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吸取了很多西方国家发展成功的东西,取其了不少精化,作用在自已的发展上。在这三十年里,在国内的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各项需求新鲜而又广阔、强盛,所以,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但是在有些国家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的管理之路,要在中国这三十年里走过,肯定会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国内企业是需要时间去不断洗涤、去其铅华的。
职业化的发展从大的层面来讲是要从整个国家来看,一个国家体制、法制、人治和国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晰而具大的成就,其职业化才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从小到个体人的层面来讲,每个人的个人素养是不是符合国家主流畅导的文化及个人涵养高低是否所作用于周边群体乃至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在现在国内企业中,在职业化发展的路上,还会存在这与那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去追求与进步的地方。而这职业化的管理问题在企业里和个体员工上是各有特点,只有认清了其各自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措施与方案,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协调发展,实现双方的共赢,达到职业化管理,如下图(图略)。
一、在企业方面,存在着对职业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找不到合适的、主要方法去实施职业化管理,一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问题1: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很多企业激励措施缺失,或者是杂乱无章,不成章法。往往花了钱,在员工中没得到应有的激励效果,甚至是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问题2:业绩管理不成体系。
很多企业重视考核、重视目标管理,但却为了考核而考核,为了目标而目标,没有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也没有把业绩考核提升到业绩管理的层面。更缺失对员工行为持续的指导、监控与管理,对员工业绩的评估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管理,找不到促使员工进步的方法。
问题3:职业发展管理缺失。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符合企业需要与员工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造成千军万马只过独木桥的情况。这种会使员工有“官本位”的思想导向,同时制约了员工的发展,也会使企业丧失人才,增加招聘成本。
问题4:培训缺乏针对性。
有效地培训是企业让员工获得成长和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但现在很多企业在培训这个方面是员工的培训需求把握不准,没有针对性,培训效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浪费了培训成本。
问题5:不能从内感化员工。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真正适合自已的企业文化体系,人云亦云,套套盛行。管理者缺乏布道的决心与方法,没有让员工正确理解企业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也没没办法让员工彻底容入到企业中来。
问题6:基础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最核心的基础管理体系是,有没有建立一套让新、旧员工完全清晰地知道自已“做
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什么样的人才能做”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是没有的,且缺少务实的管理心态和方法。
二、要想企业里的员工走向规范的职业化,必须要客观地从职业化的要求去分析员工需要改进与学习的地方,并使员工得到充分认识,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走向职业化。经过多年与各类企业各类员工的接触,企业员工职业化的缺失与不足一般体现在以下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问题1:员工职业化素养还远远不够。
现在很多人的职业意识非常淡薄,没有正确树立个人的价值观,缺少建立个人职业品牌的意识。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没有正确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只顾个人所得;忽视了个人的能力,肓目地选择工作。
问题2: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缺失。
一个方面是员工的职业资质欠缺,且未及时得到提高。另一个方面是,员工没有正确地评估个人的工作能力,且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持续的学习计划。
问题3:员工角色错位。
员工的职责不明确,不清楚自已该干些什么;管理者不善于授权,凡事必躬亲,不放心下属的工作,没有发挥出管理者指导的职责,团队管理技能缺失;管理者没有成为有效的制度与标准化的建设者,大部份时间充当了“救火队长”与“冲锋队长”的角色。
问题4:有心无力,无法创造高绩效。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但是却“闭门造车”,把自已关在自已的思维里,没有结合企业的现状与客观需求,找不到合造的方法与技巧,脱离了企业实际,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创造不出有效的业绩。
问题5:执行力的缺失。
企业有规范的制度、标准化的流程运作程序,可员工却不按制度办事,不按规范的流程作业,还按自身的经验办事,缺乏执行力。另一种是,员工对上级管理者的工作指令阴奉阳违,做一半扣一半或不做。
问题6:无规范的职业化行为。
行行都有规矩,无规矩也不成方圆。在工作中要体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与精神面貌以及娴熟的工作技能,是体现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上,工作的实际处理上,在员工的言行举止上,也在员工着装上。
企业一般会经历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大阶段,在这个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里,企业和员工必定会由不职业向职业化的道路迈进,只是体现在掌握了方法的企业和人走的速度不同而已。在这个进程里,职业化的管理肯定也会由萌芽状态发展到成熟状态,在这个时间里,我们也应客观、正确的认识诸于之上两个方面自身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