟货币现钞兑换中心。截至2017年末,广西3家银行累计调入116.96亿越南盾和15509万泰铢等东盟国家货币现钞。全面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截至2017年末,广西成功办理59笔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提款金额累计17.23亿美元。积极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截至2017年末,广西共8家企业获得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资格,试点企业累计借1049.2入外债折20037.43万美元,累计发生对外放款金轧差净额结算试点。截至万美元。继续开展广西经常项目跨境外汇资2017年末,广西共有6家企业开办经常项目跨境外汇资金轧差净额结算试点业务。在东兴开放开发试验区开展扩大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2017年东兴试验区内的4家兑换机构共办理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业务17.34亿元人民币。三是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健全。2017年,广西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先后组团出访柬埔寨、越南等国,推介金融相关政策,并就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挂牌交易、扩大双边本币结算、跨境现钞调运、征信跨境合作、反洗钱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建立(南宁)中心”,在此基础上,跨境反假货币工作防城港分中心和东兴工作站成立并正式运行,中越边境地区反假货币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末,广西本外币贷款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3%,高于广西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之和3.63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9.51%,高于全国0.67个百分点。一是债券融资取得新突破。市场主体不断多元化,2017年广西具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数量由1家增加到2家、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机构数量由8家增加到13家,为金融资源的存量盘活和增量优化奠定基础。企业债券融资由境内向境外市场发展,2017年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在香港发行广西单笔规模最大的三年期5亿美元境外债券,促进债券融资向更深层-6-
《区域金融研究》2018年第1期
次发展。二是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增强。广
西各金融机构通过大力发展循环贷款,创新无抵押融资产品等,不断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构建融资绿色通道。截至2017年末,17.81%广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53.52亿元,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5.28个百分点。灵活同比增长投放。截至2017年末,广西支小再贷款限额65亿元,已76.92%使用5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1.58%,使用率达计140亿元,。自支小再贷款开办以来累计发放有效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实力,23至少撬笔、共动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信贷投放210亿元。2017年累计办理再贴现16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资金,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截至2017年末,广西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机构1032元。三是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广西各金融机构笔,促成融资交易达成14381144家,笔,上传应收账款金额1536亿以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为支撑,260额2004亿元,亿元,截至同比增长2017年末,与扶贫企业签约26.77%广西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2017年累计投放823亿元。探索债券市场对接扶贫精准化需求新模式,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5亿元广西首笔扶贫中期票据,极大促进广西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2017年广西各级人民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20亿元,充分满足贫困县法人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
(四)金融市场发展不断规范
一是债券市场交易量有所减少。2017年以来,广西具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资格的法人金融机构业务以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为主。其中,质押式债券回购净融入资金同比净减少6823.95亿元;买断式债券回购净融入资金同比净增加2942.66亿元;全年现券交易大幅放缓,75.93%买入和卖出金额分别同比下降减少。和201774.34年,%广西同业拆借交易金额。二是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持续2463.65亿元、同比下降52.83%。同业拆借交易期限主要集中在98.67%1天和与此同时,、99.997天同业拆借利率总体处于高位运行,%,两个同比分别上升品种,在全部3.45交、易2.81中个百分点。分别占比月度加权平均利率从年初的2.77%逐步上升至年末的
“跨境反假货币工作《区域金融研究》2018年第1期3.29%回归理性。在银监会,同比提高0.52“三三四”个百分点。三是票据市场逐步文件出台及资管新规等因素影响下,广西金融机构票据承兑业务整体呈下滑趋势,2017年广西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596.55亿元,同比下降23.5%。转贴现交易量同比大幅减少,呈现净转出态势。2017年广西票据转贴现累计发生额7234.63亿元,同比减少9664.81亿元。与此同时,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均提高。2017年,广西票据4.32%贴现和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同比分别提高134别为4.59%和2017和139年,个基点。四是黄金市广西黄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广西区内共有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广西金融电子结算服务中心开办黄金市场业务。各类黄金市场业务累计成交4.98长5.14倍,1882.92吨,同比增长倍。五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累计成交金额5224.29亿元,成交金额同比增2017年广西银行代客结售汇规模增长明显,结售汇维续逆差且逆差规模增幅扩大。2017年,广西银行结售汇总计2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8%;产生结售汇逆差75.08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1.45个百分点。跨境资金规模微降,收支逆向变动。2017年广西银行跨境收支总量达4.98%(五。
443.8亿美元,同比下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纵深推进。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截至2017年末,广西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机构1438家,上传应收账款1032笔,促成融资交易达成1144笔、金额201715369119.98年末,亿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累计投入建设资金截至或在建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万元,全区4个市、68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个县(市)、20个区建立660.7万户,评定信用农户503.2万户、信用村6397个、信用乡(镇)525个,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面分别达到52.7%、45.4%、47.2%,超额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度创建目标,“三农金融服务室”累计达10937个。广西金融机构向信用农户累放贷款2924亿元,贷款结存余额1391亿元,信用农户有效贷款满足率超过90%,呈现农户得实惠、银行有效益、经济促发展的“三赢”格局。二是支付清算体系健康发展。2017
特稿年,广西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量稳定增长,
业务笔数和金额分别为1.27亿笔、38.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5%、9.13%。截至2017年末,广西农村地区ATM、POS终端布放数量分别为1.36万台和15.53万台。农村支付服务产品持续创新发展,大力推广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工具,加大银行卡非接受理环境改造,加强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宣传,提升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占比。截至2017年末,广西全区共建设惠农支付服务点近2万个、具备电商功能的服务点3070个。
二、当前广西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
经济形势
足,区域差距较大。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17年全球经济加快增长,但复苏力度依然不稳中向好,但同时仍面临较多变数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广西经济总体保持运行平稳。
(一)国际经济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短期有望继续复苏,中期挑战较多。2017年约有120个经济体增长同比加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洲各国逐渐走出欧债危机的泥潭,日本GDP持续7个季度正增长,创下1994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长增长纪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家国际组织均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同时,各国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与构造期,经济金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还有可能出现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突发性风险始终存在。尤其是近期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波动较大,需要引起关注。
(二)国内经济形势GDP从国内看,0.2总量首超80经济运行活力和韧性增强。2017年,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个百分点,实现了自万亿,同比增长2010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加6.9%,增速同比回升新动能、新产业持续壮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通胀维持低位,企业效益持续改善。金融方面,M2新增贷款同比增长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13.538.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17社会融资规模19.44万亿元,
12.7%年末,,-7-
特稿存量同比增长12%。但也面临较多变数和挑战,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民间投资意愿不足,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金融市场波动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出现破产、重整或倒闭,对金融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三)广西经济形势GDP从广西看,14.2百分点,:首破45.6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第二产业高:240.2万亿元,2017,第三产业增速较第二产业提高同比增长年广西经济增速缓中趋稳,7.3%,三次产业结构为全年2.67.9个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2.8%,增速与上22.6%年持平。进出口总额3866.34亿元元48.98%,较,上再创历史新高;年增长3.7%广西对东盟进出口,同,占同期广西外贸1893.85比增长总值亿的收入同比增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7%。根据20176.1%年第四季度广西企业,居民人均可支配家和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广西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保持回升,企业家、银行家信心指数继续提高。金融运行呈现“增量创新高、信贷增长快、利润稳回升”的特点。总的来看,2017年广西经济金融保持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隐忧:经济方面,第二产业未见起色,企业杠杆率有所回升,基建投资对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金融方面,银行体系的转型、金融领域存在的失衡以及隐藏的风险,尤其要引起关注。
三、2018年进一步推动广西金融发展的
政策建议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广西金融业应认真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坚持和有效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加快富民兴桂提供更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夯实服务实体根基,引领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立业之本。广西金融业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配置更多资源到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金融-8-
《区域金融研究》2018年第1期
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一是主动适应“货币政策+宏
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坚持回归本源,落实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做出合理预期,形成正确的经营思路。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以服务“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支持铝、糖等传统产业实现“二次创业”,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大力推进广西债券市场发展,引导企业灵活选择境内外债券市场,积极认购广西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探索发行绿色债券等新型产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加强政银企对接,建立广西重点扶持企业数据库,推行跟踪服务机制,做好企业培育和政策引导,完善广西重点项目政银企信息平台和重大项目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大力推广应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线上全流程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二)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重点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广西金融业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科学防范各类金融风险,合力共建良好的广西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构建金融风险“大监测”格局。落实穿透式、功能性监管要求,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系统、宏观市场风险压力评估系统、存款保险管理系统、征信查询监管系统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监管平台,这“四个系统一个平台”的作用,做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综合统计,促进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实现对有牌照机构和无牌照机构的监测“全覆盖”,及时识别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点。二是抓好重点风险防控。积极防控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重点关注同业融资占比较高、股权及其他投资期限错配、消费信贷互联网运作、资管业务规范及回表等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着力应对信用风险,把住贷前、贷中、贷后三道关口,调整优化存量信贷结构,主动压缩高风险、高资本耗用业务,重视表外业务潜在的交叉性、系统性风险,创新手段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降低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提升债券投资风险防范能力,合理控制债券交易
《区域金融研究》2018年第1期杠杆比率,避免恶性债市风险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市
场化业务比重大的机构,还要重视理财产品、资管产品集中到期问题,提前做好流动性摆布,防止出现兑付风险。同时,持续整治金融乱象,把控好重点热点城市的房地产信贷投放节奏,有效压缩过剩产能领域债务,防止再次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不良债权。三是严格遵守合规经营要求。加强合规管理是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前提。严格审核扶贫信贷资金用途,禁止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信贷资金专款专用。认真执行支付清算纪律,做好支付系统维护管理和对外服务,确保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严厉打击支付乱象,规范辖区支付市场秩序,逐步提高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坚持业务发展与反洗钱合规、洗钱风险防范同步进行。从严监管征信市场,全面防范征信泄露风险,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设,督促银行严格按照“展业三原则”办理业务,重视汇率风险管理,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教育,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三)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稳定发展动力金融改革是需要长期坚守的阵地,广西金融业应进一步转变思路,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适应外部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扫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为发展注入动力。一是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广西作为我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陆上和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落实中央对广西提出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要求,需要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等方式,持续深化广西金融改革开放。二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循环圈,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境内外联动的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通过银银
特稿合作、银企合作等多样化的方式,带动人民币“走出
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融资,形成“资金流出、贸易回流”的良性循环。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广西对外援助、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贷款中的使用,重点关注周边国家和东盟国家。三是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创新开发特色化、专业化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林权抵押贷款产品,探索更多抵押模式和处置渠道,进一步激活农村产权的抵押担保权。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和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普惠金融涉及面广,广西金融业应按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指引,在金融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创业就业以及金融扶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切实满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将新增金融资源和网点优先布局在深度贫困地区和民生金融领域,加大对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做好搬迁安置后续综合金融服务,认真开展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让金融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支付体系建设,确保重要核心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持续优化企业开户服务,大力推动支付行业创新,实施和“农村支付户户通工程”,推动移动支付在城市和农村便民领域广泛应用。加快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信用+信贷”联动模式,建设广西农村信用大数据平台,缓解和企业融资难题。推进金融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广西消费者投诉数据库,试点推广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建立覆盖全区行政村的小面额货币供应服务体系,推动反假工作网络向边境乡镇和村屯延伸,增强人民币的可得性、信任感和整洁度,有效提升现金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刘婵婵)(校对:LCC)
-9-
“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三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