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
编号: FK/-ZDTWBGC-2018
编制 XXX
审核 XXX
批准 XXX
XXXXX电 梯 有 限 公 司
2018年08月30日
1
LOGO
1 目的
对不合格产品(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项)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电梯施工过程中不能满足或可能不能满足预期或规定的要求时所产生的不合格品(项)的控制,包括对不合格品(项)的标识、隔离、报告、评审、处置以及验证等。 3 职责
3.1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项)的识别,跟踪、验证不合格品(项)的处理结果。
3.2 质检部负责技术领域中产生的不合格品(项)的处置。 3.3 工程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项)的处置。 3.4 办公室负责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项)的处置。 3.5 销售部负责对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项的处置。
3.6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不合格品(项)的监督,并组织不合格品(项)的整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批准不合格品(项)报告。 4 控制要求 4.1 不合格品的识别
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满足或可能不能满足预期或规定的要求时即为不合格品(项),在内审、管理评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为不合格项。当发现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则应判定为不合格品(项):
a)不符合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或合同特殊要求的产品或施工项目; b)不符合有关标准、图纸、工艺文件规定要求的产品或施工项目; c)不符合标准或规定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材料。
4.2 不合格品(项)的标识、隔离和报告
2
LOGO
4.2.1当出现不合格品(项)时,相关质检员应及时进行标识,标识方法可采用挂牌或用记号笔书写的方式进行,有隔离条件的应及时隔离并保存在专用“不合格品区”,同时开出《不合格品(项)处置单》,注明不合格事实,通知不合格品(项)责任部门的负责人。
4.2.2《不合格品(项)处置单》未经评审和作出处置决定意见以前,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得继续使用不合格品(项)或擅自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2.3 施工部门和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项)时,应及时报告相关质检员按上述要求进行标识、隔离和报告。
4.2.4 不合格品(项)的原因分析和提交评审不合格品(项)的责任部门负责人,质保工程师应及时召集有关部门和直接责任者认真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拟订解决措施和办法,而后将《不合格品(项)处置单》提请具有相关不合格品(项)处置权限的人员进行评审。
4.3 不合格品(项)的处置和处置后的重新检验
4.3.1 产生不合格品(项)责任部门应严格按照返工或返修的评审和处置意见实施处置。
4.3.2 不合格品(项)经返工或返修处置的,处置结束后由相应质检员负责重新检验或试验并保持记录。
4.3.3 让步接收的记录由质检责任人负责存入电梯档案。
4.3.4对返工或返修后经检验符合要求的产品,质检员应及时取消或改变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4.4 不合格品(项)处理单的统计、保存和归档
4.4.1《不合格品(项)处置单》及随后采取的措施记录等资料,由检验责任人负责收集、统计和汇总,编制《不合格品(项)统计表》,按月向质保工程师报告,质保工程师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4.4.2经返工、返修和让步接收处置的《不合格品(项)处置单》和资料应随电梯资料一同保存和归档。
3
LOGO
4.5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处置:
当电梯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出现问题时,由售后服务负责人按服务管理规定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4.6 处置不合格品(项)涉及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5 质量记录
XXXX/JL-2015-10-001 不合格品(项)处置单 XXXX/JL-2015-10-002 不合格品(项)统计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