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影响粘结指数准确测定的因素

来源:一二三四网


浅析影响粘结指数准确测定的因素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粘结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同时,解决制样和化验环节中影响其测定准确性的难题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煤;粘结指数;存查样

0 引言

粘结指数是判别烟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主要参数.对指导配煤炼焦,确定经济合理的配煤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粘结指数也是确定炼焦用煤价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际工作中,各方对粘结指数测定的准确性存有异议,为保证炼焦烟煤质量判定的公正有效,提高粘结指数测定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日显重要。

粘结指数测定的原理是以一定量的试验烟煤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炭的耐磨强度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因此,粘结指数实质是试验煤样在受热后,煤颗粒之间结合牢固程度的一种度量,是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最终结果。

1 阶段试验

2 影响粘结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制样环节对粘结指数的影响。《煤样的制备方法》中表述:煤样在低于50℃温度下适当地进行干燥。应理解为:在尽量减少煤被氧化的条件下,使其尽快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结论:测定值随制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因为制样时间增加导致煤样升温氧化,粘结指数随之减少。

2)粒度对G值的影响。《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中对粒度要求做了如下的规定:0.1mm~0.2mm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35%。

结论:煤样粒度增大,粘结指数有减少的趋势,煤种不同,幅度有所不同。

3)化验环节对粘结指数的测定的影响。坩埚放入马弗炉后的6min内,炉温恢复到850℃,并保持在(850±10)℃,焦化时间为15min。试样的有效焦化与时间,马弗炉恒温区的温度及马弗炉温度回升速度等有关。因此,定期校验设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确保化验准确是很重要的。

结论:随焦化温度的升高,粘结指数有偏高的趋势;随焦化时间的延长,粘结

指数略有偏高,但并不显著。

4)试验煤与无烟煤的搅拌均匀程度,压块的质量对G值的影响。至于煤样的搅拌,应严格按标准将试样充分搅匀,保证搅拌次数在转。

结论:搅拌的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煤样和无烟煤混合均匀程度;压块的质量直接影响煤样和无烟煤的粘结程度,压块质量越大,粘结越好。

5)转鼓的转速及时间对G值的影响。粘结指数是表示煤样在规定条件下所形成焦块的耐磨强度的指标,而转鼓的转速和时间与研磨力的大小有关。

结论:转速越快,时间越长,焦块所受的研磨力也越大,粘结指数就越小。

6)样品保留时间的长短。时间的增长,煤样会氧化,影响粘结指数的测定。

结论:随煤样放置时间的增长,粘结指数逐渐减少,煤种不同,减小的幅度也不同,一般样品保留时间控制在7天。

3 几点看法

1)煤样干燥在带鼓风的恒温干燥中进行且干燥过程要不断抖动煤样,当试样同时 不冒白烟、不沾手,即可停止干燥,冷却至室温后即行磨样。

2)对分析样的制备采取逐级破碎过筛的方法,对确保分析样粒度达到规定要求固然 更有保证,但对生产过程中大批量煤质监测有其局限性。采取振动磨样机转速710r/min,磨样时间1min,研磨煤样量70g,不但能基本保证一次性研磨出的试样粒度达到规定要求,而且可大大提高制样的速度。

3)定期对化验设备仪器校验与检查,使马弗炉,转鼓仪等始终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4)进行重复试验,以试验误差内的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最终结果对外发出。

5)定期组织对制样化验工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燃料与化工,2006(6).

[2]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5(6).

[3]煤质技术,2003(3).

[4]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8(1).

[5]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5447-1997.

[6]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4-19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