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 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 具:多媒体、手式卡纸、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 08年春抗击雪灾 B 5.12汶川地震)
2、师:⑴今年初春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阻塞,电力设施严重受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党中央及时派出了军队来帮助当地居民共同来抵抗灾害,这体现了什么?
⑵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人间浩劫袭击了巴蜀大地。转瞬之间,楼房倾覆,山体坍塌,道路扭曲,音讯断绝,山崩地裂„„群山在抽搐,大地在呜咽。这绵延不绝的声音,像是亲人的啜泣,将一个民族的灵魂揪紧!废墟中的5月被泪水、哀号、鲜花与绝望打湿„„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郭 峰(1962—) 作曲家。四川成都人。他生长在一个艺术之家,父母都在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工作,其父郭科会是一位作曲家,曾与人合作创作过歌曲《毛主席派人来》,其母是一位舞蹈演员。郭峰5岁起就在父亲指导下学习音乐,先后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77年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专修钢琴,毕业后留校任钢琴教师。1978年,16岁的郭峰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月光》,从此走上创作之路。他师从四川音乐学院黄虎威教授系统地学习了作曲理论。1984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从事歌曲和影视音乐、舞蹈音乐创作,并举行了个人作品音乐会。此后,他赴日本学习,并坚持音乐创作。1994年回国继续从事音乐创作活动。作有《让世界充满爱》、专辑《清醒》等。
198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百名歌手演唱。
1986年新春,郭峰谱出一首题为《寻找明天》的歌曲,这是后来组歌《让世界充满爱》的雏形。
1986年5月10日,这部组曲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百名歌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了正式演出。演出时曲作者郭峰亲自用钢琴、电子合成器伴奏。这次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很多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这部组曲。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前来洽谈购买盒带版权。联合国也在向全球播出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这部组歌。我国音乐界、舆论界对这部
作品赞誉有加:“它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应该看作是对通俗音乐的重大突破”。参加演唱这部组歌的百名歌手,有的已在当时歌坛颇有名气,有的后来成为富有实力的歌坛新人。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轮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 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让世界充满爱》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
2、得出答案: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慢板 领唱、合唱 柔和、抒情 现代流行 、爱心与奉献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 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六)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