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张沟小学优秀教师推荐报告

来源:一二三四网
宁远中心小学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

辛振中老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15个年头,在这15年里,他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一次次为学校排忧解难,出色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2012----2013学年上学期,他所教的四年级数学全乡抽考排名第四,下学期乡中心校对各年级各学科统考,他所教的四年级数学全乡排名第三。 本学年,辛老师担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他的数学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性强,学生成绩好,每次考试平均分都在85分以上,是我们张沟小学的骨干教师。

一、知难而进,勇挑重担。

四年级是学校一个特殊的班,学生纪律散乱,学习状态不佳,集体凝聚力不强,是一个令全校领导、老师“头疼”的班级。在这种情况下,辛老师接下了这个重担,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选拔班干,提高班级自理能力。

一个班级要正常运作,单靠老师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学生中的带头人的作用不能忽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该班纪律散漫,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因此,有凝聚力的学生都不愿当班干部,针对这种现象,辛老师首先找这几个学生谈心,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好的集体对自己的影响,而且当班干部可以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为自己以后的成长铺路。从而用心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针对班上违纪的大多是男生,辛老师特地选了冯明鑫和辛硕同学当班长。辛硕同学各科成绩优秀,在男生中能一呼百应;而冯明鑫个性倔强,经常带头违反纪律,但他

与辛硕要好,在男生中也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在设立班干部时,辛杨老师力求人尽其才,发挥各人所长,让调皮的、愿为班级效力的学生都安排职务,班干部在管理中遇到问题,辛老师全力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全心协力共同管理班级。有了他们的协作,四年级的纪律日渐好转。

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四年级班是个纪律松散的班级,必须有严明的纪律来要求他们,辛老师不是简单地见到学生做错什么就加以处罚,而是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规范,让学生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违反了会受什么处理,并向学生说明为什么会制订这项要求。凡是没事先宣布的要求,学生违反了不会马上加以处罚,对于学生犯错,杨老师总是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真心改过,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对抗。对于容易惹是生非,喜欢打架的学生,辛老师教育他们易地而处:“如果别人这样对你或者老师这样对你,你能接受吗?”并使他了解打架可能产生的后果。四年级的学生都愿意听从辛老师的教导,真切地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出于对他们的一种关心。他们的进步也逐渐的得到各任课老师的认可和学校领导的赞赏。 四、热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辛老师热爱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四年级有位学生叫杨伟,因为是超生子女,长期住在舅舅家,把舅舅当做是自己的爸爸。读四年级时回到父母的身边,与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不肯认父母。辛老师当任班

主任后,其母亲向辛老师求助。辛老师经常找杨伟谈心,从他与舅舅一家生活时的趣事谈起,谈到他对父母的看法,在拉家常的同时引导他尝试体会父母对他的爱,为他所做出的牺牲。另一方面,从与他的谈话中找出原因,不时与其家长联系,商讨家庭教育方法。通过杨老师长期的努力,如今杨伟与父母的关系已大大改善,使其父母非常感激杨老师的帮助,由于辛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经常与思想有差异的学生交朋友,以情感人,不知转化了多少顽童。

经过一年的努力,四年级的学生取得了突出成绩,该班的卫生得到老师的一致肯定,每次学校大搞卫生,原来奉行“自扫门前雪”的学生如今却争相去帮一、二年级的班级擦窗、扫地。打架事件不再出现,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参加校各种竞赛名列前茅,乡中心学校创办的小作家作文报就刊登了我校四年级学生作文4篇。辛振中老师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智慧投入到工作中,在教育管理上不断摸索,学习新方法,促进学生整体的提高。虽然工作繁忙,仍心系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出色地完成了班主任工作,受到学生的拥戴,家长的欢迎,学校的肯定。根据辛振中老师的出色表现,我校同意推荐其为县优秀教师。

太山庙乡张沟小学

2013、8、1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