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笔记

来源:一二三四网
医学微生物学

各菌群染色、致病物质、所致致病及传播途径等特点小结

菌名 染色&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 G+ 致病物质 致病 传播途径 防治 医院内感染 1敏感抗○生素 2减少感○染源 补充 1虽获免疫力,但不足预○防再次感染 2协同凝集试验:金葡菌○胞壁上有SPA,与IgG结合能抗吞噬 3致病菌: (+)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溶血性,发酵甘露醇 1凝固酶(致病○1皮肤,器官化○菌产生) 2葡萄球菌溶○素 3杀白细胞素○(抗吞噬) 脓性感染 2尿路感染 ○3败血症 ○4食物中毒 ○5假膜性肠炎 ○血琼酯平板(透明溶血环) 4肠毒素 6烫伤样皮肤○○5表皮剥脱素 综合症 ○链球菌 甲(α)型→草绿色不完全溶血 乙(β)型→透明完全溶血 丙(γ)型→不溶血 肺炎链球菌 G+ 血琼酯平板(草绿色不完全溶血) 淋病奈瑟菌 G- 巧克力血1菌毛 ○2外膜蛋白 ○1淋病 ○2新生儿脓漏○眼 1菌血症&败血○症 2化脓性炎症 ○3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大肠产毒性G- G+ 血琼酯平板 1脂磷壁酸 ○2M蛋白 ○1化脓性炎症 ○2猩红热(丹○1直接接○触 2飞沫 ○3皮肤,○黏膜伤口 1青霉素○2减少感○染源 1猩红热愈后获较强免疫○力 2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不产生触酶 3ASO试验(抗O试验) ○3链道酶(使脓痧) ○3急性肾小球汁稀薄) ○4透明质酸酶○肾炎 4风湿热 和链激酶(促使○5龋齿 扩散) ○5链球菌溶素 ○6亚急性细菌○6致热外毒素性心内膜炎 ○(猩红热毒素) 荚膜 1大叶性肺炎 ○2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1对同型菌有持久免疫力 ○2可用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和荚膜肿胀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做区别 3可自溶 ○1性接触○传播 2垂直传○播 1接触污○染物品 2飞沫传○播 1青霉素○2预防为○主 1婴儿出生时可用1%硝○酸银滴眼,预防新生儿淋病性脓漏眼 2可自溶 ○3IgA蛋白酶 琼酯平板 ○脑膜炎奈瑟菌 G- 巧克力血1荚膜 ○2菌毛 ○1青霉素 ○1体液免疫 ○2可自溶 ○3内毒素 琼酯平板 ○1不耐热肠毒○腹泻 经口传播 是旅游者和婴幼儿腹泻常肠埃希~(ETEC) 肠致病性1S-S培○养基 2IMViC○试验++-- 素 2耐热肠毒素 ○ 腹泻(黏附于肠细胞膜上,使肠绒毛萎缩,引起腹泻) 食品操作人员或粪便污染的供水 粪-口途径 见病因 是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菌 ~(EPEC) 肠侵袭性~(EIEC) 肠出血性~(EHEC) 肠黏附性~(EAEC) 志贺痢疾~(A群) G- 福氏~(B群) S-S培养宋氏~(D群) 1黏膜炎症 ○2溃疡 ○ 主要见于婴儿,以爆发性流行为主 1菌毛 1出血性结肠○○2毒素(噬菌体炎 ○编码) 婴儿急性或慢性腹泻伴有脱水 1菌毛 ○2内毒素 ○1溃疡 ○2毒血症 ○ 引起的腹泻较EPEC缓和 经口传播 口服减毒活疫苗 不分解甘露醇 发酵甘露醇 发酵甘露醇 发酵甘露醇,乳糖发酵迟缓 菌 鲍氏~(C群) 基 3外毒素(由痢○3DIC ○4腹泻 疾致贺菌产生,○5昏迷或脑膜包括肠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炎 素) 伤寒沙门菌 G- S-S培养基 霍乱弧菌 G- 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 1O抗原 ○2Vi抗原 ○3内毒素 ○4肠毒素 ○1菌毛 ○2霍乱肠毒素○(噬菌体编码) 1肠热症 ○2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3败血症 ○1霍乱 ○ 1氯霉素 ○1肠热症后能获牢固免疫经口传播 ○2口服力 ○Ty21a活疫苗 1经口传○播 2接触传○播 接种霍乱死疫苗 2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 ○3肥达反应 ○1愈后获持久免疫力 ○2只感染人类 ○3霍乱肠毒素由B片段○(与肠上皮细胞结合)与A片段(毒性部分)组成,两片段必须同时存在才有毒性 副溶血弧菌 G- 腹痛,腹泻,呕吐,发热 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 1经口传○播 2接触传○播 3垂直传○庆大霉素 神奈川试验鉴别致病和非致病菌(致病-阳性) 红霉素等 空肠弯曲菌 G- 1内毒素 ○2细胞毒素 ○3不耐热肠毒○素 1食物中毒 ○2腹膜炎,关节○炎,脑膜炎 播 幽门螺杆菌 G- 1胃炎 ○2溃疡 ○1口-口○途径 2粪-口○途径 破伤风梭菌 G+ 破伤风痉挛毒角弓反张,牙关由伤口侵1破伤风○类毒素(主动) 2白百破○三联疫苗(DPT) 3破伤风○抗毒素(被动) 产气荚膜梭菌 G+ 1血琼酯○平板(双层溶血环) 2蛋黄琼○酯平板(乳白色混浊圈) 3IMViC○试验--++ 艰难梭菌 G+ 尿素酶试验阳性 1破伤风痉挛毒素由重链○(与神经细胞结合)与轻链(毒性部分)组成,两链必须同时存在才有毒性 2感染条件:⑴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⑵伤口窄而深,有异物感染⑶大面积烧烫伤⑷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伤口 1双层溶血环,内环由θ○毒素引起(完全溶血),外环由α毒素引起(不完全溶血) 2分解糖,产酸产气 ○3汹涌发酵(牛乳培养基) ○ 素(质粒编码) 紧闭,苦笑面容 入 1α毒素 ○2肠毒素 ○3θ毒素 ○ 1气性坏疽 ○2食物中毒 ○3坏死性肠炎 ○ 1由伤口○侵入 2经口传○播 1毒素A(肠毒○素) 2毒素B(细胞○毒素) 假膜性肠炎 医院内感染 肉毒梭菌 G+ 血琼酯平板(完全溶血) 1肌肉麻痹 肉毒毒素(毒性○2食物中毒 最强) ○3婴儿肉毒症 ○4创伤肉毒中○毒 抗毒素 肉毒毒素由重链(具结合功能)与轻链(毒性部分)组成 无芽胞厌氧菌 G+ 抗生素 致病条件:菌群失调,厌氧微环境,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白喉棒状杆菌 G+ 1Albert○染色(异白喉外毒素(噬假膜 菌体编码) 1呼吸道 ○1白喉类○2通过污毒素(主○染物传播 动) 1白喉棒状杆菌本身不产○生毒素 2体液免疫 ○染颗粒) 2吕氏血○清斜面培养 3亚碲酸○钾血琼酯平板鉴别(黑色) 结核分枝杆菌 1齐-尼○抗酸性染色(红色) 2罗氏培○养基(菜花样) 脂质 肺结核:原发感染(儿童)&继发感染(成人) 2白百破○三联疫苗(DPT) 3白喉外毒素由B片段○(具结合功能)与A片段(毒性部分)组成, 两片段必须相结合才有毒性 4锡克试验(鉴定有无免○疫力.阳性-无,阴性-有) 5 Elek平板法(毒力试○验) 1呼吸道 卡介苗○2消化道 (BCG) ○3破损皮○肤黏膜 1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 并存 2有菌免疫 ○3柯赫现象 ○4结核菌素试验(鉴定有○无免疫力&超敏反应.阳性-有,阴性-无) 5结核菌素试验应用 ○麻风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红色) 1瘤型(重型)○麻风 2结核样型(轻○型)麻风 分泌物经 1皮肤接○触 2飞沫传○播 呼吸道 氨苄西林&氯霉素 1细胞免疫 ○2至今唯一仍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 3只侵害人 ○1体液免疫 ○2生长过程需X因子V ○3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与金葡菌于血琼酯平板上共同培养) 流感嗜血杆菌 G- 巧克力血1荚膜 ○2菌毛 ○急性化脓性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ex.支气管炎,鼻咽炎) 2化脓性炎症 ○3败血症 ○4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3IgA酶 琼酯平板 ○4内毒素 ○百日咳鲍特菌 G- 鲍-金培养基 1菌毛 ○2内毒素 ○3百日咳外毒○素 百日咳 飞沫传播 白百破三联疫苗(DPT) 1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2病程上分三期:⑴卡他○期(传染性强)⑵痉挛期(鸡鸣吸气吼声)⑶恢复期 3百日咳外毒素由B片段○(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结合)与A片段(毒性部分)组成,两片段必须同时存在才有毒性 嗜肺军团菌 G- 1微荚膜 ○1军团病(肺炎○1经空气○红霉素 1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 ○1镀银染○色(黑褐色) 2Giemsa○染色(红色) 3活性炭○-酵母提取物培养基 炭疽芽胞杆菌 G+ 2菌毛 ○3毒素 ○4酶 ○型) 2庞提亚克热○(流感样型) 传播 2医院内○感染 普通培养基(卷发状边缘) 1荚膜 ○2炭疽毒素 ○1皮肤炭疽 ○2肠炭疽 ○3肺炭疽 ○4败血症 ○5出血性脑膜○炎 1由伤口○侵入 2经口传○播 3呼吸道 ○1皮肤接○触 2眼结膜 ○3消化道 ○4呼吸道 ○媒介:鼠蚤 鼠-蚤-人 1接种减○1愈后获持久免疫力 ○2为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毒活疫苗 ○2青霉素 ○布鲁菌 G- 血清或肝浸液培养基 1内毒素 ○2外膜蛋白 ○3触酶 ○1母畜:流产 ○2人:波浪热○(菌血症) 抗生素 1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 ○2有菌免疫 ○3长存在乳制品中(巴氏○消毒法灭菌) 鼠疫耶尔森菌 G- 肉汤培养基(钟乳石状下沉) 1腺鼠疫 ○2肺鼠疫 ○3败血症型鼠○疫 1愈后获持久免疫力 ○2有”黑死病”之称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G- 1在培养基上产生水溶性○色素(绿色或黄绿色) 2菌落有生姜气味 ○3条件致病菌 ○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苍白亚种) G- 镀银染色(棕褐色) 1Ⅰ期梅毒:硬○下疳(传染性强) 2Ⅱ期梅毒:梅○毒疹(传染性强) 3Ⅲ期梅毒:慢○性肉芽肿(破坏性大) 4先天性梅毒○1性接触○传播 2垂直传○播 青霉素 18~!4个螺旋 ○2细胞免疫 ○3有菌免疫 ○4只感染人类 ○5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可在家兔上皮细胞培养 6微生物检察:Ⅰ期梅毒○取硬下疳渗出液.Ⅱ期梅毒取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可致流产,早产,死胎) 伯氏疏螺旋体 G- BSKⅡ液体培养基 回归热疏螺旋体 G- 钩端螺旋体 1镀银染○色(棕褐色) 2○Korthof培养基 衣原体 沙眼~ Giemsa染色(原体-紫色 始体-暗紫色) 1沙眼 ○2包涵体结膜○炎 3非淋病性尿○道炎(NGU) 1眼-眼 ○眼-手-眼 传播 2垂直传○播 3性接触○传播 肺炎~ Giemsa染色(深染色) 急性呼吸道感染 1飞沫传○播 2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T株) 肺炎~ G- 淋巴结抽出液 媒介:硬蜱 在潜伏期有移行性红斑 莱姆病 回归热 钩端螺旋体血症 1愈后获持久免疫力 ○2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 3储存宿主:鼠&猪 ○经口传播 青霉素 1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 ○2可通过除菌滤器 ○3原体(EB):无繁殖力有○传染性 始体,即网织体(RB):有繁殖力无传染性 4二分裂方式繁殖 ○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1非淋病性尿○道炎(NGU) 2孕妇流产,死○胎,早产, 胎儿生长迟缓 3男性不育 ○飞沫传播 红霉素 1性接触○传播 2垂直传○播 1缺乏细胞壁,有三层膜○结构 2可通过除菌滤器 ○3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Giemsa染色(淡紫色) 培养基(油煎蛋状) 立克次普氏~ 莫氏~(斑疹恙虫病~ Q热柯克斯G-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 Q热 媒介:体虱 媒介:鼠虱,鼠蚤 媒介:恙螨 媒介:蜱 1细胞内寄生 ○2二分裂方式繁殖 ○3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体 伤寒~) 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