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第二课时)
【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掌握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2.了解干湿地区划分依据和方法,认识各干湿地区的景观差异。3.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理解降水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自主探究】(独立自主,快乐收获)
1、读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结合课本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用不同颜色笔描绘出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1月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大致沿_________(山)——_________(河)一线分布。
(3)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_。
(4)从个总体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 (2)根据图说说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长短的差别。
3、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_______,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1:读图2.17我国的干湿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一个地区_______和______的对比关系。 (2)填写下表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 植被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类型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畜牧业 <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多荒漠 (3)从图中可以看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
农业类型 旱田 800--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我们学校所在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探究2: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徐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记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徐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徐艳爸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并说明理由。
【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
1、关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从南到北逐渐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 B、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0月到次年5月 C、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D、一般来说,我国南方雨季短,北方雨季长 4、与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界线大体接近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山东省属于下列干湿地区中的 (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 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__________岭、兰州到拉萨;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一线延伸到__________高原的东南边缘;东南沿海一带降水量超过___________毫米;___________盆地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递减。
(3)A处房屋房顶特点____________,B处房顶特点_______________。可见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
,此
外
还
影
响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方面。 【本课质疑】(记下你的疑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