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来源:一二三四网


广东省深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60分)

1.正在开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如图图片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

A.淮海战役 B.攻克南京 C.向毛主席报 D.开国大典

2.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3.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4.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5.初二历史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纪念网站,其中收录的英雄人物不合适的是( )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雷锋

6.“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此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7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解放西藏

7.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身份 地主与富农 贫农、雇农与中农 占乡村人口比例 乡村土地的占有比例 不到10% 90% 70﹣80% 20﹣30%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9.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0.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结束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11.建国初期的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祈祷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段史料描述的盛况是指(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开国大典

13.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7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1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 B.浙江 C. 西藏 D.甘肃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

1842

1870

年 B.1911——1939年 C

1919

1947

年 D.1921——1949年

16、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四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18、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

A. 交通运输业

B. 农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1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 人民的愿望

B. 党的领导

C. 人民的积极性

D. 客观经济规律

20、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 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21、“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C. “二月逆流”

B. 大批干部被打倒 D. 四五运动

7

22、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3、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4、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C.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5、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2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粉碎四人帮

D. 邓小平复出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27、2018年“两会”期间,李宪找到他出生那年他爸爸参加两会的老照片,李宪现在的年龄是( )

A. 60 B. 64 C. 69 D. 70

28、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段话中的“失误”是指(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九一三事件 D.文化大革命

29.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

7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30、《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 )

A.建设大庆油田 B.研制原子弹 C.治理兰考“三害” D.培育杂交水稻 二、材料分析题(2小题,共 40分)

3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后,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的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23分)

问题一:前阵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会议,已分别于2018年3月5

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请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什么为代国歌?(2分)国家主席是谁?(1分)通过哪一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2分)它的召开我国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2分)

问题二: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1分)其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2分)

请举出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当时派出的首席代表的名字(2分)

问题三: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什么?(2分) 该事件的起止时间?(2分)该事件的意义?(2分)

问题四: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是哪一年开始的什么事件(2分) 这一事件结束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7

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肥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 图一 1966年8月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图二

材料四: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问题一:你知道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吗?(2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2分)

问题二:材料二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3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图一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分)

7

问题四:材料二中图二所示是哪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2分)

7

2017-2018学年第二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17 A 18 D 19 D 20 C 21 C 22 D 23 A 24 A 25 A 26 D 27 C 28 C 29 D 30 题号 16 答案 D 31题: C D D A A C D A B C B B D C (1)1949年9月, 《义勇军进行曲》, 毛泽东, 《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制度。

(2)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阿沛·阿旺晋美。

(3)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32.(共17分)

问题一:1949年10月1日;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二:一五计划时期的。

工业: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沈阳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 问题三:“大跃进”时期;

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问题四:文化大革命(1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