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课题 大青树下 的小学 容简说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花的学校 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不懂就要问 了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
- -.可修编- .
- -
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3课时 2.《花的学校》……………………………………………………………………… 2~3课时 3*.《不懂就要问》……………………………………………………………………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课 - -.可修编- .
- -
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设计说明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积累。 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一、插图引 1.出示课文插图,教 1.学生交流汇报: 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入,揭示课题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观- -.可修编- .
(1)图中的校园有动物,些民族? - -
(用时:5分察、对比图中学校和自己我们学校没有。 钟) 学校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入新课,引出课我们不一样。 题: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这所学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民族,这所小学建在一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棵大青树下。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1.教师巡视,指导学中的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生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文,随文识字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学生字、新词。如:采用加一(用时:22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加的方法认识“艳、洁”;采分钟) 摔、跤、凤”的读音及“晨、用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扮、坝”鲜、静、所”的笔顺。 等。 三、再读课1.指导学生再读课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纷( ) ( ) 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扮( ) 扬( ) 4.比一比,组词。 音。 绒毛(rénɡ rónɡ) .摔跤(suāi shuāi)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文,整体感知文,思考:你对“大青树下知文章各部分容。 (用时:10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分钟)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2.概括每部分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修编- .
- -
课文容、理清课文脉络。 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6.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什么? 第二部分(第2、3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写同学们上课、下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 7.读拼音,写词语。 zǎo chén xiān yàn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用时:3分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钟) 朗读课文。 部分大声朗读。 jìnɡài ān jìnɡ ( ) ( ) 引用课文插图中直观形象的图片,把学生的全部注意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 ( ) 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fú zhuānɡ dǎ bàn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 ) ( ) 教学反思力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 兴奋的状态,教师据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可修编- .
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容,1.复习生字词。 一、回顾交2.回顾上节课容。 流,导入新课3.引导学生围绕“喜(用时:5分爱”和“赞美”这两个词钟) 来学习全文。 呢?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学生读后交流:抓住课9.读句子,回答问题。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由探究:作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 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 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感。 二、分段读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2.齐读第2自然段,色、学生的服饰及到校后的活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议,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动等展开想象。 (用时:25在文中的作用。 分钟) 3.引导学生默读第3下的作用。 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点? 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方法?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课”的容,通过重点语句,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修编- .
- -
情。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 (2)句中描写小动物有什如:(1)这时候,窗外十么作用? 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者的赞美之情。 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5.拓展: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容呢? 三、感悟朗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背诵喜欢你还喜欢哪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的段落(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5分钟) 四、回顾课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文,开展活动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时:5分受。 钟)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修编- .
- -
的学校或同学。 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大树下 板书设计 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体会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感受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校园美丽的词句。
- -.可修编- .
教学反思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 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等。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片段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容)
师:为什么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呢?
生1:到大青树小学的路上开满了绒球花和太阳花,五颜六色,一定很美。 生2:大青树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师:同学们对这句话感受很深,还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校园很美呢? 生: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课件出示) 师:“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生1:绚丽多彩就是颜色鲜艳,色彩多。
生2:服装的颜色本身就很靓丽,而大青树小学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简直是
- -
服装大聚会呀,再加上每个学生欢快的笑脸,所以让校园更美丽了。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让我感受一下校园的美丽。(学生感情朗读)
生:我从“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句话,也感受到校园的美。这是个写景的句子,景美,校园也美。
师:学校有那么多美景却不写,为什么偏偏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呢? 生:钟声悠悠,竹影绰绰,更增添了校园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师:大青树小学的校园这么美,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感受校园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自豪之情)
赏析:老师在教学这一重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勾画、理解体现校园美丽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悟体会作者对校园的赞美及蕴含在的自豪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 -.可修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