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 ⑤潮汐能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2.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 “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C.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明矾[KAl(SO4)2·12H2O]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 3. 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白醋中c(H+)=0.01 moL/L

4. 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A. △H<0、△S<0 B. △H>0、△S<0 C. △H<0、△S>0 D. △H>0、△S>0 5.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pH<7的某物质的水溶液

B. 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 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D. c(H+)>c(OH-)的任意物质的水溶液 6. 下列化学工业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化工 氯碱工业 电解2H2O+2NaCl=====H2↑+Cl2↑+2NaOH A 高炉炼铁 高温3CO+Fe2O3=====2Fe+3CO2 B 铜的精炼 阴极: Cu-2e=Cu C -2+ 生产漂白粉 2Ca(OH)2+2Cl2=CaCl2+Ca原理 (ClO)2+2H2O D 7. 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 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C. 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D. 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8. 反应A(g)+B(g)法不正确的是 ...

C(g)+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

A. 该反应的△H<0

B.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减小,E2增大 C.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H不变

D. 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 9. 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H+(aq)+OH-(aq)=H2O(l) △H=-a kJ/mol,故1 mol 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为a kJ

B. 因CuSO4·5H2O(s)=CuSO4(s)+5H2O(1) △H=+b kJ/mol,故1 mol CuSO4(s)溶于足量水时,放出热量为b kJ

C. 因氢气的燃烧热为c kJ/mol,故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2H2(g)+O2

(g)△H=+c kJ/mol

D. 因N2(g)+3H2(g)

2NH3(g) △H=-d kJ/mol,故在某容器中投入1 mol N2

与3 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d kJ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pH=4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7 B. 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 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后,c(H+)会减小,但Kw不变 D. 若V1L pH=11的NaOH溶液与V2L pH=3的HA溶液混合后显中性,则V1≤V2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氨反应需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B. 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C. 100 mL pH=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A酸性

比HB弱

D. Fe2+与[Fe(CN)6]3-反应生成红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

12. 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极反应为Fe-2e-=Fe2+ B. 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 C. 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 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13.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2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B. b极为负极,有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C. 正极反应式为:CH2=CH2-2e-+2OH-→CH3CHO+H2O D. 每有0.1 mol O2反应,则迁移H+ 0.4 mol

14. 向容积均为0.5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

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C. 若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 T1℃下,若起始时向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15. 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N均为单质,则M可能是

点燃溶于水惰性电极电解

M+N——→Q———→Q溶液——————→M+N

A. Na B. Fe C. O2 D. H2

16.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A.

1(ab)mol 2B. (ab)mol

C.

1(ab)mol 2D. (ab)mol

17. 常见的无机酸25℃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常数如下表(电离常数即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类似。其中K1表示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K2表示第二步电离的电离常数):

无机酸 氢氰酸(HCN) 碳酸(H2CO3) 4.2×10-7(K1) 5.6×10-11(K2) 氢氟酸(HF) 6.61×10-4(K) 电离平衡常数K值 6.2×10-10(K)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氟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F-+H2O+CO2=HF+HCO3-

B. 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

C. 中和等体积、等pH的氢氰酸(HCN)和氢氟酸(HF)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 等浓度的NaCN和NaF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0mL 2 mol/L葡萄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是6.02×1023 B. 0.1mol/L 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数大于0.1×6.02×1023

C.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外电路导线上通过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6.02×1023

D. 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是0.3×6.02×1023 19. 下列关于金属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图2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B. 两种保护法共同点是被保护的钢闸门上均为电子流出

C. 图1中的负极反应是Zn-2e-=Zn2+ D. 图2中钢闸门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20. 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0.01 mol/L CH3COOH的pH>2:CH3COO-+H2O

CH3COOH+OH-

B.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2Fe3++Cu=2Fe2++Cu2+ C. 盛装NaOH溶液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2OH-+SiO2=SiO32-+H2O

D. 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方铅矿(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CuSO4+PbS=CuS+PbSO4

21.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溶液中c(K+)为1 mol/L C.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

N2(g)+CO2

22. 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

(g)+2H2O(g) △H=b kJ/mol,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1.2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B. b>0

C. K(T1)>K(T2) D. a点时NO2的转化率为33.3%

23.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 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 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 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被氧化引起的

24. 现有一部分氧化的Na2SO3样品a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L,取其中25.00 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

溶液V2 mL

B. 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 g

C. 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 g

D. 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Ⅰ、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Ⅱ,测定干燥管Ⅰ增重d g

25.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 5 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I2(aq)+I-(aq)

I-(aq)的△H>0 15 25 35 50 I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

1100 841 680 533 409 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 (6分)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Cr2O72-+H2O

2CrO42-+2H+,将重铬酸钾(K2Cr2O2)溶于水配成橙色的稀溶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 (2)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__(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____。 27. (6分)已知Fe(s)+CO2(g)数为K;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K 700 900 FeO(s)+CO(g) △H=a kJ/mo1,平衡常

1.00 1.47 2.40 (1)若500℃时进行上述反应,CO2起始浓度为2 mol/L,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 (2)方程式中的a_____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 缩小反应器体积 c. 升高温度到900℃

b. 通入CO2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28. (8分)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绿色氧化剂,用途广泛,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1)已知液态过氧化氢与水相似,可微弱电离,得到两种等电子微粒。请写出过氧化氢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容器A和B,向A中加入少量MnO2;向B中加入H2SO4和足量MnO2。充分反应后,B中放出气体的量是A中放出气体的2倍(相同状况),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放出256.0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9. (8分)Na2SO3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1)向1.0 moL/L的Na2SO4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Na2SO3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SO2。将烟气通入1L 1.0 mol/L的Na2SO3溶液,溶液pH不断减小。当溶液pH约为6时,吸收SO4的能力显著下降,应对吸收剂进行处理。

①当该吸收剂吸收了8.96 L SO2(换算成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c(CO32-):c(HSO3-)=_________。

②下图为不同脱硫剂和不同浓度的Na2SO3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2SO3浓度越高脱硫效率越高

b. 相同条件下,四种脱硫剂中NaOH的脱硫效率最高 c. 对于相同浓度的Na2SO3溶液,温度越高脱硫效率越高 d. 当溶液pH约为6时,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NaHSO2

③溶液吸收能力下降后,进行加热再生,同时得到浓的SO2。加热再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0分)A为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常用作电极材料及润滑剂。将其与铁片等如图I组装好,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请回答:

(1)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通电,从图I装置中取出铁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Ⅱ所示。

①反应开始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使反应速率减慢,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加入少量水 b. 加入少量无水CH3COONa固体 c. 通入少量HCl气体 (3)已知在强碱性环境中,Fe(OH)3可与NaClO溶液作用而生成FeO42-。 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反应中生成10mol水,则电子转移数是_______mol。

31. (12分)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查阅资料:①MnCO3难溶于水,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②Mn(OH)2开始沉淀时pH=7.7。 实验过程:

Ⅰ. 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MnSO4溶液。

Ⅱ. 边搅拌边向MnSO4溶液中加入稍过量NaHCO3溶液,过滤。 Ⅲ. 洗涤沉淀。

Ⅳ. 洗涤后的沉淀在温度低于100℃的条件下干燥,制得高纯MnCO3固体。

(1)图1中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根据图2“浸锰”的反应适宜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3。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3)Ⅱ中加入稍过量NaHCO3溶液,控制溶液pH在__________范围,写出加入NaHCO3,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答案 D 2 D 3 D 4 C 5 D 6 C 7 D 8 B 9 D 10 11 12 13 C C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6分) (1)黄(1分)

OH-与H+结合生成水,使平衡向右移动,CrO42-浓度增大,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2分) (2)向右移动(1分)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2分) 27. (6分)

(1)1 moL/L(2分) (2)大于(2分) (3)bc(2分) 28. (8分) (1)2H2O2

H3O2++HO2-(2分) D A C C B A B C B D B (2)MnO2+H2O2+H2SO4=MnSO4+O2↑+2H2O(2分)

B中的MnO2作氧化剂,可将过氧化氢中的-1价氧全部氧化为氧气;

而A中的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只有一半-1价氧被氧化为氧气,故B中放出气体是A中2倍(2分)

(3)N2H4(1)+2H2O2(1)=N2(g)+4H2O(g)△H=-640.0 kJ/mol(2分) 29. (8分) (1)SO32-+H2O(2)①3:4 ②ab

③2NaHSO3=====Na2SO3+SO2↑+H2O 30. (10分)

(1)2Cl--2e-=Cl2↑(2分)

(2)①红色部分冒出大量气泡,铁片被腐蚀,无色溶液变成浅绿色(3分) ②ab(2分)

HSO3-+OH-

(3)①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2分) ②12(1分) 31. (12分)

(1)吸收没反应完的SO2(2分) MnO2+SO2=MnSO4(2分) (2)2.5-3h(2分)

Mn2+催化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O4(2分) (3)①pH<7.7(2分)

Mn2++2HCO3-=MnCO3+CO2↑+H2O(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