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负债
近三年考题题目类型及分数
题目类型 2006年 题目数量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综合题 合计
第一节 流动负债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2)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其核算;(3)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4)熟悉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5)熟悉应交税费的核算。
【例题1·单选题】核算短期借款利息时,不会涉及的会计科目是( )。 A.应付利息 B.财务费用 C.银行存款 D.短期借款 【答案】D
【解析】短期借款利息核算不涉及“短期借款”科目。
【例题2·单选题】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 付账款计入( )。
A. 资本公积 B. 其他应付款
C. 营业外收入 D. 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C 【解析】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3·单选题】某一般纳税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其他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货款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6000元,该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该购买业务所发生的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为( )元。
A.240000 B.234000 C.206000 D.200000 【答案】A
【解析】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200000 +34000+6000=240000元 。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是( )。 A. 赊销商品 B. 赊购商品
C. 收回应收账款 D. 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答案】B
【解析】赊销商品不影响负债总额的变动;赊购商品使负债总额增加;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是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不影响负债总额。
【例题5·单选题】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预收
1
2007年 2008年 题目分数 题目数量 题目分数 题目数量 题目分数 3 4 7 1 3 1 1 1 6 1 8 16 3 2 1 3 4 1 8 3 2
的款项直接记入的账户是( )。
A.应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账款 【答案】A 【解析】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而不是“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例题6·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9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5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该批产品的单件成本为1.2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2万元(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2009年因该项业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A.600 B.770 C.1000 D.1170 【答案】D
【解析】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500×2×(1+17%)=1170万元。 【例题7·单选题】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应付职工薪酬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答案】A 【解析】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时,视同发放工资,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收款—职工房租”。
【例题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纳入职工薪酬核算的有( )。 A.工会经费
B.职工养老保险金 C.职工住房公积金 D.辞退职工经济补偿 【答案】ABCD
【解析】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例题9·单选题】下列职工薪酬中,不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成本费用的是( )。
A.工会经费
B.构成工资总额的各组成部分
C.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D.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答案】C
【例题10·单选题】企业作为福利为高管人员配备汽车。计提这些汽车折旧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2008年考题)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
【答案】C 【解析】计提这些汽车折旧时,应编制两笔会计分录: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题11·单选题】企业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的职工薪酬,应当( )。 A.计入当期损益 B.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C.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D.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答案】A
【例题12·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2007年考题) A. 5 B.15 C. 50 D.185
【答案】B
【解析】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0+5=15(万元)。
【例题13·多选题】下列税金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C.进口原材料交纳的进口关税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材料交纳的增值税
【答案】ACD 【解析】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进口原材料交纳的进口关税应计入原材料 成本;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材料交纳的增值税应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14·单选题】某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材料成本50万元,加工费10万元(不含税),受托方增值税率为17%,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2万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直接出售,则该批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 )万元。
A.62 B.60 C.58.5 D.68.5 【答案】A
【解析】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50+10+2=62万元。 【例题15·单选题】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运杂费5万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95 B.205 C.233 D.239 【答案】D
【解析】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200+34+5=239万元。
【例题16·单选题】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是( )元。
A.7600 B.18800 C.8400 D.11000 【答案】D 【解析】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20000+20000×17%-800-11600=11000
3
元。
【例题17·多选题】下列各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有( )。(2006年考题)
A.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 B.自制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
C.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D.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答案】CD
【解析】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而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用于在建工程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例题18·单选题】企业自销的应税矿产品应交资源税,应计入( )。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主营业务成本 D.营业税金及附加 【答案】D
【解析】如果是属于对外销售的,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自产自用的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
【例题19·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 )。 A.应付现金股利 B. 应交教育费附加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D. 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答案】C
【例题20·单选题】关于应付股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B.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C.企业应根据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会计处理
D.企业不应根据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会计处理,也不在附注中披露
【答案】A
【解析】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例题21·多选题】下列各项工作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2008年考题)
A.应付的租入包装物租金 B.应付的社会保险费
C.应付的客户存入保证金 D.应付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答案】 ACD
【解析】应付的社会保险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例题22·计算分析题】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库存材料按照实际成本核算,销售收入(或计税价格)均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
该企业2009年3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应交消费税产品,该产品成本为500万元,计税价格为700万元。
4
(2)收回委托加工的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该委托加工的原材料系上月发出,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95万元。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受托加工企业代收代交的消费税5万元、加工费用50万元。收回委托加工的原材料用于本企业生产应缴消费税产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简化核算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应交税费科目必须写出明细科目)。
【答案】
(1)借:在建工程 689 贷:库存商品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 (700×17%)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70 (700×10%) (2)借:委托加工物质 5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
贷:银行存款 55 借:原材料 245 (195 +50 ) 贷:委托加工物质 245
【例题23·综合题】大海公司为家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420人,其中生产工人300人,车间管理人员20人,行政管理人员30人,销售人员20人,在建工程人员50人。大海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为540万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3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80万元,销售人员工资4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80万元。
【答案】
借:生产成本 300 制造费用 40
管理费用 80
销售费用 40 在建工程 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40
(2)下设的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本月领用自产产品一批,该产品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答案】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04 贷:库存商品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
(3)以其自己生产的电暖气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每台电暖气的成本为1600元,市场售价为每台2000元。
【答案】
借:生产成本 70.2(300×0.2×1.17) 制造费用 4.68(20×0.2×1.17) 管理费用 7.02(30×0.2×1.17) 销售费用 4.68(20×0.2×1.17) 在建工程 11.7(50×0.2×1.17)
5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98.28(420×0.2×1.17)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98.28
贷:主营业务收入 8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28 借:主营业务成本 67.2
贷:库存商品 67.2
(4)为总部部门经理以上职工提供汽车免费使用,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大海公司现有总部部门经理以上职工共10人,假定所提供汽车每月一共计提折旧3万元;现有副总裁以上职工3人,所提供住房每月的租金2万元。
【答案】
借:管理费用 5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 贷:累计折旧 3 借:应付职工薪酬 2 贷:其他应付款 2
(5)用银行存款支付副总裁以上职工住房租金2万元 【答案】
借:其他应付款 2
贷:银行存款 2
(6)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540万元,代扣职工房租10万元,企业代垫职工家属医药费5万元,代扣个人所得税30万元,余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答案】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40
贷:银行存款 495
其他应收款 15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0 (7)上交个人所得税30万元。 【答案】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0 贷:银行存款 30
(8)下设的职工食堂维修领用原材料100万元,其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17万元。 【答案】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17
贷: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9)从国外进口一批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商品,商品价值300万元,进口环节需要交纳的消费税为6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采购的商品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税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答案】
借:库存商品 360
贷:应付账款 300 银行存款 60
(10)将自产的资源税应税矿产品500吨用于企业的产品生产,每吨应交资源税40元 。
6
【答案】
借:生产成本 2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例题24·计算分析题】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8年3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为34万元。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工程领用生产用料8万元,该批材料的计税价为10万元。 【答案】
借:在建工程 9.7
贷:原材料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3)出售一项商标权,转让收入5万元已存入银行,该项商标权的账面余额为6万元,已累计摊销4万元。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答案】
借:银行存款 5
累计摊销 4
贷:无形资产 6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0.25 营业外收入 2.75
(4)购入一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设备价款20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
34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支付。
【答案】
借:固定资产 234
贷:银行存款 234 (注: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记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5)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300万元(不含税),货款尚未收到。 【答案】
借:应收账款 351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6)销售应交增值税产品给小规模纳税企业,应收取款项(价税合计)为58.5万元,已由银行收妥。
【答案】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注:[58.5/(1+17%)]×17%=8.5万元)
(7)从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一批材料,发票上记载的货款175.5万元,材料已经验收
7
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答案】
借:原材料 175.5
贷:应付账款 175.5
(注: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其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8)出售厂房一栋,原价1000万元,已提折旧700万元,出售所得收入650万元,清理费用支出3万元,厂房已清理完毕,款项均已由银行收付。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答案】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700
贷:固定资产 1000 借:银行存款 6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5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5.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2.5 (650×5%=32.5 ) 银行存款 3 借:固定资产清理 314.5
贷:营业外收入 314.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简化核算,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熟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 【例题25·单选题】下列对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错误的有( )。
A.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B.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C.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答案】B
【解析】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26·单选题】某企业于2007年7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总额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自发行日起计息。假定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一致,不考虑相关税费,2008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2008年考题)
A.8 000 B.8 160 C.8 320 D.8 480 【答案】D
【解析】2008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8000+8000×4%×1.5=8480(万元)。
【例题27·单选题】甲企业2008年7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债券100万元。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也为5%。甲企业2008年应确认的财务费用为( )万元。
8
A.0 B.2.5 C. 5 D.25 【答案】B
【解析】2008年应确认的财务费用=100×5%×6/12=2.5万元。
【例题28·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资金2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利息从2009年开始于每年年初支付,到期时归还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所借款项已存入银行。甲公司用该借款于当日购买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为1500万元,另支付运杂费及保险等费用20万元,设备已于当日投入使用。
要求:(1)编制甲公司从取得借款到归还借款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购买设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
①2008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2000 ②20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00
贷:应付利息 100 ③2009年1月1日
借:应付利息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④2009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00
贷:应付利息 100 ⑤2010年1月1日
借:应付利息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⑥20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00
贷:应付利息 100 ⑦2011年1月1日
借:长期借款—本金 2000
应付利息 100
贷:银行存款 2100 (2)
借:固定资产 1520
贷:银行存款 1520
【例题29·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发行三年期、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年利率为6%(不计复利)、发行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该债券按面值发行。发行债券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工程项目于2008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要求:
(1)编制2007年7月1日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7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8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9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9
(5)编制2010年6月30日计提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0年7月1日债券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2000 (2)
应计利息=2000×6%×6/12=60万元 借:在建工程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3)
①2008年6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②20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4)
①2009年6月30日
借:财务费用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②2009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5)
借:财务费用 6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6)
借:应付债券—面值 2000 —应计利息 360
贷:银行存款 2360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