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分必看!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2019年真题 典型例题汇总

来源:一二三四网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典型例题汇总

1.艾青简介:

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人物小传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 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诗论《诗论》,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艾青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

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学期)。《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另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3.诗作风格。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

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二)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4.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5.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

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

艾青早期的诗歌,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这是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 1937 年初《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

他善于准确地捕捉感觉,并在主客观的融合中提炼形神兼备的生动意象,使之成为感情与理智的复合体,具有多层次的联想意义和广阔的象征空间。

他的多数诗不强行押韵,也不追求字、行、节的整齐划一、但也有少数诗外形无拘无束却注重营造内在的节奏与旋律。

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6.人物评价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中国网评

7.赏析举例: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树》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0年春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此诗的寓意是多方面的,因为它所使用的意象可被理解成许多种含义。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描写了一种自然现象;拓展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对友情的描述和赞扬,也可是对人生的感悟和诠释,还可能是对自由生命的渴望与思考。正是由于意象多样化的缘故,此诗才具有发人思的魅力。全诗字行齐整,颇有现代派诗的格式风范。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 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 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跋涉的人类,

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 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艾青写的是桥,但究其本质,是连接,连接了2个土地,连接本不连接的人的精神。有桥与没桥的区别,如果你游历过江南,你就会明白,本在同一片土地上人的情感是水乳交融的,但是在土地相隔的地方,人总是有隔阂的,而桥则是消除隔阂的一种具现。 桥还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个小学课本就提到了,桥是人努力打破自然隔绝的成果结晶,桥,是人团结、努力、智慧的具体体现。 桥还是历史的见证,一般桥的寿命都很长,几代人的变迁,从桥护栏的光滑,桥面的凹凸,桥礅被冲击出现的纹路都可以看出来,桥有具有时间划过的饱经沧桑。

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艾青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这是诗美的一种本质,诗美在历史车轮前进的滚动中闪现出来,在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的搏斗中闪现出来。

1937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

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上海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

《太阳》概括了这一历史的态势。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艾青诗选》19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

一、《艾青诗选》2019年中考真题

1.【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8.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

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答案】(1)C

(2)示例一:我选保尔·柯察金。他追求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类的解放。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有放弃。可以说,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

示例二:我选江姐。临近解放,江姐组织越狱斗争。敌人策划在逃跑前杀害共产党人,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她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胜利的一生。 示例三:我选贝多芬。他从小受酗酒父亲的虐待,中年遭遇耳疾折磨和侄子的不孝,但他在痛苦中坚持创作,谱写了《英雄交响曲》《欢乐颂》等乐曲。他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追求。

【解析】 (1)C项的评价是在评价泰戈尔的诗。故选C。

(2)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可见他的追求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江姐: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

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可见她的追求对光明和胜利。

贝多芬:“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他没有被打垮。可见他的追求是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追求。

2.【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

14.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在红船边重读经典,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A.《艾青诗选》 B.《红星照耀中国》 C.《西游记》

【答案】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阅读时,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

【解析】 此题考查名著作家或人物的信仰和阅读名著的方法,要结合名著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相关内容有理有据地来谈。选《艾青诗选》要谈作者艾青的信仰,选《红星照耀中国》和《西游记》要谈主人公的信仰。阅读名著的好方法很多,如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跳读和精读相结合、圈点勾画重要内容、摘录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等。

3.【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

战士的故事。

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父母的家信摘编。

C.《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冒险经历为线索,揭露并批判了日本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D.《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答案】 D

【解析】 A.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B.父母—---孩子傅聪、傅敏;

C.日本—--英国。

4.【2019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试卷】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蜇的虫蠕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太阳 ; 光明(或未来)

【解析】 本诗选自艾青的《太阳》,诗中的“它”指的是太阳,《太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第一空填“太阳”,第二空填“光明(或未来)”。

5.【2019年江西省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试卷】

21.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答案示例一】: 尊敬的艾青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最近拜读了您的作品《艾青诗选》,收获良多! 我很喜欢你的诗作风格。尤其对你诗作中竭力讴歌的意象“土地与太阳”印象颇深。 您在诗作中通过赞美“土地”表达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对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赞扬,凝聚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我无限憧憬。

您在诗作中赞美“太阳”表达对希望,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令我热些沸腾,志气高昂。

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您对生活的态度,也让我们学会了热爱生活,全心全意投入到生活中去。

此致 敬礼

一位忠实的读者

X年X月X日

【示例二】: 尊敬的法布尔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最近拜读了您的作品《昆虫记》,收获良多!

我也喜欢昆虫,读完此书兴趣更浓,也从书中学到您的一些观察方法。在观察蚂蚁的时候,您伏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了四小时;爬到树上观察螳螂活动,别人误解来抓时才惊醒过来!这样全神贯注,耐心细致,沉浸其中,才有了详尽真实的多彩记录。向您学习!

最后,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您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去观察和热爱。

此致 敬礼

一位忠实的读者

X年X月X日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书信撰写,相比较于常见的名著推荐语、情节填空、名著人物分析等题型来说,要更加具有综合性。给出的三个专题,给出了有限的选择,学生可根据对名著的了解情况(主要人物、作者、部分内容)进行选择。注意题目要求:采用书信体,字数200字左右,收信方为名著作者,写信方即落款名应为“一位忠实的读者”。切忌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一永不言 败的战斗精神;重情重义的个性等。 孙悟空能在每次师徒陷入危难的时候助他们脱离险境,靠的不仅仅是七十二变的本领,更多的是他身上的那种敢于拼搏,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举出一些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一具 有耐心细心的科研精神。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三件事:1.趴着地上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四个小时;2.爬上果树看螳螂而忘了时间;3.趴在石头上观察昆虫-整天: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一艾 青诗欢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对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赞扬,还凝聚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我爱这土地》;太阳——象征着希望,是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二、《艾青诗选》典型习题汇编

一、填空题。

1.艾青 (1910-1996),原名_______,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2 月 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_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 无数的 /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 不知明天的车轮 /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 / 中国的路 / 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___________________》 5.艾青的《_______》歌颂了毛主席。

6.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 【答案】

1.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2.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3.大堰河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毛泽东 6.鱼化石

二、选择题。

1.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D.《光的赞歌》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 1978 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答案】1.D 2.C 3.A (解析: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当然,这是艺术的再现。诗人是通过对盆景的间接描绘来实现的。( )

2.《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 ) 3.《梦》抒发了“钢丝床上有痛苦,稻草堆上有欢晤”的真情实感,表示作者对物质富有然而精神贫困的生活的依恋与追求。( )

4.《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由中国人所熟悉的蟋蟀相斗揭开了这首诗的序幕。这一形象的选择,不仅立刻使人感到在大斗技场中奴隶们相斗的情景,而且这一形象所产生的感应笼罩着全篇,悲惨的严峻的气氛,都由这一形象所奠定的基调而产生了。( )

【答案】 1.× 2. √ 3. × 4. √

四、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③ ④ 。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答案】

(1)举行诗歌朗诵会 开展诗歌知识竞赛

(2)全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五、材料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推荐理由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3.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时间,方位地点,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3.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二)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2. 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不矛盾。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

2. 写了雪、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人感觉很悲伤,也透露出“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

(三)阅读《树》,回答问题。

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下列关于上面的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树”象征着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于敌人的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革命者们。他们正如诗中的“树”——虽“彼此孤离地兀立着”,但 “ 在看不见的深处 /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B. 这首诗热情赞美了革命者的刚正不屈,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心系祖国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人们肩负起解救国家的重任。

C. 写法上,这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这更体现了革命者们在敌人的威胁下不出卖同伴,他们的心紧密相连。

D. 本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革命者的神态与行为,如“兀立”“伸长”“纠缠”等词语。

【答案】C

(四)阅读《煤的对话》,回答问题。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1.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2. 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案】1.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因此以煤作为这首诗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五)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回答:

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诗的特点。

5. 全诗采用了_______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形象_______、_______,洋溢着一种________________情绪。 【答案】

1.“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2.拟人、比喻、对偶。

3.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4.内容上:《礁石》一诗用了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刚毅的精神。不具体描形而是重在绘神,写出了一种永存的景象。诗中修辞方法多种,又重在拟人,意蕴回味悠长。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5.象征,明朗、纯净,昂扬奋发的乐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