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 “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 a) 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 日光之城d :平坦的地方
3、 “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a:维吾尔b:哈萨克c:柯 尔克孜d:塔塔尔
]
.
I
jf'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 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 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七分 之一
«
| F
'
5、 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 a)a:回族、藏族、壮族、维 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 :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X\"
x \\ \\ I—: \\ |
6、 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b)个。 (a)4( b)5( c)6
7、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b)。 (a)1954 年(b)1955 年(c)1959 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小集中、大分散
b)的分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9、 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叫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而交错的地区叫 民族散杂居地区。新疆属于民族(B)地区。(a)混居(b)聚居(c)散杂居
10、 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 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A)。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b) —律使用汉语(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11、 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I
的(c )。
z' ./]
| / / 八
(a)主线(b)本质(c)基石
12、 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 民族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c)。( a)方法(b)理由(c)自由 13、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教育各民族干部、群众相互(
\\ I
I I .
a)
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 (a)尊重(b) 了解(c)注意
14、 《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c) 民族团结 15、 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 月(b)3 月(c)5 月(d)6 月
二、多选题:
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ABD。 (A)资源丰富(B)地广人稀
(C)迁徒频繁(D)大多地处边疆地区 2、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ABCD等地区。
(A)广西(B)宁夏(C)青海(D)西藏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3、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ACD。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 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 ABCD。 (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民族团结(D)维护祖国统一
I
5、 ( ABCD有清真饮食习惯。
T d I X* / 八
(A)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B)回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
I ------- —■ _
'
/
. I
,
(C)维吾尔族、保安族(D)哈萨克族、塔塔尔族 6、 城市民族工作应当坚持(ABCD的原则。
(A)民族平等(B)团结(C)互助(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I
I I .
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ABC的特点。 (A)历史悠久(B)浓郁的民族风格
(C)在本民族内广泛开展(D)世界普遍流行
&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
'.i 1
(BC。
(A)不放假(B)放假(C)工资照发(D)放假但不发工资
9、 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 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 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 10、 西部大开发中的标志性工程有(ACD 。
(A)西电东输(B)南水北调(C)西气东输(D)青藏铁路
三、判断题: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 热瓦甫是维吾尔族的拨弦乐器。(V)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多于维吾尔族人口。(X)
3、 新疆是全国唯一一个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备的自治地方。(V) 4、 我国解决民族冋题的基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V)
5、 按照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被称为“清真三食”是指清真饮食、清真副 食品、清真食品。(V)
I
第3/4页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