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植物化学物研究进展

来源:一二三四网
植物化学物研究进展

——益生菌(综述)

近年来,“益生菌”这一概念频频出现在酸奶或饮料的宣传广告中,各种酸奶和饮品包装上总有着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菌类,对于这些连名字都难以表达的菌类,大多数人对庞杂的益生菌种类及相关的规范并不了解,仅从广告上得知对身体有益。而学界对益生菌的研究一直在向前。

一、化学性质

目前通常认为: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性或益生作用)是指某种微生物制剂或发酵制品能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改善肠道营养与菌群平衡对宿主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它通过定殖作用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的组成,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1]。

益生菌主要分为3 类,即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和兼性厌氧球菌。①双歧杆菌属:该属现有32 种,其中被允许用于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制剂仅5 种,即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②乳杆菌属:该属现有56 种,临床具有良好记录的主要有鼠李糖乳杆菌GG、干酪乳酸菌和约翰逊乳杆菌L-1 等。其中,用于生产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有10 种,包括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③兼性厌氧球菌:包括粪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中间链球菌等。

二、来源

肠道益生菌天生就有,儿童的含量最高,老年人的含量最低,呈现递减的态势。

三、作用

3.1 益生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1.1 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巨噬细胞作为吞噬细胞的一种,可以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也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或增强免疫反应。有研究表明口服干酪乳酸菌和保加利亚乳酸菌可激活巨噬细胞的产物。[2]

3.1.2 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6]

3.1.2.1 益生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机体对经口进入的蛋白质抗原,保持着系统性的低反应状态,称为经口耐受。经口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的自稳状态有重要意义。当经口耐受被抑制,Th2 细胞数目过多时,可以促进IgE 的分泌增多,诱发变态反应病。一些动物试验说明益生菌能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IgA 抗体的产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3.1.2.2 益生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肠道内益生菌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并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如适量的益生菌定居肠道, 可以产生稳定的TH 细胞应答并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稳定的TH 细胞应答所引发的临床疾患。Sudo 等报道,新生鼠在抗生素治疗后,予以充足的益生菌干预可以改善肠道微生

态环境,从而避免因幼鼠使用抗生素所致的Th2 免疫下调。Ho 等认为喂饲肠球菌SF68 增强了幼稚型B细胞对狂犬病毒的应答。

3.2 整肠作用

益生菌能够耐胃酸及肠道消化液,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

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益生菌及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可用于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对婴幼儿的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抗生素饮用引起的肠炎及痢疾、旅行期间的痢疾和中老年人的便秘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3.3 调节胃肠道的茵群平衡

益生菌能维持并保证肠道菌群最佳优势组合及其稳定性,纠正肠道的功能紊乱,其抑制致病菌、增强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因还在不断研究中,其主要机制如下:①产生代谢产物和生理活性物质,形成化学屏障,杀害病原微生物。益生菌在肠道中发酵产生的大量醋酸、乳酸等酸性物质,可以抑制病原性细菌生长繁殖。②通过黏附机制和竞争排斥作用,形成生物学屏障,阻止病原菌繁殖和对肠道上皮组织吸附。③通过生物夺氧方式阻止病原菌的繁殖。④刺激肠道免疫系统,诱导宿主自身免疫反应,增强宿主机体抗病能力。[4]

3.4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临床实验研究表明,相对液体乳,乳糖不耐症人群能耐受等量的发酵乳制品主要归因于发酵乳中的益生菌可以将牛乳中的乳糖部分发酵,生成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乳酸,减

少乳糖不耐症的发生。同时,益生菌产生的半乳糖酶可在肠道中保持酶活力,补充宿主在消化酶上的不足,有利于宿主对乳糖的吸收利用,减缓乳糖不耐症。益生菌还可利用本身特有的某些酶类补充人体在消化酶上的不足,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进一步吸收利用,包括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某些无机盐类(如钙、磷、铁等) 的吸收和利用。

3.5 抗诱变和防癌特性

清除基因毒性、抗诱变和抗癌等功能是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功能之一。Hirayama 等研究认为食用益生菌与降低结肠癌症发生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含乳酸菌的实验样品可以抑制实验动物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菌株可以通过降低致癌原合成酶,如B一葡萄糖醛酸酶、偶氮还原酶和硝基还原酶的活性,减少机体中的致癌性物质.益生菌通过改善肠道环境降低了癌症的风险。最有说服力的临床实验是干酪乳杆菌养乐多菌的抗癌实验,服用该菌株可以减少尿液中致癌物质的排泄。服用含养乐多菌株的发酵乳制品减少了13 倍人群浅表性膀胱癌的发生率。

3.6 改善血脂代谢作用及预防心血管疾病

益生菌能吸附食物中的胆固醇,促使其向体外排泄。益生菌还能吸附肠内的胆汁酸,随着菌体把胆汁酸排出体外,肠内胆汁酸的减少能强化肝脏中的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最终减轻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Kawase 等研究证实,乳酸菌属和链球菌属的发酵产物能显著降低血管收缩压,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 .05) 。Kanagawa 从啤酒酵母和瑞士乳酸杆菌发酵乳中分离的三肽物质(Val— Pro—Pro 和He—Pro—Pro) 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活性的作用。

3.7 延缓机体衰老

益生菌能使机体中某些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酶活性升高,使衰老的物质浓度降低。唐静等研究表明益生菌自身能产生谷胱甘肽(GSH) 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0D) ,专f-J, 庠l来降解某些特殊物质,给小鼠喂服双歧杆菌后,血清中SOD 活性明显升高,GsH—Px 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浓度明显下降

3.8 降胆固醇,抗血压功能

许多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胆固醇,抗高血压的供能。双歧杆菌属可结合胆汁酸水解酶能将各种结合胆汁酸水解为游离胆汁酸,游离胆汁酸与胆固醇在肠道共沉淀并从大便排出,使血清胆固醇降低[11] 。而乳酸菌能较好地吸收胆固醇,通过代谢作用使胆固醇转化成胆酸及胆汁酸并排出体外。而最近根据Tacano 研究表明,从啤酒酵母和瑞士乳杆菌发酵乳中分离的三肽物质(Val-P 附一Pm 和Ik—Pror—Pro) 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活性的作用。

3.9 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

目前,血液黏稠、血栓病、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重要疾病,血栓形成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参与的结果,纤维蛋白原既参与血小板的凝聚,又参与纤维蛋白的形成,二者可促使血栓形成。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到血小板上。因此,经常食用益生菌具有预防高血脂、血稠、抗血栓的作用。

四、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试验手段的持续改进、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刻,对益生菌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益生菌将在食品,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临床医药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相信益生菌研究方面的问题将被一一解决,益生菌产业也必将朝着健康、规范、高水平方向发展[5]。

参考文献

(1)世伟 《益生菌如何益生》 生活·百科

(2)许维娜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世界 2012 年第5 期

(3)王丁棉 2011 年中国益生菌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广东奶业 2011 第4 期

(4)汪孟娟,徐海燕,辛国芹,武香玉,曹银生,谷巍 人体益生菌种类及其功能的最新研究 Animal Husbandry 畜牧与饲料科学and Feed Science 2013,34(1)

(5)陈萍, 张灿权, 张春 益生菌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9)

(6)杨锡强 益生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J App l Clin P ed iatr, Vol. 25N o. 9,M ay 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