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31卷第4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Vo1.31 No.4 Aug.2011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1年8月 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雷夏丽,韩海燕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本文论述如何构建有效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使教学课程与学生就业岗位之间 实现元缝隙对接。 关键字: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实训教学;实践;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t)04-0135-02 收稿Et期:2011 .13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4.43 作者简介:雷夏丽(1975一),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韩海燕(1965一),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副教授。 一、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特点 务三类岗位。操作类岗位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单证 填写、报关处理、集装箱管理和仓储业务处理等技 国际货运代理是一门融合多专业、多学科知 能,而销售、服务类岗位要求学生熟悉企业的业务 识的课程,内容非常广泛,实践操作性非常强。其 内容和业务流程。这些岗位技能小到单证填写、 特点如下: 报价结算、货物包装装卸,大到货运业务组织、商 (一)课程范围广、内容多 国际货运代理课 务谈判、通关业务和货运纠纷处理等;因此,在课 程主要研究国际货运代理人在货物运输中的组 堂教学中,没有实践教学是不行,广靠教师的理论 织、计划、设计等业务。由于国际货运业务的环境 讲解,学生无法真正掌握。 复杂和高度风险,使得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所涉及 (四)与行业的结合非常紧密 国际货运代 的学科极其广泛。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知识覆盖面 理有关业务规定的更新速度很快,不同地区的实 广泛,既涉及了贸易术语、交易流程、单证交接、货 际业务又有一定的差别性。比如在广州、厦门的 物包装、集装箱设备交接、货物装卸船等知识,也 集装箱运输业务,主要是以海、空运为主。苏州却 有基本的港口、国际货运常见的法律法规以及常 因为没有海港,加上苏州工业园区以电子企业为 见的商务函电等知识。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所以货运业务以空运居多,然后才是水运业 要求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贸易实务操作、海关实 务。不同地方业务内容和模式的差别性,要求教 务操作、外贸与货运单证操作、集装箱拼箱和拆箱 师在教学内容中要有所侧重,力求符合地方特点, 操作等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有商务英语、国际经 贴近地方业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贸地理、国际商务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支撑。 但是,在现行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设置中,理 (二)课程具有很大的抽象性 国际货运代 论理论讲授的内容为主体,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 理业务涉及者、参与者较多,涉及的过程也较复 薄弱,即便是实践教学部分,主要方式多为教师案 杂。许多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他们虽然能熟 例分析,而且往往很多相近的专业课程所选取的 背一些知识和概念,但对一些基本知识最起码的 案例会有重复,针对性较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课 感性认知都没有,因而难以在实际业务中运用自 堂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货运代理这类操作性 如。 非常强的课程,在设置实践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 (三)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高 国际货运代理 根据其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业特点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 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提高学习效果。 低决定了他们以后进人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强 同时,如何选取实践课程,要重点选取哪些典型的 弱。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一般分为操作、销售和服 实践环节,师生采取何种方式完成实践教学,都是 ・136。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第31卷 构建有效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构建有效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想法 (一)建立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平台 针 对国际货运代理课程范围广、内容多、知识覆盖面 大的特点,建立一个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货运代理 知识平台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把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所需要的货运单证、进出口 业务流程知识、国际经贸地理知识、常见外贸函 电、各国常见港口、国际货运常见法律法规、集装 箱容器基础尺寸、航空运价表和班轮运输船期表 等建成一个知识平台。这样既可以减少教师上课 的负担,又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 学习的主动性。 (二)丰富教学模式 由于国际货运代理课 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增强感 性认知。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 多彩的教学模式。例如国际货运代理中的出口业 务这个情境,可以考虑采用角色扮演法、或六步教 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使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 具体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对于学 生最不容易掌握的一些物流作业场所和设备知 识,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来进行。在单证类教学中, 学生学习后一般能较容易地处理单独的单证,但 对每个作业环节需要提交哪些单证、单证如何流 转就难以掌握。对此,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即设定 一个教学任务,模仿企业真实数据,让学生自己动 手完成一个项目。在业务流程教学过程中,学生 普遍存在要么很难记住、要么死记硬背知识的问 题,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采取视频类的多媒体 教学模式。而对于货运代理中参与人的法律地 位、货运事故纠纷处理这些内容教学,则可以采取 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立体化实训教学 体系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实训教学体系,是指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特定的国际货运任务,对 他们进行认知、感知和践知三方面实训教学的立 体化 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或通过实训教学软件操作, 或组织学生对当地物流中心沙盘的参观,使学生 具备基础知识的认知水平,然后通过工作环节和 场所模拟操作来达到具体环节的感知,最后通过 以任务为导向的综合业务实训来让他们达到践 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国际货运代 理行业的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而每个岗位的工作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整个货运代 理的业务流程。比如说,教师要实施以行动为导 向的实训教学法时,可以将国际海运中的集装箱 货(整箱货和拼箱货)及非集装箱货的进出口业 务流程、国际航空货运中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海 运租船业务流程、国际多式联运业务流程等,形成 以某项国际贸易业务为导向的任务驱动,让学生按 照国际贸易和国际货运的业务流程进行真实操作。 (四)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为 了切实提高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即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尤为重要。首先,可以设立校企互聘的制度,企业 的业务主管和员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学校 教师则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到 企业挂职锻炼,或为企业一线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从而提高教师讲授实际业务的教学水平。另一方 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人员到课堂或 实训室为学生上课,让学生了解最新、最及时的业 务要求。其次,建立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在课 堂上完成某个环节或者某个模块的教学后,让学 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真实操作,以提高他们 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利用学校实训基地的材 料和数据建立实训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实践环 节训练。也可以把企业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 项目让师生共同研究设计,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 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的深入合作,可 以增强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最终提 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责任编辑袁小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