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中外医学研究 乡 童 争。 一。一 201 1年10月第9卷第3O期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 … ll 0 ∥ll l ll蒡曩0彭 2.2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病原菌分布比较有症状组与无症状 誊 垂i 岁左右,这些女性几乎都处于绝经期,她们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组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病原菌 中G一菌占61.3%,G 菌占28.6%,真菌占10.1%;无症状组病 原菌中G一菌占64.2%,G 菌占26.9%,真菌占8.9%,两组病原 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63例 (64.3%)明显高于有症状组35例(35.7%),其中女性感染率为 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效应而引起尿道萎缩, 变得短窄、僵硬,易于损伤。又由于阴道上皮糖原含量于绝经后 减少,糖原分解下降,pH值上升,不利于阴道乳酸菌的生长,对阴 道其他微生物抑制作用减弱,造成菌群失调。这样,造成阴道防 疫作用下降,致使致病菌过度生长,容易感染邻近的尿道口,但由 于女性有其本身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女性感染多表现出无症状。 本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感染率为68.4%,女性无症状感染率为 81.2%,两者均高于男性。 68.4%,男性为31.6%,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检出真菌感染都 是女性。 3讨论 3.1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 由于糖尿病患者蛋 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快,造成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等具有免 疫防疫类物质合成减少。同时,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中白细 胞的游走、吞噬、调理、趋化和杀菌能力明显降低,引起局部炎症 3.3预防与治疗由于糖尿病患者多饮、多尿症状可以掩盖泌 尿系感染的尿频、尿急症状,再加之多为无症状菌尿,故临床上易 被忽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对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应常规做 尿细菌检查,必要时做尿细菌培养,做到早期发现感染,早期治 疗,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ommitte e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Perfo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M100一S12, 2002:118—119. 细胞反应能力下降。当病原菌逆行尿路感染时,由于泌尿道细胞 因子分泌障碍,尿中自细胞和白细胞介素lI 一6水平明显低于无 糖尿病的泌尿道感染者 ’ 。另外,尿中高尿糖环境也利于细菌 (真菌)生长繁殖。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细 菌(真菌)引起泌尿道感染主要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引 发,内源性感染主要是泌尿系菌群失调,而外来细菌侵入则可引 起外源性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泌尿道的感染 [2]Brandon C.Sos,Charles Harris,Sarah M,et a1.Abrogation of growth hormoiae secretion rescues fatty liver in mice with hepato— 率。同时,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 其次是G 球菌;真菌所致的感染较以往有所增加,可能与临床上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有关。本研究发现:最常见的 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 以及葡萄球菌属等。 3.2女性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特点 性发病率高,一方面, 因女性泌尿系统尿道短,尿道口离阴道口和肛门口近易引起感 eyte—speciifc deletion of JAK2.J Clin Invest,2011,121(4): 1412—1423. [3]Katey J.Rayner,Frederick J.Sheedy,Christine C.et a1.Antago— nism of miR一33 in mice promotes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J Clin Invest,201 1,121(7): 292】一293】. 染。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年龄大多在50 【收稿日期】2011—08—19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桂英 赣州I市妇女儿童医院(江西【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或接管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a. ̄t-渗、重复穿刺等情况。结果赣州1 341000)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治疗500例3岁以内的患儿按来 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排序,将单号者分为留置针组,双号者归为钢针组,两组各250例;比较两组输液首次穿刺所需时间、第2天穿刺 钢针组第2天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及外渗、重复穿刺 例数等都高于留置针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患儿输液中应用留置针,能节约穿刺时间,减少 液体外渗和重复穿刺的次数,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留置针; 门诊; 小儿输液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因小儿躁动、大幅 度动作、出汗、固定松脱,家长护理不当等,经常液体外渗,重复穿 刺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又增加护士工作量,患儿再次穿刺增加难 度。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1月在门诊输液实施外周静脉留 置针输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顺序编号,将单号者分人留置针组,双号者归入钢针组,两组各 250例,男270例,女230例;支气管肺炎160例,上呼吸道感染90 例,腹泻20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5O例。输液天数均观察统计为 两天,1次/d,共2—3组液体,输液时间2—4 h,两组患儿在年龄、 病种、选择的血管等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1一般资料34一 选取从2010年11月~2011年4月来笔者所在 1.2.1 材料钢针组使用一次性5号静脉输液针,输液常规用 医院门诊输液治疗500例3岁以内的患儿,按来门诊治疗的先后 一具;留置针组使用美国BD24G密闭式留置针,3 M透明膜,封管 中外医学研究 201 1年10月 第9卷第30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ll lll_ ll: _ l爱_一l__ l≯ 量 _:√- l _ 一ll蚤。_ l _: llllllll。l1lll llll。i 液为肝素盐水,浓度为5 U/ml,封管剂量2 ml,输液常规用具;钢 前护士向家属告知患者操作目的、配合要点、做好充分的解释工 针穿刺和留置针穿刺操作均由固定两名有10年工作经验的护士 作,并签署《静脉留置针穿刺知情同意书》,护士在家属知情并同 执行。 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当输液完毕后,用肝素 1。2.2选择血管选择粗直、柔软和富有弹性的静脉,2岁以内 盐水正压封管,选择头皮静脉留置给患儿戴弹力网头套,并发放 幼儿选择头皮静脉,一般采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 留置针家庭留置注意事项的温馨卡 。当再次输液时,用0.5% 2~3岁幼儿选用手背静脉。 碘伏消毒肝素帽,接人头皮针通畅即可进行输液。 1.2.3操作方法钢针组按常规小儿静脉输液方法。留置针组 1.2.4观察指标观察输液首次穿刺所需时间、第2天穿刺或 操作者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套,旋转 接管时问、输液结束处置时间;患儿液体外渗、重复穿刺的例 松动外套管,左手紧绷皮肤,右手握住回血腔两侧,以15。一30。角 数等。 缓慢进针,注意观察回血腔。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 2结果 再推进0.5 cm,以确保外套管也进到静脉内…。留置针组穿刺 2.1两组输液操作平均所需时间比较,见表1。 表1两组输液操作平均所需时间比较(s) 2.2两组患儿两天发生液体外渗和重复穿刺比较,见表2。 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 。 袭2两组患儿两天发生液体外渗和重复 3.4留置针输液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留置针输液操作步骤 穿刺例数n(%) 简单,护生学习容易,且从表1可知,只首次操作时间时间稍 多,而后的加瓶和输液结束的处理都较节省护士时间,也更容 易掌握。 总之,“钢针零容忍”是尽量避免使用头皮针进行输液,预防 注:与钢针组比较, P<0.0l 和控制输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减少对患者损伤的发生。群体钢 3讨论 针穿刺时,耗费大量时间,增加本来就人力紧张的护士的工作量, 3.1 留置针输液节约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从表1可以看 不能按时完成大规模的静脉给药,同时护士易于发生针刺伤,已 出,留置针组首次穿刺所需时间与钢针组虽无明显区别(P> 不能适应现在医疗护理的需要,在临床工作中,树立“钢针零容 0.05),但留置针组第2天接瓶时间明显低于钢针组穿刺时间 忍”的理念,尽量选择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 ,特别是在门诊患 (P<0.01),留置针输液只需常规消毒后,接入头皮针通畅即可 儿输液中应用留置针,能节约穿刺时间,减少液体外渗和重复穿 进行输液,而钢针输液第2天仍需要重新选择血管、穿刺,花费较 刺的次数,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 多的时间;在输液结束时留置针组只需封管,方便、快捷,处置时 得临床大量推广。 间明显低于钢针组(P<0.05)。说明留置针输液操作所需的时 参考文献 间较钢针常规输液操作的时间少,大大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 [1]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1. 士的工作效率。 [2]安碧.肥胖婴幼儿三个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中 3.2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国医学创新,2010,7(26):116—117. 从表2可以看出,钢针组液体外渗、重复穿刺明显高于留置针 [3]李翠花.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实用 组。因患儿自我约束力差,注射部位过度活动,钢针易刺伤血管 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FO003. 壁而发生渗漏,而留置针的套管质地柔软,管尖圆钝,置于血管内 [4]战锐.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 不易穿破血管,针留在身体上刺激性小,患儿易于接受,故重新穿 (25):139—140. 刺率低;且易于固定,它的应用为长时间静脉输液患儿建立了较 [5]胡贤主,张翠蓉.浅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对皮下出血的预防 好的静脉通道,保证患儿在治疗上药物的及时应用,还可减轻反 作用.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5):777. 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的痛苦,也解除了每日输液时护士遇到的 [6]齐瑞丽.静脉留置针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中国医学创 极大困难 -4 J。 新,2010,7(27):148—149. 3.3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输液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可降低 [7]戴立芬,蒋霞志.肿瘤化疗患者浅静脉护理体会.中国误诊学 家长的焦虑情绪在本组资料中还显示,钢针组由于液体外渗、 杂志会,2010,6(17):4ll5. 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等明显较留置针组多,说明了留置针在 门诊小儿输液的应用中能避免因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给患儿家 【收稿日期】2011—08—07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