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创新能力提高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一二三四网
基于创新能力提高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方清华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2期

(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文中分析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措施,并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强调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从而适应新时期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制图;创新能力;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5.02.031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等工科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课程之一,笔者多方面探索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途径,按照教育要为社会的经济、进步、文化繁荣培养“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要求[1],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培养创新思 维与设计为核心,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考核办法,将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整合课程的现有教学资源

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努力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之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从材料准备到题目设计,再到各环节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1.1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章节

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精选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教材,将相关章节按照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合理调整,如轴测图,根据需要,分散到不同章节讲解,能够更快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降低学习的难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 在课堂上呈现丰富教学形式

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体现在课堂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在课堂上采用传统板书、模型、挂图和手绘,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利用SolidWorks等软件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即时地切割叠加物体,让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多种途径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在实践上,落实完善多个环节,能够尽快地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到平面的空间思维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素质和团队精神,以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卓越工程师的要求。

2.1 充分利用模型测绘以增强立体感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继承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利用现有的教具模型,让学生对照模型绘制立体的视图,建立立体的视图与尺寸之间的正确认识,并学会选用机件的正确

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绘图和看图能力。增强空间概念,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实训环节的训练,为以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2 适当增加陶泥造型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陶泥制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验证习题的解题结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落实学习的实用性。开放模型室以方便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可利用“美就在身边——陶泥创作DIY”,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潜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2.3 合理利用构型设计培养创造思维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要把创造作为构型设计教育的核心命题[2]。构型设计和一题多解训练对学生以后的造型设计、产品发明和更新具有引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最强大脑——构型设计”比赛,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基于创造思维培养,完成从制造型向创造型的转换。

2.4 多渠道多方向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课程改革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式,并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源、网络媒介等深入拓展学习途径,推荐学生选用和本专业及本课程相关的书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充视野,增加知识面,在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滚动学习中,能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夯实基础,创新前行。让零部件测绘、构型设计、小课题设计等环节教学贯穿于整个机械制图教改中。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分组分工协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改革课程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3.1 改革课程考核的方式

改革机械制图课程考核的方式,变卷面考核为多元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模式[3]。机械制图课程,分上下两学期开设。上学期,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全面考核所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点,注重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基础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下学期,采用多次大作业和期末开卷考查的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的图形图线基础、尺规作图能力、零件测绘能力等。计算机绘图以考查的方式另外独立考核,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4-5]。

3.2 改革课程考核的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改革了考核体系,注重学习过程地监督与引导,不唯分数论,而是综合评价,将课程改革重点,纳入期末考核内容。

制图上学期总成绩=平时作业×15%+构型设计×

15%+考试成绩×70%。

制图下学期总成绩=平时作业×10%+

手绘大图×15%+构型设计×15%+考试成绩×60%。

计算机绘图学期总成绩=

平时作业×10%+机绘打印大图×

20%+构型设计×20%+上机考试×50%。

4 结束语

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和运用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教会学生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最近几届的“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凸显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程耀东,李兴田,等.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图学

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2(32):

162-164.

[2] 陈锦昌,陈亮,张瑞秋,等.基于构型设计的工程制图课程中

设计环节的探索[J].图学学报,2013,1(34):105-110.

[3] 李方娟,陈雷,景介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

管理开发,2010,25(1):160-161.

[4] 施海华.机械制图教学中新模式的有效应用探析[J].文理

导航,2011(6):87.

[5] 冯晚平,贺俊林,崔清亮,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

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1(8):246-247.

(责任编辑 高 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