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9月份九师联考文言文详解
常常暗示,我爱文言!
张岱《周宛委墓志铭》(节选)文言知识点梳理 ——2023届9月份九师联考文言文详解 第1段:先生成长经历及性情。 【原文】
先生少即颖敏,异群儿,十八为董公门生。董公为越中名宿,弟数百人,一时英俊,皆在其门。先生自负过高,目睹同门,少所许可。及试有司,以奇文见斥,弃举业,下帷稽古,涉猎群书,浪荡不羁,家业日落。先生益蹇傲佯狂,见人矫骇愕窒,如群鹿山鸡不可与接。家居无事,辄浩叹长吁,其一肚皮怨天尤人、磊砢不平之气。其性火上腾,妒河中决。其著作,文则韩非之《孤愤》,赋则屈原之《离骚》。后作作《史断》-书,眼前之人,不足以供其唾骂,乃进而评骘千古,洗垢吹毛,寻其瘢痣,热唱冷嘲。
【译文】
先生少年时就很聪慧,不同于一般孩子,十八岁做了董公的门生。董公是越地有名的老前辈,有几百个弟子,当时才智出众的人,都在他门下,先生自恃过高,看着同门中人,很少有人能得到他的赞许和认可。等到参加有关部门的考试,因为文章奇异被斥退,他放弃科举考试,闭门考察古代事迹,浏览各类书籍,行为放纵不受约束,家业日渐衰败。先生却更加高傲佯狂,见到他人就做出惊惶得不敢出气的样子,就像野鹿山鸡一样不能与他接近。在家没有事情做,总是长叹不止,他一肚皮怨天光人、抑郁不平之气。他的性情像向上腾跃的火苗,妒忌像中间决口的河流,他的作品,文章就抒写像韩非子在《孤愤》中的愤概之情,赋文就抒发像屈原在《离骚》中的忧愤之情。后来他写《史断》一书,当世之人,不够供他唾骂,于是再进一步来评论古人,一意寻找他们的缺点,对他们冷嘲热讽。
【注释】
1.异群儿:异(于)群儿。异,不同。
2.董公为越中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宿,老成的,名望高的人,如宿将(有经验的老将,大将),宿儒(博学老成的儒士,大儒)。
3.弟数百人:定语后置,有数百弟子。 4.一时英俊,皆在其门:才智出众的人。 5.先生自负过高:自恃过高。负,依恃,凭仗。 6.目睹同门,少所许可:赞许和认可。 7.及试有司:有关部门。 8.以奇文见斥:被。以,因为。 9.弃举业:科举考试。
10.下帷稽古:帷,帐幕,引申为用幕布遮挡。下帷,意译为闭门。稽,稽查,考查。
11.先生益蹇jiǎn傲佯狂:傲慢。
12.见人矫骇愕窒:做出惊惶得不敢出气的样子。矫,装作。 13.如群鹿山鸡不可与接:接近。 14.家居无事,辄浩叹长吁:总是。
15.其一肚皮怨天尤人之气:抱怨上天责怪别人。尤,责备,责怪。 16.其性火上腾,妒河中决:其性(若)火上腾,妒(若)河中决。他的性情像向上腾跃的火苗,妒忌像中间决口的河流。
17.乃进而评骘zhì千古:评论。
18.洗垢吹毛,寻其瘢痣:皮肤上的瘢痕和斑点,比喻缺点,过失。 第2段:先生出书示余,渴望知音。 【原文】
先生幼弟允恒,余女夫也,余常造其庐,先生见余至,必出其所著书以示余。皆残编断简,窜改涂抹,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余不能句。先生寻行觅字,为余诵之,嚯碏咨嗟,不以为疲。庚戌夏季,病剧且革,呼其长公郎嘉绩至前,手授数卷,曰:“此吾遗文也,近世无知之者,留之后日,以待桓谭。”言毕遂暝。
【译文】
先生的小弟弟周允恒,是我女儿的丈夫,我常常到他的家里去,
先生见我到来,一定拿出他写的书来给我看,都是残缺不全的书,上面多窜改涂抹之处,墨迹消退,字迹模糊不清。我不能读出完整的句子。先生在行间寻找字迹,为我通读,时而呼喊,时而叹息,不感到疲惫。庚戌年夏季,他的病情严重并且危急,他叫大儿子周嘉绩到跟前,亲手交付他几卷书,说:“这是我留下的文章,近世没有理解它们的人,留到以后,来等待像桓谭一样的人,”说完就合上了眼睛。
【注释】
19.余常造其庐:到。庐,房舍,家。 20.必出其所著书以示余:给……看。
21.皆残编断简:编,古代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如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形容读书勤奋)。简,竹简。编,简,此处均代指文章,书。
22.微有字形:隐蔽,隐藏,模糊不清。
23.庚戌夏季,病剧且革 jí:通“亟”,病势危急,病危。 24此吾遗文也,近世无知之者:懂得,理解。 25.言毕遂暝(目):合上(眼睛)。 第3段:先生出人意表,可谓异人。
【原文】其友张岱曰:“先生著述盈笥,其所持论,皆出人意表。余独畏其舌锋犀利,饮其毒者,无不折角。如此异人,求之天下,不能有二也。余尝谓先生位不偿德,命不酬才。王奄州著文人九命,先生乃占其四,一贫困,二嫌忌,三偃蹇,四恶疾。特以先生侥幸,其余五命,皆所获免,寿登七十。先生子三,皆负轶才,自能名世。”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译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