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1、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2、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运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细菌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有以受精卵为受体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5、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 )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6、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7、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 ( )
A.青蛙的皮肤细胞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8、人卵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还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 ( ) A.精子的寿命短 B.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 C.精子分泌酶水解卵周围的细胞 D.精子为卵提供营养物质 9、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A.产生杂种植株
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
10、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 )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11、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仔少,繁殖速度比较慢。为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12、精子变形时,线粒体集中在尾基部的原因解释是
A.释放顶体酶发生透明带反应 B.产生能量促进精子运动 C.有利于质基因进入受精卵 D.受细胞核的挤压形成
13、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老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物理方法增植成的,增植的“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14、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B. 受精卵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C. 卵裂 受精卵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D. 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15、体外受精的场所是( )
A、在水溶液中 B、在盐溶液中
C、在酒精溶液中 D、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
16、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首先应对供体和受体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假阴道法 B激素处理 C电刺激 D克隆
17、所谓的“设计试管婴儿”比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要多一个步骤,即( )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 C基因检测 D细胞核移植 18、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19、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 ( )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发生改变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发生改变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20、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
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1.在基因工程中,作为基因运输工具的运载体,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必须是细菌的质粒或噬菌体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22、下列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优点的是 .
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B.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
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D.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 23、下列与体细胞的全能性无关的是
( )
A.绵羊“多利”的产生 B.试管婴儿的培育 C.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
D.分离甘庶幼芽细胞大量繁殖甘蔗幼苗
24、胚胎干细胞的获得被国际自然科学学术权威机构评为1999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一,有关此项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目的是生殖性克隆人 B.进行组织器官的修补或理论研究 C.属于细胞工程范畴 D.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分化潜力巨大 25、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上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
26、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27、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们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①摈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28、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29、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0、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9分)
(1) 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 分子所用的限制 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 处,DNA 连接酶作用 于 处。(填“a”或“b ” )
(2)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 、 。
(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 技术,该技术的核心 是 和 。
(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 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32、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11分)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衰老甚至死亡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面变成不死性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3)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4)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5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33、(12分)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 。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 。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左右可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
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 34、(8分)南方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中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______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 。
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9分)
(1) , 。 (2) 、 。
(3) , , 。 (4) , 。
32、(11分)
(1) , 。 。 。 (2) , 。 (3) 。
(4) 。 , 。 (5 。
33、(12分)
(1) 。 。___ ______。
(2) 。 (3) 。 (4) 。 34、(8分)
(1)________ _,___ _______。
(2)_______ ____, 。 (3) 。 (4)_________ __,______ ____。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