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 Q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浙江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315315)茹建文叶海峰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 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一经验+ 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 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 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 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 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 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 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 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 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 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 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 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 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 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 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 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 子。 一、优化体制。营造教师反思 的氛围 1.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反思不 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在课题实施 过程中,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反思研 究给予支持和合作,学校行政领导 全程参与,实施行政管理,成立由 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保证投入到位、制度到住、验收到 位,由教导处具体负责指导实施。 建立网络化的培训研究组织。形成 “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多层 面的研究网络。 课题实验工作纳入计划,提出 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将教师参 与培训的情况列入对教师考核的 项目之一。建立反思研究的活动制 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学习考核 制度,明确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任务。有计 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开 展反思研究活动。 2.优化机制,激励反思。要使教 师由“经验型”或“操作型”向“反思 型”转化,必须围绕“一切为了教师 的发展”开展工作,采用多元化的 激励机制,实施发展性的评价机 制,激励教师变“要我思”为“我要 思”,从而使教育教学反思成为教 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我们拟订了 《反思型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出台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评比办 法,并尝试将教师参与校本反思性 研究以来所完成的备课案例、教学 心得、科研成果报告、获奖情况等 记入教师成长个人档案.展示教师 成长轨迹,使教师体会到成长所带 来的快乐。 3.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课题的 全面实施,必须为教师创设学习观 摩条件,并围绕教师们感兴趣的课 题来构建交流平台。我们的具体做 法是:(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 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2)举办座 谈会、教学沙龙、组织新课程课堂 教学研讨活动;(3)成立青年教师读 书会,鼓励多读书,读好书。为每位 教师订一份教育教学杂志,每学期 为青年教师发一本教育教学理论 专著;(4)出版教育教学反思案例 集,将教师的反思日记编印成册, 征集、汇编优秀论文案例。 二、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 反思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 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 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反思促 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充 实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 途径。正是在“反思——更新—— 发展——再反思——再更新—— 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反复、不断 上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 发展。为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水 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 伍,我校在各教研组中开展创建名 牌学科的活动,制定名牌学科创建 管理办法,提出创建目标、措施、评 估及考核标准。各教研组围绕“反 思促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卓有成 效的活动,重点做好集体备课和 “一课两教”的反思性课堂教学活 动。 1.我们首先从抓集体备课改革 入手,让教师明白集体备课的过程 是教学研讨的过程,是落实新课标 的体验过程,是提高科研水平的过 程。 我们明确地提出集体备课并 不是“一人备课,集体分享”,而是 通过以一人为中心,说备课思路, 说教学设想,说新课标如何落实, 然后集体评议,互相补充和完善, 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从而形 成教学方案。我们要求教师集体备 课后,每个人分别写一份个性化教 案:设计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记 录师生互动情况。可发挥每个人的 长处,可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集 体备课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 由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织落实。 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并做好集 体备课有关记录。 2.我们把教学研究作为培养 教师的突破口,构建“集体备 课——上课——反思评议——再 上课——反思总结”的“一课两教” 的教研活动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 果。 集体备课:确定上课内容后. 由一名教师为主起草教学方案。然 后由其他教师共同出谋划策、集思 广益,进行集体备课。 : :至叁! \I ■I合2o0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研视窗 小学课堂教学生活 钓探宄 浙江平阳鳌江实验小 ̄(310000)温从虎 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 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 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 主。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自 满数学,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 身的特点,更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 方法。否则,学生就算做了千百 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在学 道应用题,也还只是按类型解 习过程中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 题,不懂得怎么应用。因此,学 活背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观 生仅仅学会了课本上的数学知 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他们 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 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 际问题,出现了知识学习和知 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 识应用的脱节。现在.还有许多 使学生在理解数学有关知识时,思 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 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 数学的用处,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数学 到进步和发展。任何数学知识都源于生活的本质,学生 的趣味和作用,更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这对学生实践 可以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数学的原型并进行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如何改变这一现 应用。 状?两年的新课程实践使我真正领悟到:只有按照“新 1.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课标”中指出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 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贴近生活 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生活经验与生活体验再现,唤起学 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窦际 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并创设合作交流的时机。将学 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做出决策的能力,让 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 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样做,才能使学生体验和感悟 的主动权。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是更多考虑学生的生 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 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本质 似或相对的联系。如特级教师黄爱华上“百分数”一课, 上课: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否合 反恩性校本研训策略的有效 科研看成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 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 运作,能够使教师以开放的心态, 容并且建立起课题研究制度。要求 证。这一阶段要关注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研究,开展反 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 “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教师 思性的实践活动,能主动地改变原 形成一种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 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并利用 有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从真正 论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 这些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教学的。 意义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好习惯。 反思评议:课后。对整个课堂 1、写好反思日记和教后记。为 3,写好实验记载册。实验的年 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研讨,它包括 切实抓住反思的切入点,我们强调 级各学科以年级段为单位记好实 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 写好反思日记。要求教师在一天(一 验记载册,记录对教材的评价.记 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 节课)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静下心 录教学反思(包括教学中的成功经 行理性的分析,并寻找解决的新思 来,对今天一天(一节课)的教学工 验、失败经验等)以及年级组教师之 路、新策略,制订新的实施方案。 作作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之所 间的学习及研讨情况。定期汇总, 再上课:将以上提出的假设和 得,同时也记录自己的不足。取长 进行阶段小结,并把有关情况及建 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验 补短,提出改进设想,使有益的经 议反馈给市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证方案的合理性。 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教后记,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教师 反思总结:复课后.将发现的 即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 的反思意识明显增强,反思能力不 问题作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 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写出自己的 断提高,教师中“自我超越”典型不 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 观点和理由,为下一次反思抓住切 断涌现。灵活多样、民主平等、注重 三、形成总结。养成教师反思 入点提供新的起点和依据。 实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正在形成,新 习惯 2.参与教育科研。将参与教育 课程改革预期的效果逐渐呈现。 小学表学乡考 I■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