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其中内省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进而形成对世界 的理解, 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 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