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语文生活》说课篇(部编本)

来源:一二三四网


《我的语文生活》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我将从教学创意、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来说一说这堂课的教学设想。首先说教学创意。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活动板块:正眼看招牌,拟写广告词,寻找美对联。招牌、广告、对联,都与日常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初中起始年级设计这三个内容,便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习惯,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本单元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课时设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了解招牌、广告词、对联的特点,并学会辨别、欣赏、拟写。 3.体会汉语的魅力、奥妙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

活动方式:合作探究、小组互助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招牌组、广告组和对联组三个大组,各组指定任务,分类整理,形成一个汇总表,小组分工,做好记录,可以尝试按照招牌、广告、对联涉及的不同行业、领域的不同意义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准备:一周前布置,主要搜集资料。

招牌组:首先把招牌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各选择一条街道,用手机拍下商店招牌,每组至少收集10个。其次,留意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

广告组:搜集不同媒体的广告,可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地方去获取。然后记录三条喜欢的广告词,并就搜集到的某一条广告词思考:这条广告词的目的是什

1 / 5

么?它是否精彩?精彩在何处?

对联组:首先,分小组利用书刊、网络,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然后根据对联的种类,分类整理,设置若干评选栏目,选出“最美对联”。

接下来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正眼看招牌

第一个环节:看招牌猜店。

教师出示几个招牌名,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店。

第二个环节:说招牌亮点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以上招牌的精彩之处,然后小结出招牌取名的方法,如:(1)突出店面特点(魔髪师、真鞋门、花花世界(2)借用成语(衣之独秀)(3)运用典故(如景阳岗餐馆)(4)名人效应(贝多芬艺术学校)

第三个环节:评招牌不妥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好的招牌,设计风格独特,有浓浓的文化感。但是,再看以上招牌,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招牌有不妥之处。这个环节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小结出招聘的不妥之处,主要是用字不规范: (1)繁体字和简体字混用 (2)借谐音乱用成语,偷梁换柱(3)使用不规范的网络用语

(以上三个环节是第一个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重在说,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说,先说招牌的语言艺术,再说招牌中的不妥之处。让学生能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用字现象,对所看到的不规范使用汉字行为要勇于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习

2 / 5

惯。)

活动二:拟写广告词

第一个环节:看广告找特点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有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之分。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教师先出示四则广告词,前两则是公益广告,后两则是商业广告,同学们来评点这些广告词的特点,提示,可从词句要求、句式特点和内容上赏析。经过交流,最后小结广告词的特点:

(1) 紧扣主题(2)简洁明确(3)句式整齐(4)音韵和谐(5)公益广告

以情动人,充满人文关怀,有号召性。 商业广告口语化,生活化,有鼓动性。

第二个环节:赏广告找方法

无论哪一种广告,几乎都和语言文字有不解之缘,都要靠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因此,广告词写作是广告制作的核心问题。怎么写广告词呢?这个环节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教师出示几则经典广告词请同学们欣赏,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小结出写广告词的方法:(1)直接引用主题词句(2)直接引用名言或诗词(3)多用修辞手法 a.对偶b.双关C.顶真d.拟人e.比喻

第三个环节:学方法写广告教师特意设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和一则商业广告词。

(1)针对校园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诸如不节约用水、浪费、语言不文明、破坏桌

3 / 5

凳、乱丢纸屑等现象拟写一条广告词。

(2)学校要举行义卖活动,请你为将要义卖的商品写一则广告词。

(以上三个环节是第二个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重在写,略说广告的精彩及特点,着重总结写的方法与步骤,方便怎样写,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活动三:寻找美对联

第一个环节:推荐最美对联由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美对联。

有最早的对联,字迹最大的对联,字迹最小的对联,最奇的对联,最长的对联,最短的对联,最有趣的对联。

第二个环节:为美对联颁奖将展示的对联由师生评委联合评出多个奖项,我们还给这些奖项取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奖项名:最长寿对联奖、最胖对联奖、最苗条对联奖、最奇特对联奖、最大容量对联奖、最有气势对联奖、最有创意对联奖。

第三个环节:欣赏最美对联从以上奖项中任选一个最喜欢的来欣赏,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以上三个环节是第三个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重在赏。先展示美对联,然后评选最佳对联奖项,最后欣赏最喜欢的对联。通过这些生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欣赏对联,体会传统文化的奥妙之处。)

4 / 5

活动总结:1.学生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语文和语文学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与看法?

2.教师总结。最后说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已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1.以观察和积累为主要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2.通过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3.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搜集资料,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热爱祖国文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习惯。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