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危急重症产妇术中大出血的护理抢救方法。方法:用整体护理模式对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针对性地落实手术室术中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实施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结论 :规范的应急处置流程对大出血抢救起到明显效果。
一、病史摘要:
产妇32岁 因停经38周4天,阴道流血1小时于2022-09-07 10:43入院。
入院前1小时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约20ml急来我院。B超提示: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术前知情同意患者选择直接行剖宫产术。于13:00在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胎盘完全覆盖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致密,下段胎盘附着处出血汹涌,立即给予缩宫素10单位持续静滴及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促进子宫收缩,压脉带捆扎子宫下段后人工剥离胎盘,此时失血约4000ml,立即联络妇科、泌尿科医生急会诊。泌尿科医生上台分离膀胱,此时失血约6000ml,汇报总值班拟行子宫切除术并完善审批手续。妇科医师到场协助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约10000毫升,输入悬红10u、冷沉淀10u、血浆400ml、血
小板1个治疗量,尿量600ml,术毕病人安返病房。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抢救成功。
二、护理评估 (一)评估健康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史:未见异常。
婚育史:妊4次产2次,2011年、2017年行两次剖宫产术,2014年人流一次。
(二)专科情况及辅助检查
胎心率150次/分;B超示头位,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无脐带绕颈。
(三)评估心理状态
因病情危急,关系新生儿安全,产妇焦虑恐惧心理严重,紧张焦虑不安情绪明显。
(四)手术室术前评估及准备(接手术通知时立即进行): 1. 患者方面:简要了解病史及前置胎盘出血情况,评估术中大出血风险。 2. 术前准备情况:
①人员准备:逢周末只有值班护士,由手术室三人值班组中的高年资护士负责人员调度、手术协调、应急处置。护士评估后按《手术室
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根据需要调配护士到场协助,调配顺序依次为:外科手术室护士、各备班人员,酌情上报护士长。
②通讯准备:每日备班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通畅,接通知30分钟内到位。
③物品准备:按分工快速备齐用物,确保功能完好。除常规手术器械及设备,加备新生儿插管箱、成人抢救车等,备热敷用生理盐水、宫腔压迫球囊、足量止血用纱布、加压输血器等。
④药品准备:止血扩容药品,抗休克、抗过敏药物。 ⑤环境准备:备好手术间,做好消毒处置工作。 三、主要护理问题
1. 潜在并发症 继发性宫缩乏力,术中术后大出血 2. 有切除子宫的风险 与出血量及胎盘黏连有关 3. 有新生儿窒息的危险 与产妇大出血、分娩因素异常有关 4. 母儿有潜在感染的危险 与大出血及手术操作有关 5. 恐惧和焦虑 与分娩知识缺乏、结果未知有关 四、护理目标
1. 产妇术中出血控制有效、不发生感染、休克等并发症。 2. 胎儿安全,无并发症发生。 3. 产妇焦虑、恐惧程度减轻。 五、护理措施
(一)术中大出血手术室护理应急处理流程:
1. 器械护士:开腹后见子宫下段浆膜层血管怒张,立即准备止血用物,密切关注手术野,动作迅速配合医生手术,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管理好器械台,及时与巡回护士清点临时添加的用物,遵医嘱协助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做到忙而不乱。 2. 巡回护士:
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手术开始前用20G双通道留置针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术中密切关注管路情况并调整输液速度。
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主持抢救工作。及时调配其他护士到场协助抢救,合理分工,有序完成各项工作;
积极调配工人做好外来医务人员的接待及指引,做好物资和标本运送等工作;
做好信息传递:发生疑难问题、需要他科人员参与或涉及医疗纠纷,应立即汇报护士长,保证各项措施及时到位。
1. 抢救护理配合:
及时向手术台上提供止血用品:术前物资准备充分,巡回护士熟悉手术室各类物品设备放置位置,能熟练使用,抢救配合娴熟。
配合麻醉医生准备血液制品,按规范及时完成输血操作。协助麻醉医生观察病情,检查引流瓶、切口、拔出的动静脉穿刺口、阴道出血情况,提醒医师及时处理。
及时执行医嘱,准确用药,口头医嘱需双人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用药安瓿至手术结束时再次查对。书面医嘱需做好三查八对后执行。
明确参与抢救护士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医嘱执行及记录,抢救后完善记录。
(二)大出血抢救注意事项:
1、术前评估充分做好抢救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合血及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准备,保证血液及时供应。
2、保证生命通道通畅:该病人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提前建立了两条外周静脉通道,一条中心静脉通道,手术中短时间内出血量急剧上升,静脉通路通畅起到了关键作用。
3、通力协作,人员紧密配合:科室之间、医护之间紧密配合,一面抢救一面手术,快、准、稳、迅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抢救母儿于危难之际。
4、大出血抢救物资使用清单式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班班交接,用后及时补充。
5、及时联络新生儿科、ICU等到手术室协助产妇及新生儿抢救。 6、准确估算出血量,对症处置: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包括称重法或容积法、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指数法
7、抢救完毕护士、麻醉及手术医生执行安全核查,做好抢救记录,保证各类记录信息一致。
(三)心理护理
主动与产妇沟通,在抢救间隙充分关爱产妇,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鼓励。取得产妇配合,缓解紧张恐惧心理。
(四)高风险护理
邀请产妇参与身份识别(包括新生儿)、认真查对制度和压力性损伤管理。
六、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针对性地落实手术室术中大出血的应急预案,抢救有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七、分析及讨论
该产妇术前评估准确,各项术前准备完善,应急处置流程落实到位,护理措施适宜,手术室护士急救意识与能力较强,医护配合默契;大出血的产妇未发生严重的休克并发症,预后良好,抢救有效。医患沟通有效,心理护理到位,术中产妇焦虑、恐惧心理有所缓解,虽因抢救生命切除子宫,产妇及家属表示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杨美玲 李国宏.2016.手术室护士培训.第一版.
[2]白晓霞 张健.2012.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指南.第一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