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主题 十二度复对位 周 次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1 星 期 一 节 次 1、2 日 期 11/1 通过学习,掌握十二度复对位的写作要点 十二度复对位的写作要点、在实际应用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式导入 教 二、新课讲授 (一)定义 即两个声部以十二度音程关系倒转的对位形式。它可以由上方声部移低十二度,或下方声部移高十二度,或上方声部移低八度,下声部移高五度(或反之)学 构成。 有4种转位方式: 显然,十二度复对位不仅在声部音高关系上有了变化,在调式功能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即其中一个旋律转位后移到另一个旋律的属音或属调上。如: 过 程 从引例中可以看出,十二度复对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转合时,两个旋律不仅在音程关系上发生了变化,在调性上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有一个旋律转位后将到达属调和下属。 原位与转位的音程关系对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A)协和音程只有3度(或者10度),5度(或12度),8度(或5度) B)不协和音程中又增加了6度,因为转位后变成7度。 (1)在主要的节拍位置上多用3.10.5.12.8度音程,尤其是3度. (2)4度、6度音程在原形中应作不协和音处理(下行级进),具体作法如下: (3)由于原形中的7度在变形中成为6度,因此要在原形中争取运用7度音程.否则,良好的6度音程在变形中将失去应用的机会。 例如:由连续级进产生的七度,六度音程,在原形中经过音在前,变形后经过音在后: (4)十二度复对位可能引起调性的变化。为了使一条旋律与另一条旋律在原形和变形结合中均能良好地配合,就要尽量使它在移位前后都保持在同一音列,同一调性调式中。因此,有必要研究这方面的一些规律: (5)一般需要用辅助谱表,以便随时观察效果: 实例: 即两个声部以十度音程关系相互倒转位置,也有四种方式: 原位音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转位音程:10 9 8 7 6 5 4 3 2 1 (二)十度复对位写作要求: (1)原位中的完全协和音程在转位后成为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1-10,5-6,8-3) ,所以可以自由应用。 (2)相反,不完全协和音程在变形结合中均变成了完全协和音程,因此提出两点要求。首先,要避免平行三,六度和十度.因为……其次,同向到达三、六度的进行会变成隐伏八度,五度和同度,因此也要避免。 (3)由于以上限制,两声部只能作反向或斜向进行 (三)十度复对位在创作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由于十度复对位写作的限制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作严格的音程转位处理;特别以五声或五声性音调写作时,为了保持旋律的风格特点,在转位结合中,可以作适当的调整。例如: 【2】和十二度移位类似,旋律移位十度也会引起音级、功能、甚至调式调性的改变。尤其是以五声音阶为骨干的旋律,任意取来作上下三度移位,就可能出现离奇古怪的音调,甚至难以在音级上加以调整。例如: 1.原形中,宫、角、徵可自由运用 2.商、羽在变形中变成三度间音,故慎用 3.原形中争取合理使用三度间音。 因此,与十二度复对位对位的原理相同。 1.原形中,宫、角、羽可以自由运用。 2.商、徵在变形中变成三度间音,故慎用。 原形中争取合理使用三度间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