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折漕的意思

来源:一二三四网

折漕的词语解释是: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折漕[shécáo]⒈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折漕的词语解释是: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折漕[shécáo]⒈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拼音是:shé cáo。 结构是:折(左右结构)漕(左右结构)。 注音是:ㄕㄜˊㄘㄠˊ。

关于折漕的词语

千回百折  九折臂  拉枯折朽  水落归漕  低眉折腰  攀蟾折桂  瓶沉簪折  百折千回  浮收勒折  榱崩栋折  

关于折漕的成语

瓶沉簪折  将功折罪  水落归漕  拉枯折朽  穷折腾  攀蟾折桂  榱崩栋折  朝折暮折  群轻折轴  低眉折腰  

折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清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后来地区逐渐扩大,至清末,只有江浙两省仍行漕运,其他地区均行折漕。参阅《续文献通考·漕运》。

二、网络解释

折漕折漕亦称“漕折”。指明、清漕粮改折银两或其他实物。明代漕粮,向来纳米,称“漕米”,有时折征布匹或其他谷物以及货币。明宣德八年(1433年),江南巡抚周忱奏定加耗米折征例,为漕粮改折之始。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规定,可将一部分漕粮改折货币,每军以银100万两为额(约合米麦400余万石)。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更定折漕之制。万历(1573—1619)时折漕渐增,运京漕米大减。汉语大词典: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清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后来地区逐渐扩大,至清末,只有江浙两省仍行漕运,其他地区均行折漕。参阅《续文献通考·漕运》。其他释义:1.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清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后来地区逐渐扩大,至清末,只有江浙两省仍行漕运,其他地区均行折漕。参阅《续文献通考.漕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