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判断题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了李大钊的感人事迹。 ( )
2.《十六年前的回忆》内容真实可信,语言轻松自然,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
3.课文通过回忆,再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人格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 ( )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是因为父亲想保守党的秘密,同时也怕我们难过。 ( )
5.课文按时间顺序展开回忆,再现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法庭上、被害后的全过程。 ( )
6.《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按被捕前、法庭上、被捕时、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
7.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回忆录,作者李星华,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
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轻松朴素自然,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 )
8《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
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 )
9、《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5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
1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 )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或者”。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