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好孩子是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出来的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孩子是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出来的

作者:盛雅君

来源:《课堂内外·好老师》2017年第07期

Q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班有一个男孩是军人家庭出身,父母对他特别严厉,尤其是他的父亲,对他的态度甚至有点像对自己的兵。孩子因此有些内向和自卑,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好,相反,可能正是因为父母的严格,他的自控力比同龄的很多孩子都好。可是我仍然认为,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年龄的阳光和自信。我很想帮他,请专家支招。

A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的原则来对待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以激励、表扬为手段,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并且教师还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增强孩子的信心,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透过真情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花蕾渴望阳光,嫩芽渴望雨露,学生心灵的成长更需要呵护。赏识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阳光、雨露。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多是依据他人的评价而来,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在他们心灵深处是非常渴求被赏识,被认同的。由此教师要把对学生的赏识作为一种教育心态,用充满爱的眼光去欣赏他们,尊重个体差异,真诚地赞美他们的闪光点,才是真正的赏识,才能让他们感到心灵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1.讲求赏识艺术,保护自尊。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赏识是门艺术,这门艺术要用心把握,用爱交融,爱具体体现在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上。 激励性语言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愿望,让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保护自尊,建立自信。以激励语言赏识学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教师应运用语言激励的艺术,如:“你的答案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期待你的精彩发言。”“这次的作业比上一次好多了,课后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这样以激励语言赏识学生,以期待的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营造赏识氛围,给予宽容。

教师要为学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教师要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小天地,在班级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对学生的过失给与宽容理解。如:我班设置了岗位责任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学生同样也担任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色,如: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选择“英语角小编辑”的职务,常不完成作业的同学选择“作业收发员”的职务,不喜欢学数学的同学选择“每日一题出题员”的职务,并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让同学们踊跃为他们出主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帮助,而且也看到了希望。当他们有了成功体验,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了锻炼,受到了鼓舞时,来自于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他们对自己拥有更强的信心,不再惧怕薄弱环节。 3.搭建被赏识的舞台,走向成功。

作为教师,我坚信学生,他们有自己特别的才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力。例如有些孩子虽然可能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因此,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利用教育情境,为学生搭建被赏识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这样他们才能在被赏识中,不断敞开心灵,不断成长,收获自信,并建立准确的自我认识。

二、引导学生自赏,帮助学生形成自信。

悦纳自我,赏识自我,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而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学生自赏能力、形成自尊自信,最终形成积极心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方引导,使学生能在被赏识环境的促动下,感到自己的存在与自己的价值,增强责任感。孩子们把“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互敬互励中不断地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例如:在某一次班会上我让学生总结自己的长处,其中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只字未写,学习上的劣势让他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没有长处。于是,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帮他找优点。有的说:“他热爱集体,经常主动给班级带花,美化教室”,有的说:“他很勤劳,常主动打扫教室卫生”,还有的说:“他很热心,常帮同学修理课桌椅”。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他十分感动。他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体会到受人赞赏的喜悦。

三、创设群赏氛围,帮助学生巩固自信

如前面问题中提到的孩子,因为性格的内向和自卑,可能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而这样的孩子特别渴望受到赏识。面对这类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还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开展班集体的活动,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班级的“群策群力”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活动的开展,既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又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克服困难的品质。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能收获友情,懂得自我价值,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学生在群体中体验成功、享受被赏识创造条件,是学生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四、合力家长赏识,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的教育,永远是家校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因此,创造条件让父母认同并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家长清晰地意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用欣赏的目光发掘孩子的优点;并且要使家长明白,为人父母,应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由此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透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使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欣赏他们,就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从而快快乐乐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