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德育天地 2012年9月8日 小学低段学生德育案例分析及对策 ——以班主任工作视角为切入点 文/王丽莎 摘要:小学低段学生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育板块,是学生进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心理教育是德育中的基 础和支撑点。面对小学低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沟通家长,联系学校”——三方互动是班主任工作 中破解学生德育问题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心理;班主任工作 从总体上来说,城市中的“o0后”小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生 识,并树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道德认知。因此,作为小学 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物质上的富足,从温 低段班主任,在工作中,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生活 室中长大的学生更显现出不同的成长特性。这种特性在小学低段 习惯、基本道德认知三方面平衡发展。 学生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以我在小学低段班主任教学中的经历可 知,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对这种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以一个 1.认识入门的学科知识 学习的质量是衡量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方面。繁重的课业压 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作详细剖析(为行文方便,案例中涉及学生 力在以往是抨击中国应试教育的最尖锐“弊端”。自新课改以来,不 名字均用化名)。 一断提倡给学生减负,于是课本变薄、课时减少使得学校在对学生学 习时间的取舍方面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是完全放开学生的学习,让 、案例介绍 一年级方云飞同学从入学后在行为、情绪和学习方面都有一 自主学习时间增多呢,还是抓住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严格控制自 些与大多数同学不一致的表现。我仅对于该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 主学习时间呢?我认为,保证各科课本知识能够扎实地被学生领悟 为表现做如下梳理: ①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好奇,比如上课把水彩笔的墨汁到处 和吸收,这是学校教育的底线,不容挑战。 2.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如案例所述,案例中的学生方云飞在基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 抹,在美术本上乱画,把本子塞进空调旁的缝隙中。②破坏小朋友 的辛勤劳动。不听老师的话,把学校沙坑里的沙带进教室。导致清 习惯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特点。学习生活习惯的特点突出表现在: 洁工作总要反复做。③不经过别的同学允许,把别人的东西悄悄 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集体观念不强;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 带回家玩。④从同学旁边经过时经常无故骂同学“马屁精,神经 不集中;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不能融入班集体之中。这些特点是 病”。导致一年级的孩子经常哭着来告状。⑤自我控制力不强。上 这个年龄段孩子天性的表征,也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演变为 课影响同学,下课与同学玩耍时表现冲动,如用力推搡同学、打骂 性格习惯方面的缺陷。在Et常班主任工作中,一方面,班主任要在 同学,甚至拿东西打人。⑥上课注意力时间非常短(不超过5分 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灌输良好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学 钟),喜欢自言自语,有时还下位置。⑦在校没有任何规则意识,此 习态度、生活态度;另一方面,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父母保持密 如红领巾可以随便用剪刀剪,上课可以趴在地上玩,老师批评时 切的沟通,多角度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时纠正错误,发 能睡在地上不起来。⑧学生的父亲对学生的学校教育成绩不看 扬优点。 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采取放纵式。⑨学生母亲对待孩子层层问 题采取的是逃避、不见老师,孩子的父亲在与老师沟通时通常采 3.树立基本的道德认知 道德是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良好风尚的准则。作为 用的方式是不说话,无法找到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方法。⑩家 小学低段学生,在进入“学校”这个小社会之初,就应该树立基本的 长在孩子出现错误时选择了不停地打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 道德认知。上述案例中方云飞同学破坏同学的劳动成果、打骂同 我们可以发现,该同学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成长过 学、偷同学的物品等等均属于不道德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 程中均遇到了较大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引导学生向正确 学生时着重要从基本的道德认知人手,利用课堂和课后多种方式 的成长道路上发展,那么该学生今后的成长和成才均会遇到严重 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道德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 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沟通家长,联系学校”——三方互动的教育方式 (二)沟通家长是关键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教育中 3常言行对孩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 小学教育是学生迈向青年时期的一个关键的教育时间段,是 的重要板块。父母的1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学校教育包含多种门类,德育更是 此,父母对刚进入学校的孩子,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不能放任自 二要注意及时沟通,和孩子 不可或缺的部分。我认为,面对小学低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有 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影响到孩子的认知;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沟通家长,联系学校”——三方互动的方式 沟通,和学校教师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护短,不回 是班主任工作中破解学生德育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引导学生是重点 避,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打骂教育孩子。 班主任老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 要让家长 小学低段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均处于一个发育的上 的环节。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家庭教 升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知 认识到,150曩圃 2012年9月8日 德育天地 浅谈中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敏育 文/杨雪梅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 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换句话 命运。”习惯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秘诀,是一生的财富, 说,习惯教育远重于知识教育。除了这些,我们还发现,据社会有关 是人生的格调。我非常赞成和喜欢这句话,至今,它一直是我生活 人士调查和研究,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少管所的孩子都曾有 的座右铭。 过不良习惯和行为,甚至大部分孩子都有一些恶习。这也是他们违 我们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肩负着祖国教育的重任,如何 规、违纪、违法,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样,我们 管理学生,如何教育学生,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事 更应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把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作为一 业的成败。然而,在长期从事的教育工作中,有多少教师重视学生 项长期工作来抓。 的习惯教育呢?又有多少班主任在乎学生的习惯养成呢?这是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是独生子女。有些 个令人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我们知道人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 是性格却有好坏之分,然而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个人的性 病。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相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毁掉一个 格就是平时的行为和习惯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说,一个人行为 习惯的好坏直接造就了他的性格,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习惯在一个 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孩子。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有位教授这样说:“溺爱是杀害一个 孩子的真正凶手。”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明白。孩子的成绩好坏这不 重要,关键是孩子习惯的好坏,这才最重要。习惯好了,自然不会犯 教师职业不同于别的职业,九年义务教育更是教育中的特殊 阶段和基础阶段,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是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又 错或少犯错误,成绩也就随之提高。但是作为学生,一定要努力培 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兴趣的发展和学 习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大部分孩子成绩不好,并不是 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急 剧的变化。此时,他们呈现出敏感好奇、善于学习和模仿的特点, 但是又有幼稚的一面,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保 护的能力都特别差,很容易上当受骗,被社会不良行为所影响。所 以这个时期,无论教师也好,班主任也好,都要特别留意孩子的一 言一行,特别是班主任,在这一时期更要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 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分 脑子笨,只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总 是不理想。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学生也很多,因此作为教师,有 时候不一定光从教学上找原因,应该留意一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从 抓学生的习惯教育来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习惯固然重要,然而,凡事都是说比做容易,况且习惯的形成 而且习惯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 辨是非、分辨真假、分辨善恶、分辨美丑,切记盲目随从和模仿他 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本性难移”,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对学 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有句话说的好,“江山难改,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形式 才能保证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 但是也不难看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凡是学习习惯和生活 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惯不好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也就越差。相反,学习习惯和生活 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习惯较好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也较好。这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巩留县吉 在的一种现象。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仅只是 尔格朗乡中学) 育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要扭转部分家长的认知,用真诚的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学 度和严谨的作风对待孩子。传统的“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教育方式 校一方独自承担的责任,应该是多方互动,如春风般持续的温暖 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案例中,方云飞同学的父母就是在教育孩 孩子的心房,才能产生持久的正面影响。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 子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引导、教育 中也深刻的感受到,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这样一种职业是神圣 责任。 (三)联系学校是抓手 的,崇高的,也是责任重大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要积极营造有利 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帮助 学校是在校学生管理的责任主体。当班集体中出现学习和性 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基础上成 格突出的学生时,班主任老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确定该学 为一个具备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基本道德认知、健全人格的合格 生属于需要积极引导、家校互动的“特殊”学生时可以采取如下方 学生也许比学习成绩仅仅优秀更为重要。 式:一是与其他同班级的任课教师沟通,交换意见。二是向年级负 作者简介: 责人、学校德育处以及主管领导征询意见,汇报自己在引导学生 子的成长才会有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方向。 王丽莎(1986一 )女,汉族,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教师,从事小 的过程中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学校、教师、家长都能互动起来,孩 学数学教学及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团圆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