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索表的介绍及应用笔记整理 (1)

来源:一二三四网


检索表的介绍及应用笔记整理

主讲:昆虫-北京ladybird

其实检索表是不分动植物或者是微生物的,不同只是对象不同,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植物的比如说用花、叶、果实等等进行区分;动物的用眼、耳、鼻等进行区分。它是一个工具,就像感冒去看医生,医生会问流鼻涕、打喷嚏等等特征,一项一项进行排除,排除下来就能知道是什么病。用在生物上,用不同的特征进行排除,就可以定下来是哪一种。对于检索表,大家百度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有几种,我给大家简单区分下。

第一种是单项式。数学有种特性就是简洁明了,而单项式就有这种特点。现在正式出版的书刊物等,都用单项式的,因为这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篇幅。

第二种是双向式。 这种的特点好处是相对性

状很紧凑,便于比较,对于初学者,这种也是最容易编写的。但是,这种两两比较的方法占用的篇幅太大,现在也就教学还会多用,出版起来不划算。

第三种的名字听起来很有意思,叫做包孕式。想想孕妇的大肚子

1

这种是用ABC。。等等字母进行编制出来

的。每一个字母一退格,这样就出来肚子了。如果东西很多的话,这种就完蛋了,太眼花缭乱了。

有简单的,马上上图

分枝性

2

环形

箱 形

当然,最形象的应该是图状的

图画直观,对于野外考察很有用。但是啦,做图画的检

索表耗时耗力很大的,老一辈还有做的,现在做的很少了,所以各位友友加油啊,期待早

3

日看到大家的图画检索表。

检索表的用处,就是分类提纲,简单点说,利用简洁的文字总计特征,区分种(属、科等)类,现在我就跟大家聊聊怎么用检索表。大多时间,大家都是用已经编制好的检索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从第一项查起,数字不形象,我就用分枝的举例吧。

拿这个图来说吧,如果捉到一只昆虫,你知道是A种或者B种,确定不了,它的触角是丝状的,翅膀是透明的,通用的打个比方,我说的这个翅膀是透明的,是第一位的特征,不要跳跃,直接去查触角丝状,这么啰嗦,就是想告诉大家,对于小的生物,像昆虫类的,很多特征都是相似的,不仔细的话,很容易混淆,有时候觉得肯定是什么种类,就不仔细看检索表,弄混的特征顺序,就跑远了,这是自己犯过的错误,跟大家说下,不要跟我一样,种类少了还好,一多了就出问题。

那咱就言归正传,接着来,看来大家还是不懂,那我就简单的教大家编制一个检索表,

4

这样自己会编了,就会用了,比如说现在有四类昆虫,捻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在编制的时候先找到主要的区分特征,这四类,可以分为一对翅的和两对翅的,

这样,在纸上先把这两种不同的行踪写下来。图画的检索表在现实里以现在这个情况还不是很广泛的使用,所以跟大家分享个双向式的,引导式的,1234556,这样写下去,第一种特征区分不出来,就再写一个特征,所以写2,貌似还没见过从0开始的,可能是最初发明检索表的人不喜欢0,所以就抛弃它了,然后开始写第二个特征,对于一对翅膀的,一类是前翅退化成棒状,一类是后翅退化,这样就区分开了,这样,再接着把1的另

一部分写完,这样1的另一部分写上

3,在特征2的下面开始写特征3,检索表是基础工具,就像是秤砣一样,需严格而精准,所以在编写的时候,两端的字都要对齐,特征描述要简洁,老一辈的编制的时候,不同的特征都是严格双歧的,就是“是”与“不是”的关系,就像第1个特征,有翅1对/有翅2对这样,检索表使用的基础,就是知道查的物种的特征。

5

再跟大家说说单项式的怎么用吧,这个应该是未来最常用的了,

单项式之所以简单的原因,就是把相似的特征合并了,数字,就是代表第几个特征,我们从1开始,有翅1对,是的话,就按照数字顺序往下查,开始看2,2前翅是棒状,那就是捻翅,如果不是,那就看括号里面是几,就跳到几,这样,不是的话,就看3,就分出来了,同样的道理,大家也就明白1(4),是怎么回事了吧?

好的,那我们再看看最后一个,

包孕式的,检索表是对立的特征,只能是“是”或者“不是”,其实这个A可以随便换的,换成五星,小旗子的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为了加以区分,一种字母,只能有x/xx这种形式,但是大部分出版物检索表都是黑白的吧,本来字母的就占篇幅,彩色的就更耗了,所以一般不用彩色的。

基础工具,必须精准呢,要不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咧。动物志,经济昆虫志,植物志,

6

各种图鉴等等都会有检索表的,期刊上的分类文章也会有的。真正做鉴定的时候,还要看一些专著文章什么的,检索表只是一个索引,主要特征,不能完全依赖的。真正做鉴定的时候,还要看一些专著文章什么的,检索表只是一个索引,主要特征,不能完全依赖的。

下面是老师们推荐的一些关于分类检索的书籍:《植物分类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动物分类学的方法和原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