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车模》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理念: (一)知识的再概念化。
“航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学生在运用已有学习经验的同时,通过亲自操作与理论联合实际,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物体的结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原理,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二)以学生为中心。
“航模”是一项非常吸引人的娱乐玩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科技制作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主动参与和探索、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还表现为学生可以是制作活动的组织者,参与从制作到评价的全过程. 二、开发背景:
(一) 时代科技创新的需要。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 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青少年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增进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感情。
(二) 学生成长的需要.开展“航模”校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技术素养、科学素养,乃至科技创新的素养。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造打下基础.
(三)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发实现普及教育,使学生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养成善于动脑,实现学生个性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二)具体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识图、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原有技术原理、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大胆创新的能力。
2、方法情感目标:采取自主操作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技术素养、科学素养,乃至科技创新的素养.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造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课程分配:
本学期每周一个学2时,共占 10个学时,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序号 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 课时 负责 任人 1 2 3 4 课程启动,做好准备工作 确定学生,分组,介绍课程内容 航模车模实际操控 定位飞行 做好纲要计划 初步了解航模 2 2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2 精神,. 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科学技术的兴趣 5 航模比赛 2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程设置
本学期为第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模,操控航模,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兴趣。下学期为第二阶段:学会看简单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利用材料组装航模。认识飞机的各部分结构.
2。实践活动 (1)航模趣味比赛。 (2)课外自主游戏。 (3)操控航模技能展示。 3、场地设施:多媒体教室或篮球场
4、教学用品:教师备航模一架,学生可自带航模。 5、班级规模:5人。 五、课程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1。课程资源不断充实,建立学校校本课程资料。 2. 每学期举行一次航模比赛.
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参与活动的热情 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遵守纪律,动手能力强。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总评 3。 学生作品展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