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6.国外在( )出现数字测井仪。
A.十世纪50年代 B.二十世纪60年代 C.二十世纪70年代 D.二十世纪80年代
4.同相输入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与输入电阻R1及反馈电阻Rf的关系式为( ) A 1+Rf/R1 B-Rf/R1 C1-Rf/R1 DRf/R1 5一个反馈放大器是由( )和反馈网络组成的
A电源 B电容 C 基本放大器 D变压器
6判断放大器的反馈类型时,设想将放大器的输出端对地短路,若反馈电压Vf等于( ),就是电压反馈。 AVi BVo C0 DVi+Vo
11 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极高的( )稳定度。 A电压 B电流 C频率 D相位
12 比较器是一种用来比较( )和参考电压Vref的电路。 A输出信号Vo B输入信号Vi C反馈信号Vf D输出信号Io 7.AA003 关于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错误的说法是( )。 A.逻辑函数的表达式是惟一的 B.一个逻辑函数只能有一个真值表 C.逻辑图是逻辑函数的电路符号表示 D.逻辑函数表达式是输入变量的表达式
11.AA005 D触发器一般用( )来判定下一刻的状态。
(A)Qn+1=CP (B)Qn+1=D (C)Qn+1=D/CP↓ (D)Qn+1=CP↓ 12.AA005 要使RS触发器工作在数据保存期间,那么应使( )。 (A)R=S=1 (B)R=S=0 (c)R=1;S=0 (D)R=0;S=1 18.AA008 微分电路充电起始电流的变化规律为( )。
(A)充电起始电流随时间按线性规律上升 (B)充电起始电流随时间按线性规律下降
(c)充电起始电流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下降 (D)充电起始电流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上升
24.AA010 单稳态电路用于消除噪声时,单稳态电路的输出脉冲宽度应( )噪声宽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近似于
27.AA012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A)反馈信号相位超前原输入信号900 (B)反馈信号相位超前原输入信号1800
(C)反馈信号相位滞后原输入信号900 (D)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同相位
3.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实现信号( )的放大器
A组合和运算 B共模放大 C输入失调放大 D模/数转化 9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
A等于0 B较小 C较大 D等于无穷大 13 运放处于开环状态,具有很高的开环( )增益。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容
16 三投影面体系中,X,Y,Z三轴的交点O称为 ( ) A交点 B原点 C中点 D垂足
32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合中两条不等轮廓线与被标表面轮廓线的夹角为( )
A 300 B600 C450 D900
29 看零件图的一般步骤是 一看标题栏 二看视图 三看尺寸标注 四看( ) A尺寸公差 B材料分析 C处理要求 D技术要求 2.( )可把物理量转变成模拟电量
A滤波器 B A/D转换器 C 传感器 D 触发器 4.测量放大器电路第一级具有极高的( )
A输入阻抗 B输出阻抗 C 输入电压 D 输出电压
10.通常低频信号不便于直接传输,必须通过( ),借助高频振荡信号即通常所说的载波。
A调制 B调频 C调幅 D调相 11.脉冲编码调制技术是一种( )多路传输技术。 A频分 B调幅 C时分 D脉冲宽度调制
37 岩石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按其成因,地壳中的岩石可以分为( )三大类。 A 岩浆岩 石灰岩及碳酸岩 B石灰岩 沉积岩及页岩 C岩浆岩 白云岩及变质岩 D岩浆岩 沉积岩及变质岩
40 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依据( )的形成顺序及古生物的演化情况来确定的。 A地壳 B岩石 C放射性同位素 D恐龙化石
41 地壳运动通常是以( )的速度进行的,延续时间很长,一般不容易为
人们直观地感觉。
A较快 B极缓慢 C中等 D极快
42 地壳运动包括现代地壳运动和( )的地壳运动,他们距今远近不同,其表现特征也各有差异。
A当代 B古代 C原古代 D历史时期 43 岩层在力的做作用下发生的弯曲现象称为( ) A褶曲 B褶皱 C背斜 D向斜
50 油气生成有机学说的核心是油气是由( )生成的。 A无机物质 B有机物质 C无机化合物 D造岩矿物
51 世界上绝对多数油气藏的储集层是( ),只有少数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A石灰岩 B沉积岩 C页岩 D泥岩
52 生油层主要是粘土岩生油层和( )两种类型。 A砂岩 B玄武岩 C碳酸盐岩 D粉砂岩
53 盖层能封隔油气层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具有较强的( ) A空隙性 B渗透性 C压力 D排替能力 54 油气藏形成的三个重要过程是( )。
A油气的生成 排出和聚集 B油气的生成 运移和聚集 C油气的渗滤 运移和排出 D油气的渗滤 排出和聚集
55 地壳中凡是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适合油气聚集起来形成( )的场所,称为圈闭。
A油气藏 B盖层 C化合物 D盆地 60 测井深度系统两路深度脉冲相位差为( ) A 0度 B 90度 C 180度 D 270度
48.AC001 如果配制的钻井液( )太大,就会侵入油层深处,使本来能产油的层不能出
油,甚至会引发井漏事故。
(A)体积 (B)密度 (C)矿化度 (D)粘度
55.AC004 钻井液的电阻率应适中,一般为( )时有利于测井资料的解释。 (A)0.01~10Ω•m (B)0.2~15 Ω•m (C)5~500Ω.m (D)10~1 000 Ω.m
60.AD002 使用电缆输送射孔方式进行施工作业时,下井的射孔枪长度一般不超过(
(A) 3 m (B) 5 m (C) 8 m (D) 10 m
70.BA003 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电压空载上限为
( )。
(A)42 V (B)50 V (C)6 V (D)36 V
84.BA009 国际上对密封源要做包括耐温、( )、撞击、震动、穿刺等多个项目的检测。
(A)耐压 (B)耐磨 (C)抗湿 (D)泄漏 5.( )是可用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技术
A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B A/D转换器 C 计算机技术 D 噪声抑制方法 6.提高信号检测灵敏度或降低可检测信号噪声的基本方法有( ) A 4类 B 3类 C 2类 D 5类
7.要使电路所受干扰尽量小,就必须使噪声源强度在发生处抑制到( ) A最大 B最小 C较大 D 15dB以下 8.对于( )电路,只能采用一点接地。 A低频(1KHz一下) B高频 C电流 D 电路
17.数控测井系统是以( )为核心,加上通用和专用外部设备以及软件系统构成的
A系统软件 B 应用软件 C专用设备 D计算机
18.通常情况下,数控测井仪的数据采集系统是以( )控制采样的 A深度 B速度 C时间 D信号
19.测井发展初期,测井仪器只能提供( )、点位电极系等简单的电阻率测井曲线
A远电极 B梯度电极 C监督电极 D屏蔽电极
20.测井发展初期阶段测井技术主要用来进行( )以及定性判断油、气。水 A判断含油量 B测定孔隙度 C地层对比 D电阻率测量 21.感应测井属于( )
A电法测井 B放射性测井 C地层对比 D方位测井
96深感应接收电路中,接收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相位比发射电流滞后( )。 A 90度 B 180度 C 270度 D 360度
112 当地层电阻率在1~100 m范围内时,双感应重复曲线相对误差应小于( ) A 5%
B 15% C 20% D 10%
113 自然电位测井在大段泥岩处,每100m曲线基线便宜应小于( )。
A 3mV B 5mV C 10mV
D15mV
115 补偿密度测井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在井壁规则处,补偿密度重复误差绝对值应小于( )
A0.01g/cm3 B0.03g/cm3 C0.1g/cm3 D0.3g/cm3
22.声波测井属于非电法测井,一般包括声波速度测井、声波幅度测井和声波( ) A频率 B性能 C全波列 D波形
23.在定量解释阶段,阿尔奇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表明了地层含水量与( )之间的关系
A地层岩性 B地层状态 C地层电阻率 D地层孔隙度
24.组件式地层动态测试可采集储层原始流体样品和测量地层压力、识别( )等 A地层岩性 B地层流体饱和度 C地层放射性 D地层流体性质 27.在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 )完全消除的。 A可以 B不能 C必须 D没必要 28.石油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事故往往是( )的,必须同时加以控制 A相互关联 B互不关联 C彼此抑制 D毫无联系 32.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 A事件 B事故 C事故隐患 D危险因素 33.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情况称为( )
A事故 B事件 C安全 D危险 34.危险、危害因素之所以能造成后果,从本质上可归结为( )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A2 B3 C4 D5 35.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 )3个方面
A工作疲劳 B管理缺陷 C人员素质 D劳动保护 36.危险、危害因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为( ) A3类 B5类 C6类 D9类 37.常用的危害辨别方法大致有( )两种
A主观经验法和客观安全分析法 B直观经验法和主观安全分析法 C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D主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38.系统安全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有( )种
A事件树和决策树 B事件树和事故树 C事故树和故障树 D危害树和危险树
39.在我们的测井小队中,应对( )整个过程,采取全员参与,按照工序、岗位进行辨识和分析,进而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减少乃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A生产准备、现场施工
B设备设施、行车途中、现场施工
C生产通知、设备准备、行车途中、现场施工 D生产准备、设备设施、行车途中、现场施工
40.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和( )进行重点分析
A主观原因 B客观原因 C间接原因 D诱导原因 41.危害评价按评价方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 ) A系统评价 B主观评价 C综合评价 D定论评价 4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浅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 )评价方法
A半定量 B定量 C主观 D客观
101.BB003 感应测井曲线用于确定地层岩石的电阻率、划分岩性和确定( )。 (A)地层水矿化度 (B)地层孔隙度 (C)地层所含流体的性质 (D)地层渗透率 135.BB015 自然伽马曲线的主要用途是( )。
(A)研究地层构造 (B)进行地层对比 (C)测量地层孔隙度 (D)测量地层渗透率
62.BB012 通常使用的补偿声波测井仪探头由头至尾的排列顺序为( )。 A.发射探头、发射探头、接收探头、接收探头 B.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发射探头、接收探头 C.接收探头、接收探头、发射探头、发射探头 D.发射探头、接收探头、接收探头、发射探头
72.BB016 连续测斜仪的三个磁通门和三个重力加速度计固连于仪器内部的( )正交轴上。
A.两组四个 B.两组六个 C.四组四个 D.四组两个
86.BB022 在探测器源距大于零源距的情况下,热中子密度将随地层含氢量的增加而( )。
A.大大增加 B.增加 C. 减少 D.不变
135.BB043 在生产井测井中,当井口安装防喷管且井口压力大于( )时,需要使用高密度钨镍铁合金材料的加重杆。
A.10 MPa B.15 MPa C.20 MPa D.25 MPa
205.BG007 测井绞车液压系统中,主系统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一般都采用( )
A.容积式 B.齿轮式 C.叶片式 D. 柱塞式
226. BH008 穿芯解卡所使用的水眼垫叉顶面中心部位有一个( )。 A.圆柱形凹槽 B.四方形凹槽 C.圆柱形凸台 D.四方形凸台
136. BB016 自然伽马射线是由某些元素放射出来的,自然伽马探测器测量的伽马辐射是地
层中由( )的放射性元素产生的。 (A)钾族和铀族 (B)铀族和钍族 (C)钾族和钍族 (D)钾族、铀族和钍族 138.BB016 放射性元素钾所放射的射线能量强度为( )。
(A)1.46MeV (B)1. 41 MeV (C)1.56MeV (D)2.68 MeV 145.BB019 对于直井,地层倾角测井由高度差所确定的地层倾角是( )。 (A)真倾角 (B)斜倾角 (C)视倾角 (D)假倾角
148.BB020 当井身井斜倾角接近00时,地层倾角测得的相对方位和( )已没有实际意义了。
(A)倾角 (B)井斜 (C)微电阻率 (D)井斜方位 12.PCM发送器在控制电路控制下,对放射性脉冲进行( ) A二进制计数 B十进制计数 C十六进制计数 D八进制计数 43.危险分值在( )以上为极度危险
A100分 B220分 C320分 D400分
48.( )测井仪器是目前探测半径最大的测井仪器,其他测井仪器很难探测到原状地层的情况。
A放射性 B电阻率 C声波 D微电极 58.在井眼和地层中传播的声波主要有( )组成。
A纵波和横波 B体波和异波 C纵波和异波 D横波和斯通利波
60.偶极横波测井实际上是通过对( )的测量来计算地层横波速度的。 A横波 B纵波 C绕曲线 D体波
63.声波成像测井中,利用低频斯通利波的能量衰减可以估算( )。 A地层参透率 B地层含水率 C侵入带电阻率 D地层空隙度 65.在超声电视成像测井中,岩石声阻抗的变化会引起回波( )的变化。 A频率 B相位 C速度 D幅度 68.电成像测井时,极板和小电极向地层发射( )的电流。 A恒定 B同极性 C相反极性 D非恒定
70.成像测井时,当地层中出现层理、裂缝或参透率发生变化时,小电极的电流
( )。
A不定 B随之发生变化 C恒定 D变化很大
72.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对核子的要求必须是含有( )个核子或偶数个核子但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任意 76.核磁测井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是由“( )”组成的。
A 90°——180°——回波 B10°——180°——回波 C180°——180°——回波 D90°——270°——回波
44.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的线圈运用了两个双线圈系电磁场叠加原理,实现了消除( )信号影响的目的
A电流 B电压 C互藕 D直藕
49.对测井解释来说,获得( )的电阻率可以准确地评价储层的流体性质。 A泥饼 B冲洗带 C侵入带 D原状地层
59.偶极子声源是指两个相距很近,振源弧度相符,振动相位( )的点声源的组合。
A相同 B相反 C不等 D不定
61.声波成像测井的纵.横波时差可用于分析地层岩性变化,更准确地确定( ) A地层电阻率 B地层电导率 C地层含水率 D地层孔隙率 62.声波成像测井的纵,横波速度比可以作为探测( )的一个指标。 A油层 B水层 C油水层 D气层
64.超声电视成像测井采用旋转式超声波换能器,对井眼四周进行扫描,并记录( )声波。
A纵波 B回波 C横波 D导波
66.超声电视成像测井将测量的反射波幅和传播时间按井眼内( )方位显示成图像。
A360° B270° C180° D90°
67.电成像测井仪主要由探头部分,电子线路以及( )组成。 A脉码 B PCM C遥测短节 D机械短节 69.电成像测井时,极板上发射的电流对小电极的电流起着( )作用。 A聚焦 B非聚焦 C屏蔽 D非屏蔽
71.核磁共振测井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探测地层( )大小及分布情况的。 A电阻率 B电导率 C孔隙度 D参透率 73.( )用来极化核磁矩。
A静核场B0 B动态磁场B1 C自旋磁场B1 D.自旋磁场B0
74.现代核磁共振技术都采用( )方式施加交变电磁场。 A脉冲 B模似 C数字 D任何
75.目前,核磁共振测井仪大多采用通过测量( )弛豫分量的方式来获得地层中氢核的信息。
A横向 B纵向 C任意 D横、纵向 78.P型核磁的标准 模式测井主要用来得到( )和孔隙度 A等待时间TW B 分布
C回波间隔 D纵向弛豫时间 79. P型核磁的双TE测量模式是基于在( )中扩散对横向弛豫的影响 A梯度磁场 B均匀磁场 C均匀电场 D任何物质 83. .MRIL-P型测井仪根据不同的参数组合成( )种测井模式 A4 B50 C77 D80
86. P型核磁共振选择双TE模式测井,应使油、气、水三相的( )峰值在 分布谱上尽量分开
A B CTWS DTWL
88. P型核磁共振测井的CPMG90度脉冲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测得的孔隙度(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关 89.一次成功的( )要求能够提供准确的孔隙度信息,有效地划分地层流体的性质
A核磁测井 B成像测井 C放射性测井 D电法测井 90. P型核磁共振测井对于( ),一定要保证地层水完全恢复。 A DIP模式 B DTW模式 C DTE模式 D DTWE模式 91. P型核磁共振测井中,仪器( )直接参与回波串反演运算,是从原始数据转换为孔隙度数据的依据
A刻度数据 B测前校验 C井中扫频 D测后校验 92.核磁测井的车间刻度应包括对( )的校验报告和至少两种刻度模式的刻度报告
A磁场 B磁场 C测前校验 D测后校验
80. P型核磁共振测井的差谱分析可直接确定( )类型 A油 B气 C水 D烃
84. P型核磁共振测井的双TW模式采用( )频带3组测量模式 A5个 B7个 C3个 D9个 93.( )是核磁测井现场资料验收的一个重要方向
A测井时间的选择 B测井时泥浆的性能 C井温 D测井速度 94.核磁测井的重复曲线应选择在( )的井段
A物性较好 B物性较差 C含油气 D井眼较大 98.小曲率半径水平井的水平段一般可达( )
A600-1600米 B500-700米 C400-600米 D100-130米 104.水平井测井时,快速接头顶部与( )对接 A钻杆 B电缆 C仪器串 D泵下接头 95.水平井按照斜度可分为( )
A2类 B3类 C4类 D6类 96.大曲率半径水平井的水平段一般可达( )
A600-1600米 B160-75米 C100-130米 D150-200米 100.在井斜大于65度的井中进行电缆测井时,一般需使用( )把测井仪器送到井底。
A砖杆或挠性管 B粗电缆 C钻头 D加重 101.( )不是水平井的测井方法
A保护套式 B湿接头对接式 C挠性油管输送式 D软连接式 102.通过钻具的起下来实现水平井测井的测井方法是( )
A保护套式 B湿接头对接式 C挠性油管输送式 D软连接式
103.水平井测井时,测井仪器和湿接头的快速接头连接在( )的底部,下至井内预定深度。
A钻具 B钻杆 C电缆 D油管 107.( )是在水平井测井中用来实现电缆在钻杆内外转换的。 A快速接头 B过渡接头 C旁通 D张力短节 108.当测井曲线重复超过规定时,应( ) A重新测量重复曲线 B主曲线数值正常可放宽标准
C查明原因更换仪器或重新进行全井段测量 D应提高测速进行重复测量
110.在非压实砂岩地层中,与纯水层或纯油层相比,气层声波时差( )或出现周波跳跃,利用这种现象可判别油气层
A减小 B明显增大 C不变 D低于致密层 119.按照液压循环方式的不同,液压传动系统可分为( )两种
A高压和低压 B单程和双程 C开式和闭式 D上冲和下冲 12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它的作用是把( )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 A发动机的机械能 B皮带的传动能 C液体的热能 D发电机的电能
124.液压系统携带回路和泵壳体中的热量是通过( )被冷却的 A散热器 B排风扇 C空调机 D冷却剂
72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总体构造大致上是一致的,但( )没有点火系统和化油器。
A汽油机 B柴油机 C发动机 D发电机
76 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中,曲轴在惯性力带动下旋转,通过曲轴连杆机构使活塞( )运动。
A从顶部到底部 B从底部到顶部 C从上止点到下止点 D从下止点到上止点 84 安装单相三孔插座,( )接上孔,工作零线和相线分别接左右孔。 A火线 B地线 C 保护零线 D 中性线
111.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泥质层常为高自然伽马值,尤其以( )含量高为主要特征
A钍、钾 B铀 C铁 D黄铜矿 190.BD004 井壁取心,所用高温药盒耐温一般都在( )之间。
(A)230~300℃ (B)180~200℃ (C)300~500℃ (D)100~160℃
198.BE002 随着汽车行驶阻力的变化,改变( )传递给驱动轮的转速和扭矩,可满足汽
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需要。
(A)燃料 (B)发动机 (C)传动系统 (D)离合器 221.BH002 属于测井旁通式解卡打捞方法的优点是( )。 (A)不需要剪断电缆 (B)容易破坏砂桥 (C)电缆不易与钻杆缠绕 (D)电缆不易被钻杆挤压
227.BH004 在裸眼井内打捞电缆时,可下捞绳器人井到“鱼头”以下( )开始打捞。
(A) 20 m (B) 50 m (C) 200 m (D) 500 m 231.BH006 通常用( )把测井打捞筒和钻具连接在一起。 (A)上接头 (B)简体 (C)引斜 (D)卡瓦
233.BH007 一般情况下,内钩捞绳器内壁上焊( )挂钩。 (A) 3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120.在液压循环开式循环方式中,油泵从油箱吸油,然后( ) A供入油马达后再排回油箱 B供入油马达后不再排回油箱 C再直接排回油箱 D供入到传动系统 122.( )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文件
A液压马达 B液压泵 C吸油管 D排油管
74发动机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经历( )4个程序,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A进气-做工-压缩-排气 B进气-排气-压缩-做工 C进气-压缩-做工-排气 D进气-压缩-排气-做工
78 测井车载发电机主要是有定子和转子,桥式全波整流器( )及衔铁等部分组成。
A发电 B交流电源 C励磁磁场 D动力系统 81 UPS电源按输出波形可以分为( )两大类。 A锯齿波输出和正弦波输出 B方波输出和直流输出 C方波输出和正弦波输出 D正弦波输出和三角波输出 87 计算机控制测井是以( )为核心的实时测井系统。
A井下仪器 B车载计算机 C控制装置 D地面预处理 89 测井所使用的7芯电缆一般外层钢丝较内层钢丝( )。 A细 B 粗 C硬 D 软
94 自然伽马仪器的高压稳压器主要为光电倍增管提供适当的高压源,一般为负高压( )左右。
A 800V B 1500V C 1100V D 2000V 109 测井遇卡时,电缆的最大安全拉力为( )。 A电缆弱点拉断力 B电缆弱点拉断力×75%
C遇卡前正常悬重+电缆弱点拉断力ⅹ75 D遇卡前正常悬重-电缆弱点拉断力×75%
114井径测井曲线进套管的测量值于套管标称值误差应在( )以内。 A±1.5cm B± 2.5cm C± 0.5cm D ±3.0cm
117 ( )是现场测井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A测井深度 B测井时间 C测井安全 D测井标准 118 CBL测井中,纯钻井液井段(自由套管)的CBL曲线幅度在( )。
A90%--100% B10% C50% D70%
122 测井施工遇卡时,通常可采用( )来确定卡点深度。
A井径测量法 B深度记号标定法 C电缆拉伸法 D记录深度法 123 电缆伸长系数与( )有关。
A电缆类型 B电缆长度 C电缆拉力 D测井深度 170.BC001电缆分布电容量与电缆的长度(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对数关系 (D)无关 177.BC005 电缆单根钢丝绕包( )就可以自锁。
(A)2圈 (B)5圈 (C)10圈 (D)16圈 90测井7芯电缆内外层钢丝绕向( )。
A 相反 B相同 C 不定 D一致 91铠装电缆芯上面按一定角度饶有两层凯甲层,这个角度叫做( ) A夹角 B倾角 C方位角 D捻绕角 92 测井电缆每层铠甲钢丝所产生的扭矩决定于钢丝是数量、( )及它们与缆芯的距离以及绕制的捻角。
A长度 B 硬度 C 韧性 D面积
102 吊装测井拖撬的钢丝绳的规格通常应大于( ).
A 5mm B 10mm C 20mm D 50mm 107在进行复杂井测井施工设计时,为避免遇阻应尽量使仪器串( )。 A 短而轻 B 长而重 C 宽而短 D 细而轻 110 测井仪器在套管鞋处遇卡时,应立即( )。
A 上提电缆拉力至电缆最大安全拉力值 B上提电缆拉力至仪器串弱点张力值
C 停车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D 拉断电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