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溪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苗银家等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4期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以花溪大学城为例探究大学城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城建设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 一、花溪大学城的基本情况
花溪大学城在贵州贵阳贵安新区高校聚集区,其位置包括贵阳市花溪区以及它以南到黔南州的长顺县与安顺市的平坝县两者之间部分。预计在3-5年之后,全部占地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实际落地面积近1.75万余亩、10所大学聚集、常驻师生达20余万人的贵州大学城将全面建成。
二、花溪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通过花溪大学城“人才高地”建设整合贵州教育资源,为贵安新区建设以及花溪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大学城增扩了其高等教育的规模,并且还有效地归纳了其高等教育的强势基础。现在已经驻入的5家院校实现了初步的图书、实验室、电子网络、互聘师资、公共教学这些资源共同享受利用的集体化的办学方式。并且伴随着高等院校之间科研合作、学分互认等体制的成型,贵州高等教育强势的资源会更进一步的全面整合,这将成为贵州省那些高层精英的富集区、研发高新科技的平台,这将为贵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以及花溪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
2.通过花溪大学城“科创基地”建设提升创新力,促进贵州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打造贵州经济发展“新常态”
目前搬入花溪大学城的11所高等院校囊括了文、理、医、工、教育、农、经、管、历史、法这些学科,拥有多个博士授权点以及多个国家级的实验室与工作站,并成立了“世界树”云呼叫中心等,这些都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花溪大学城的科技型创新一直在提高其海拔高度,这对于贵安新区的经济型社会来说将会更加的彰显“新引擎”、“发动机”的优势,将会进一步促进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打造贵州经济发展“新常态”,促使贵州经济进入发展升级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促进高校之间文化传播,并利用区域现有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进而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大学城由于空间的开放性会使校园文化在区域和区域城市之间形成天然的流通。加之花溪大学城建成后将通过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资源、课件资源、教师资源的共享,进而对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渗透,从而提升区域文化。另外,花溪大学城不但具有各所高校的悠长办学历史、深挚文化积淀的校园文化,同时具有天河潭、十里河滩、花溪平、夜郎谷、青岩古镇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文化资源,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布依族乡土文化,大学城的建设发展将对区域现有文化进行新的阐释和推广,在此基础上用来加快区域内本土文化的进步,并用以带动其相关性文化产业的进步,全面打造贵州花溪文化创新旅游区。 四、花溪大学城建设将促进区域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学城不仅是新思想源泉以及交流中心,并且还是高素质精英诞生的地方。这些精英在毕业之后很有可能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将有可能经由多种形式的参与议政来左右政府决策以及行政,全面性推进区域内政府决定,使得他们的行政更加的专业、科学与民主,这么一来,能够全面提升区域内政府的决策以及执政的能力,加速政治文明建设。大学城通过营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打造健康并且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氛围”的教育、人文乃至文化环境,让他们可以凝聚人心,还能够加速社会和谐的创建,从而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
五、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会推动贵阳生态文明的发展
1.结合贵安新区建设,创建“生态绿廊”,加速贵安新区生态化产业进步
花溪大学城结合贵安新区建设,校园绿化规划与周边道路从生态、功能、景观、发展等四个方面着手,打造总体风格大气统一、色彩绚丽的生态节约型绿地,通过丰富多变的景观节奏增强绿色廊道的景观效果,把大学城周边道路建设成为以多彩生态景观为特色的生态路、景观路、环保路。每一处都贯穿着“融会自然山水之美,打造生态文明之路,建设山水之都、田园城市”的理念。宽阔的城市大道、美丽的“生态绿廊”、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这一切让投身贵安新区的“产业大佬”惊喜交集,促使区域产业实现生态化发展。 2.加强生态文明交流合作,促进贵州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贵安新区已与北大签订《北大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在花溪大学城共建贵州北大生态文明大学城,以此作为贵州省的全国性生态文明首个示范区。花溪大学城的创建依靠这个项目,加强生态文明交流合作,联合北京大学建设北京大学贵州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并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10所世界知名大学在花溪大学城成立国际绿色大学联盟,这将为贵州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人才支撑,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如今,贵州省的花溪大学城正朝着建设“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的宏伟方向前进,为实现贵州“人才强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三个梦想提供强大的动力,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的全面建设,加快贵州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翔著.大学城建设对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A].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 [2]罗坤瑾.大学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A].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 [3]彭慧芳,等.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探[J].高教论坛,2008. [4]李轶芳.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透视[J].大学教育科学,2003. [5]高山,王静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