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调研报告

来源:一二三四网
关于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调研报告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市玉米秸秆95%以上得到了转化利用,并实现了全面禁烧,使多年未解决的“顽疾”得到了根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其中,农机部门完成玉米秸秆机械还田90万亩,占重点禁烧区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机械化秸秆还田已成为解决秸秆禁烧与转化利用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在实现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总结经验,进一步促进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认真的总结,主要情况如下:

一、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主要做法

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在玉米摘穗后将秸秆切碎直接抛洒在地表,通过进行深耕、旋耕、免耕播种等方式翻入地下,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的技术,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过去,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我市玉米秸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还田,往往一烧了之。玉米秸秆焚烧已成为社会公害,不仅造成了生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损害。如有效转化利用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实行玉米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并作为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向全市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玉米秸秆还田在禁烧和转化利用中的重要

性,把玉米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研究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实施意见》,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领导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先后到桓台县、周村区、临淄区、高新区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乡镇农机站长和机手对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建议和意见。对机械还田的现状、机械性能、还田技术路线、所需配置机械类型、数量、作业地域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论证。通过认真分析、广泛讨论,制定了周密的秸秆还田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购置机械数量和秸秆还田任务、科学分配了四个季度的阶段工作、确立了深耕、旋耕、保护性耕作三种机械还田技术路线、制定了有力的保障措施,为还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农民和机手的思想认识,是做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工作,一是通过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市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与禁烧动员会议,有关部门、区县分管领导、各区县农机局长、部分乡镇农机站长、农机大户、新闻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对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技术路线、作业标准提出了要求,各区县也相应召开了会议进行宣传发动。二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送科技下乡等广泛宣传。市电视台科教频道滚动播出保护性耕作有关内容;举办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产品推介、送科技下乡启动仪式;发放

农机购置补贴产品需知、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农机化促进法、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介绍资料共计10000多份,有10多个类型、20多个品种、100多台农机具进行展示;淄博农机网上刊登了市局和区县签订的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目标责任书。三是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行进宣传。各区县组织宣传车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采取广播、张贴标语形式进行宣传,做到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共发放各类宣传标语10万余份,出动宣传车2000多台次,广播宣传400多小时。四是多层次召开机具演示会,宣传推广机械还田技术路线。为增强广大农民的感性认识,验证各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市局及各区县、乡镇、村层层进行机具作业演示会,使旋耕还田、深耕还田、免耕还田三种技术路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消除了部分农民的疑虑,坚定了还田技术路线的信心。全市共召开各类机具演示会40余次,观摩人员近2万余人。通过广泛宣传,为全市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任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明确任务,落实了强有力的责任制。市局与区县农机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制定了追究制度,年底将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区县将还田作业任务落实到乡镇、村、户、机械、机手、地块,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还田任务、技术路线、机械配置、作业时间、奖惩制度清晰明了,保证还田工作顺利进行。对作业任务落实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度,随时检查。全市共签订机械作业合同177377份。

为确保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市局组成六个督导组,挂包基层,分片负责,对禁烧区内各区县机械还田情况进行督查、督导。根据分工,市农机局重点督查桓台县,成立了由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组成的五个督导组,分工挂包桓台县的11个乡镇,每个督导组挂包2—3个乡镇。各督导组根据分工,深入到区县、乡镇、村及田间地头,对各项行政、经济、宣传、技术路线、机具检修、机手培训、作业标准发放、外引机械、农户机手合同签订、补贴机械落实、还田质量、农机供油等准备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督导督查,对参加还田作业的机械进行巡查和技术指导,对达不到作业质量的及时制止和纠正,对投机取巧私自拆卸定刀的严肃查处,对无合格证而参加还田作业的机械令其停止作业,进行整顿,确保作业质量。每周两次对督导情况进行汇总,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在全市形成了责权分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四)政策驱动,着力解决了关键问题。过去,影响我市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一是大马力机械不足,造成了作业质量不好;二是没有扶持政策,农民缺乏积极性。针对这两个问题,市政府及早出台了有关政策,有力的保证了玉米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

1、购机补贴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为秸秆还田提供了机械动力保障。今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额达到3374.76万元,是去年的3.75倍,其中市、县区累加补贴1874万元,补贴幅度达到42.7%,极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全市新购置各类补贴农机具3546台件,其中75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

719台(这一数量超过了2007年全市的保有量),玉米联合收获机325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35台,旋耕机384台,深耕犁552台,秸秆还田机216台,其它机械1100多台,新增动力约4.4万千瓦。农机更新换代步伐大大加快,农机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秸秆还田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机械动力保障。

2、机械作业补贴提高了农民还田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秸秆全面禁烧工作。为促进秸秆禁烧还田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市政府出台相关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禁烧区内各区县相继出台了补助政策,市区两级对农机作业补贴达3662.4万元,其中市财政按8.3元/亩给予补助,共补贴614万元。临淄按30元/亩、张店按50元/亩、桓台按25/亩、周村按40元/亩、淄川按25元/亩、高新区按5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力度的加大,解决了农民作业费用高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农民秸秆禁烧与还田的积极性。

(五)强化服务,提高了机械作业水平。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是秸秆禁烧的重要保证。农机部门严格标准,规范管理,要求作业机械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作业,确保秸秆打碎打细,消除农户对质量的担忧。一是制定了详细的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作业标准。对切碎长度、碎茬长度、深耕深度、还田机定刀、还田后的田间状况等作出具体的要求。发放作业标准,并悬挂在机械明显位置,让机手按照标准作业,提高了作业质量,实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二是加大机具审验检修力度。对上阵的各类还田机具逐台进行审验检修。做到不漏检一台,保证无一台不合格机具进地作业,对检查合格的机具登记造册,建立

台帐,发放机具合格证,并在机具醒目位置按规定悬挂,不合格机具不准参与作业,达标后方可作业。三是对机手全面培训。农机人员深入乡镇、村,积极举办机械还田、玉米机收、深耕、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对所有参加作业的机手一个不漏地进行培训,使机手会操作、会维修,并明确市委市政府实行玉米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的要求,明确还田质量标准,对培训合格的发放培训合格证,机手持证上岗,无合格证的不准进地作业。共检修各类机具15458台,发放机具合格证3783 份,发放作业标准5070份,培训各类农技人员20000余人。各项措施强化了规范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

同时,农机部门不断强化组织服务,在机械调配、机具维修、农机供油、流动服务等环节上认真做好保障。一是做好机械调配,保证作业机械。及时做好购置机械的交机、装机工作,确保机械按时作业;积极协调,做好引机工作,分别从胶东、东营、滨州、聊城、潍坊等地外引各类机具3000 余台套,弥补了机械的不足,满足了作业需求。二是搭建抢修平台,搞好机具维修。各区县农机局及时公布了农机抢修服务电话及配件供应处地址,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服务,确保作业机械做到“小修不出田、中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为农机作业搭建了抢修服务和配件供应平台,保证了机械正常作业。三是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农机用油。为保障农机作业用油,根据市政府部署,市农机局精心筹划,深入调研,多方联系,积极制定方案,在石化、石油公司大力支持下,将2.1余万吨油料指标落实到了机械,发放优先加油卡32400余份,确保了农机作业用油。四是提升服务

意识,以服务促管理。农机部门开通“三农”热线服务,通过热线帮农民群众解答有关农机政策、农机技术、信息服务、农机投诉等方面的问题;对外引机械接待服务,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作业、统一付费”四统一服务,对外来机手的食宿进行补贴,解决机手的后顾之忧。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解决了农户、机手生产过程中各类问题,也提升了农机形象,有力的促进了还田工作。

二、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由于采取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多种转化、综合整治,实现了全面禁烧与转化利用的目的,兑现了对人民群众承诺。取得的主要成效为:一是经济效益显著。秸秆还田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气性能提高,贮水量增加,能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经过有关调查研究和试验显示,农作物的秆、叶、根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据测定,连续2-3年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一般能提高单产10%左右。我市还田面积按140万亩地计算,一年节本增效约达1.68亿元。二是生态效益显著。实施秸秆还田避免了秸秆因废弃霉烂和焚烧造成的大气、河流等环境污染,减少了由此引起的影响铁路、公路等交通障碍的弊端,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南部旱作农业区实施,增加了土壤含水率,改良了土壤结构,使土质疏松,提高了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减少径流

损失,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利用了自然降水,使旱作农业区生态环境趋好。今年空气质量比去年有明显好转,重现了多年不见的蓝天白云。三是社会效益显著。以往玉米秸秆当作燃烧物,堆垛在道路两旁、村舍西周,影响了村容村貌,采用秸秆还田,不仅能使作物增产,还避免了环境污染,消除了火灾隐患,真正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同时,由于政府说到做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四是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有力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新购置各类补贴农机具3546台件,新增动力约4.4万千瓦,机具配套比达到1:1.54以上,使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各类机械大幅增加,农机更新换代步伐大大加快,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趋于合理,农机结构趋于优化。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全市玉米机收、机耕、机播率分别达71%、99%、98%,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较高的生产效率大大减轻了“三秋”生产的紧张程度,促进农村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认真总结今年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经验,对于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经验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是做好玉米秸秆还田、实现全面禁烧的前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区县委、政府及乡镇党委、政府集中抓,并且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二是政策有力,群众拥护,是做好玉米秸秆还田、实现全面禁烧的关键。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并为此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政策措施,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及机手的拥护和支持,把玉米秸秆还田、禁烧变成了自觉地行动。所以,实现了没点一处火,没冒一处烟,没处分一个人的良好局面。三是权责明确,落实有力,是做好玉米秸秆还田、实现全面禁烧的保证。市局与区县、区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户、户与机手层层签订了责任合同,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工作中,农机部门认真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门心思抓落实的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今年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工作总的看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今后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农机装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大型拖拉机还不能完全满足作业所需,全市仅有大型拖拉机1200余台,满足需要大约还需1000台。还田机、玉米联收机、免耕机、旋耕机等机械也没有达到最佳配置,影响作业质量和作业进度。

2、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实践证明,今年乡镇有管理站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工作就干的好,反之难度就大。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制定完善的对策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继续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继续加强对玉米秸秆田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奖惩并用,综合施策,增强统管协调力度,为秸秆田工作提供保障。二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种

植方式,制定相适应的还田路线。山区丘陵要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还田,平原地域要稳定旋耕、深耕还田技术路线。三要继续加大投入。玉米秸秆还田工作面广量大,环节多,任务重。要不断加大对机械购置、还田作业、行政管理、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方面的投入,促进还田工作稳步进行。四要建立长效机制。出台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有关法规,经过长期实行,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形成良好的种植习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现象,促进秸秆转化利用。五要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秸秆还田中的机械检修、技术路线、机手培训、零配件供应、机械调度等环节,确保还田作业顺利进行。

在制定明年农机政策时,建议突出完善以下几点:

1、加快大型机具更新换代,特别是80马力以上拖拉机要大幅增加,以提高作业质量。

2、增加机械补贴类型,主要是免耕播种机、青贮机、打捆机等;提高补贴标准,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各类机械价格增高带来的问题。

3、增加农机作业补贴,减少农民作业成本,进一步调动农户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4、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农机站有的名存实亡,有的已不复存在,功能严重弱化,应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使其发挥农机基层作用,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5、南部山区与高青县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技术路线进行秸秆还田,并把高青、沂源、博山纳入重点补贴范围,给予鼓励和扶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