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的策略

来源:一二三四网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的策略

笔者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要达到转化学困生这一目的,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分析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转化途径。 在这方面笔者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是指品德和成绩停滞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力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分化为优、良、中、差各类参差不齐的群体。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因素,同时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2]。

学困生学习欲望低,自信心不足,毅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他们感到学习困难越来越大,成绩偏差,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其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及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二、解决学困生的可行策略

1、情感策略入手

学困生进入中学时,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在小学考试中连遭失败,他们对英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笔者便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笔者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英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并以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好师生感情,情感策略具体如下:

(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学告诉笔者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笔者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多次找他们的父母交谈,不要因为双方离异,不负责任,不管孩子。指出孩子的未来也是他们的希望,而初中阶段对人的一生又是多么重要等,尽量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有些个体户无暇管教孩子,笔者主动利用放学后的那段时间,星期天将他们组成学习组,不但辅导英语,还进行思想教育。笔者还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

找他们身上“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例如有位学困生,他的英语读的较好听,笔者就事先帮他预习新课的单词,关键是一遍遍先跟着笔者学会。早自习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大大地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增强了他学外语的信心。

(2)通过谈心的方式找准转化的突破口

学困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余休息时间笔者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谈话。刚开始他们对笔者还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很不情愿把真话说出来,于是笔者就经常抽空和他们谈。渐渐的开始和笔者交心,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了学生各自学困的真正原因。朱恒祎告诉笔者,平时他只有姑姑带着,爸爸平时很忙,根本没时间管他,对他的学习也放得比较松,再加上以前没学过英语,基础较弱。所以,他对学英语没兴趣,学起来也很吃力。郭勇航是个住读生,只有周末回家,平时缺少家庭的呵护和监督,所以在课堂和课外笔者对他都严格要求。李森鹏是个聪明的孩子,还比较听话,可是学习习惯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稍微有些欠缺,所以刚开始的英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枯燥的。 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在平时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多去接近他们,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从而在教学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笔者的调教之下,他们的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下,都有很大的进步。

(3)宽容对待、适时引导,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赞扬是人的一种健康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赞赏,学困生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劣高明得多”。作为老师要时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满足他们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5]。比如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碰到一个叫曾智辉的同学,他在课堂上总是目中无人地大声喧哗,还总是煽动临近同学一起敲桌子,搞得英语课堂无法正常进行,笔者几乎每天都要找他耐心谈话,告诉他上课的纪律,学习的重要性,做人的道理,可近半学期过去了,他还是屡教不改。笔者下了“马拉松式”的决心,对他不离不弃,反复教育。记得在一个寒冷冬天英语课上,曾智辉几乎捣乱了一节课,笔者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很耐心地对他说:“曾智辉,哪怕你今天好好听讲五分钟,记一个单词,也不枉费你聪明的脑瓜和宝贵的青春!”终于他第一次开口跟笔者读单词了,笔者心里高兴极了。虽然他单词发音不准,笔者没有刻意去纠正,反而大声夸奖他读得认真。当笔者检查了一下大家抄写上课的重点句子时,笔者又走到曾智辉桌前,惊讶地发现他做的笔记十分认真,于是当众表扬了他漂亮的书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并重新辅导了他没有听懂的内容。课后,曾智辉主动对笔者说:“老师,笔者觉得英语太难,有些单词笔者不会读”,笔者及时利用课间十分钟在教室里,反复地带他领读,耐心地教会了他不会的五个单词,并鼓励他道:“曾智辉,老师真心的为你的转变而高兴,其实你很聪明,英语并不难吧?希望你记住今天,它是你人生的起点,相信它将成为你美好人生的转折点”。曾智辉感激的对笔者说:“老师,太谢谢您没有放弃笔者。”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英语课主动要求坐到笔者的课桌旁,经常问

笔者问题,笔记做得十分详细认真。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调皮蛋”终于开始上进了,有了一定的自信,由于他的转变,使整个班级的纪律、学风都比以前大有好转,笔者为自己的付出所得来的成就感到骄傲,同时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有了更强的信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伟大的师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4]。

无数事实证明,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3]。

(4)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学困生

一个教学班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学困生,笔者从音标入手,科学地、系统地教学,使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英语的轨道。班级学英语气氛浓,英语成绩好,这对那一部分学困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英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笔者不能?在强烈的学英语气氛感染下,他不好意思不学好外语。

( 5)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困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与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师掌握学困生的心理,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

2、有效教学实施入手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大量地、反复地模仿,反复地运用,这就是英语的特点。而大多数学困生学习不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他们会认为整天叽哩呱啦地读啊、记啊太没有意思,面对一个教学班三分之一的学困生,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方法。

(1)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笔者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笔者尽量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学困生回答正确时,笔者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字而激动。不知怎地,笔者自己的心理也翻腾,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开始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学困生的参

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笔者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生、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

大多数学困生生往往是“笨鸟慢飞”,甚至于“笨鸟不飞”。教师就只好常带着他们先飞,笔者利用辅导课帮助学困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及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试读课文,翻译等。和学困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并多花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