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旬阳县瑞祥家园保障住房小区A5#-A9#结构图 1.2建筑物构造抗震图集 04G329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1-2004
1.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DBJ50320-2002 1.5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T01-26-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旬阳县瑞祥家园保障住房小区A5-A9号楼。
本工程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党家坝,建筑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砖混结构。
本工程五栋楼均为独立单元拼接而成,A5号楼三个单元,A6-A9号楼均为两个单元。每单元建筑面积为1557.29㎡,基底面积222.47㎡,地上6+1层,建筑高度21.750m。 2.1工程建设概况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旬阳县瑞祥家园保障住房小区 工程地点 旬阳县党家坝 建设单位 旬阳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设计单位 西安思维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督单位 旬阳质检监督管理站
6 7 8
监理单位 西安西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陕西省第四建筑公司 承包范围 土建、给排水、电气工程 2.2工程具体概况
2.2.1本工程项目建筑总面积为:17130.19M2,地上6+1层。层高为3M,各栋号的建筑面积和檐高见下表:
8#楼 6+1层 6+1层 3114.58㎡ 3114.58㎡ 21.750m 21.750m 5#楼 6#楼 7#楼 6+1层 6+1层 6+1层 4671.87㎡ 3114.58㎡ 3114.58㎡ 21.750m 21.750m 21.750m 栋号 层数 面积 总高
2.2.2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基础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1.15米,基础垫层底标高为1.9米,垫层厚度为100mm,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地梁和地下构造柱强度等级为C30,±0以上部分板、圈梁、构造柱及其它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0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和MU10粘土实心砖,±0-14.95m采用MU10(KP1)承重
9#楼
多孔砖,M10混合砂浆;14.95m以上采用MU10(KP1)承重多孔砖,M7.5混合砂浆;外墙厚度为240mm,内墙为240m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丙类。各楼的首层地面建筑标高见下表:
栋号 5#A 6#A 7#A 8#A 9#A 首层地面相当 于绝对标高 ±0.000=301.00 ±0.000=304.40 ±0.000=306.00 ±0.000=299.50 ±0.000=297.00 栋号 5#B 6#B 7#B 8#B 9#B 首层地面相当 于绝对标高 ±0.000=300.00 ±0.000=303.20 ±0.000=305.50 ±0.000=298.50 ±0.000=296.00 栋号 5#C 首层地面相当 于绝对标高 ±0.000=299.00
三、 施工准备 3.1 材料及主要机具:
3.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3.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 3.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3.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3.2 作业条件:
3.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3.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3.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皮线。
2.2.4 圈梁及顶板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四、操作工艺
4.1 构造柱钢筋绑扎:
4.1.1 工艺流程:框架柱梁、构造柱钢筋机械连接加工→调整钢筋留茬→钢筋机械连接→构造柱钢筋绑扎→钢筋验收 4.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4.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4.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上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4.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4.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框架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50cm,箍筋间距为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4.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4.1.4基础构造柱与基础梁锚固,见下图所示:
构造柱基础生根作法
4.1.5 安装构造柱配筋及钢筋搭接:构造柱配筋为4Φ14与4Φ12 Ф6-200(100);搭接长度不低于850mm,箍筋在柱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绑扎三的扣,并在搭接范围长度内箍筋要加密,加密长度不小于500mm。构造柱主筋根数为4根时可以在同一个截面搭接,大于4根时分两个截面搭接。
Φ14搭接长度为8506@100(200)结构地面构造柱钢筋
4.1.6 绑扎搭接部位的钢筋:
4.1.6.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
2 6
闭框架。
4.1.6.2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连接。
4.1.6.3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4.2 圈梁钢筋的绑扎:
4.2.1 工艺流程: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4.2.2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4.2.3圈梁配筋为4Φ12,Ф8-150,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在大角处搭接时,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锚入柱内长度为38d, 即38*12=456mm。见下图:
456圈梁配筋为4 126-200构造柱圈梁筋锚入构造柱中
4.2.4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为61d,61*12=732mm,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见下图一;370mm墙体圈梁在中柱锚入长度为38d,38*12=456mm,见下图二:
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圈梁配筋为4 126-200圈梁钢筋搭接长度(附图一)
边柱圈梁配筋为4 126-200外圈梁钢筋在柱处搭接(附图二)
4.2.5 楼梯间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代过梁时按下图作法:
4.2.6 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4.3 顶板钢筋的绑扎:
4.3.1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5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底板钢筋为Ф8-180,伸入支座长度应为:240mm墙厚伸入支座长度≥为120mm,
4.3.2 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 4.3.3 板上预留孔洞时,大于300mm时在洞口周围另加两根2Φ12,如果详图中没有说明的,应按结施总说明的要求附加的钢筋。
4.4楼梯间钢筋 4.4.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 绑主筋→ 绑分布筋→ 绑扎负筋
4.4.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4.4.3先绑扎楼梯梁钢筋后,再根据设计图纸先绑扎梯板的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板底钢筋锚固到梁内长度应≥38d,底筋为
Φ10,锚固长度为380mm。
4.4.4楼梯间两侧的墙体根据设计的要求,每个楼梯间共四根,另外在每半层的中间部位墙体上设一道混凝土板带,厚度为60mm,配筋为2Φ10、Ø6-20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同构造柱。
4.5构造柱、圈梁、顶板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五、质量标准 5.1 保证项目:
5.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的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
5.1.2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格按原规格使用。 5.2 基本项目:
5.2.1 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5.2.2 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4.2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均不少于规定值。
5.2.3 用Ⅰ级钢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弯钩角度为1350,平直长度为≥10d。 5.2.4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mm) 1 2 3 筋 4 6 排距 ±5 ±20 值 受力钢筋保护层 ±5 尺量检查 取其最大值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箍筋、构造筋间距 骨架的宽度、高度 骨架的长度 受力钢间距 ±5 ±10 ±10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检验方法 六、成品保护
6.1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6.2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6.3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6.4 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在顶板上搭设临时马道,防止顶板钢筋的踩蹋。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7.2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7.3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严格检查制度,所有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都要按规定认真进行检验,未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8.1.1自检:操作工人在施工中按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我检 查,并由施工队专职质检员进行复核,合格后填写自检单报质检员,保证本班组完成的分项达到质量要求,为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条件。 8.1.2专检:在自检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质检员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检查中要严格标准,一切用数据说话,确保钢筋分项工程质量。
8.1.3交接检:各分项或上道工序经专检合格满足要求后,组织上下工序负责人进行交接验收,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九.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9.1把好原材料试验关,确保钢筋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者一律清退;
9.2钢筋品种、规格、型号和搭接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9.3混凝土浇筑前重新对钢筋进行复查,浇筑期间设专人监督,防止下灰和振捣破坏钢筋,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调整复位。 9.4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将质量记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质量保证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并保证及时、准确、清楚、完整。 十.成本节约
10.1加强材料计量管理工作,对进场材料严格验收,减少材料短缺亏量。 10.2凡是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认真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指定地点进行存放,按规格、品种、型号分别码放整齐,钢筋品种、规格不混串。 10.3 严格执行上级物资管理部门规定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
10.4 严格加强翻样及现场指导,节约钢材,避免返工。钢筋加工下料时,严禁长料短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