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2.某校模拟《幸运52》幸运抢答的节目形式,由学生回答“它是什么”:“它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它是 A. 欧盟 B. 东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合组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 A.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试卷第1页,总8页
………线…………○…………
C. 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 D. 美国称霸全球战略
4.霍布斯鲍姆认为:“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作业的复杂体。”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 A.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B.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线…………○………… C. 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 D. “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
5.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②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③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7.(题文)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关注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关注人的价值
试卷第2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8.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9.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A. 墨家思想 B. 孟子性善论 C. 道家思想 D. 天人感应学说
10.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 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 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12.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 A.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 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试卷第3页,总8页
………线…………○…………
C. 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13.《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注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 四书是南宋朱熹所著 B. 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 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线…………○………… D. 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14.“程门立雪”的典故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 “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B.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C. “致良知”“知行合一” D. “民贵君轻”
15.《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16.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 ) A. 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B.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C. 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 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试卷第4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C. 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18.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19.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该‘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20.“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为
A. 楷书 B.隶书 C.行书 D.篆书
21.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二元化倾向: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话本和小说 B. 汉赋和唐诗 C. 风俗画和文人画 D. 元曲和京剧
22.中国古代文学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对应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奏陶唐氏之舞,听葛无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为之荡波。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试卷第5页,总8页
………线…………○…………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23.下边文字反映的是诗经名篇《采葛》,它应属于
A. 风 B. 雅 ………线…………○………… C. 颂 D. 曲
24.明代短篇小说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绘。据统计,在“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中,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近70篇,一些商人发家致富的事迹,也成为描述的对象。这折射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B. 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C. 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 D. 市民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军
试卷第6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
——摘编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编自《证券时报》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29—1933年大萧条催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 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使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旋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26.“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
材料一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材料三 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
试卷第7页,总8页
………线…………○…………
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 ——《朱子语类》卷5
材料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线…………○…………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 (3)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试卷第8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参考答案
1.A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针对会员国资金短期出现问题进行贷款组织,A正确;B不负责贷款业务;C属于贸易组织;D符合长期贷款。
点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当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时,可以向它求救,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很低。 2.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它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可知这一组织是欧盟,故A正确;东盟主要国家是东南亚国家,其盟歌是《东盟方式》,故B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故C错误;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不符题意,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欧盟相关知识,欧盟是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成就最高的区域合作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学,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和提高国际地位,欧洲走向联合,1967年欧共体建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可知C项说法正确。AB项发生在欧共体建立之前,可以排除。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是欧洲联合的一方面原因,D项说法片面。本题答案为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人的欧洲” 4.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中“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可知材料叙述的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历程,故B正确;全球政治发展趋势是多极化,故A错误;现代发展模式趋同不符合史实,各国发展模式不同,故C错误;国
答案第1页,总10页
家经济丧失独立性,与史实不符,各国经济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故D错误。 【点睛】
本题以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为考查背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更大,没有国家能孤身事外,这反映了在共同应对经济发展危机时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以③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②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不能主导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所以答案选③④,即B项。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影响 6.B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之所以遭遇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尴尬结局的原因是当时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孔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德”,当时的诸侯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社会的立竿见影的变革,而这些思想都是与改革背道而驰的。故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遭受冷遇的原因 7.B 【解析】
诸子百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各家主张不同,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应对社会大变革,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道家的主张;C项是儒家的主张;D项在诸子百家的主张中没有具体的体现。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各学派的比较:解题中要抓住关键词“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只适合一个派别的主张,做出正确答案。本题要求学生正确记忆各个学派的主要主张和特点。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可知上汤代表天意成为了人民的“主”即最高统治者,体现了早期的天人
答案第2页,总10页
感应思想,AC项正确;“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则说明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B正确;中国古代并没有确立民主政治,商王不是由民众推举产生的, D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早期儒学 9.D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为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董仲舒从解释儒学的经典着手,建立了一整套神学世界观,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他提倡 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在政治上论证了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虚构天的至高无上,以树立皇帝的最高权威,来维护和加强人间君主的统治。但同时借此对君权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作用,历史上皇帝下诏罪己就是该影响的表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10.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在西汉时期刑法的审判要征求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意见,这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占据重要地位,开始影响到了法律,故答案为B项。A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从材料中的“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来看,没有实行判例审判制,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学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学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 1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强调宇宙的本源是“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谈不上科学,排除A;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体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
答案第3页,总10页
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谈不上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排除D;朱熹的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最突出的表现是吸收了佛道思想,探讨心性义理,使其更具哲学化和思辨化,形成理学,因此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12.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尽管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大量继承了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积极影响。然而对其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尤其是将道德约束上升到天理的层次更加深了中国人的思想重担,所以要艰难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承受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思想上背负沉重的负担,这是“做人难”字最为主要的含义,D项正确;ABC三项是生活上、经济上、感情上的“难”,但材料反映的是精神上的“难”,排除ABC。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难”的含义,材料中的“难”是指精神上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难”的根源是传统的道德和思想的约束。 13.D 【解析】
《论语》《孟子》经朱熹加以注释,赋予时代内涵,后来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说明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四书不是朱熹所著;B项不符合史实,儒学传统没有断绝;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14.B 【解析】 【详解】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是二程的思想,二程认为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故B正确;“为政以德”“节用爱人”是孔子的思想,不是二程的,故A错误;“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观点,故C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二程的观点,二程认为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只有一个里,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15.B 【解析】
答案第4页,总10页
据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B项正确;“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A项错误;“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B。 16.B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A选项明显错误,李贽生活在明代,不可能是理学的思想来源;C选项主要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主张相关,D选项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李贽对儒家思想绝对权威的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束缚的时代要求,B选项正确。 17.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主张经世致用,D项正确。材料多次强调“清谈”,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但并非痛恨孔孟学说本身,排除A。材料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研究,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根源,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佛学,而是强调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排除D。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是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兴经济发展力量—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由于这种经济力量本身的弱小,尚不足以完全推翻封建的生产方式,反映在思想层面上就是这些思想家们尚不能提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而只能倡导改革封建制度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出现早起启蒙思想的根源不是知识分子力量是否强大;C、D项并非根本原因,都未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明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明清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1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主
答案第5页,总10页
要说的是造纸术发明出来了以后,便利了书写,在造纸术发明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成语和文化记载,故选D。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印刷术的情况;B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也无从体现;C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科学技术的传承的作用。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 20.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篆创始于秦代,据材料“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和“已却秦存赵” 可知该铭文为篆书,故D项正确;楷书形成于汉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隶书始于秦朝,并通行于汉魏时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艺术·书法 21.C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宋元以后……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可知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高雅艺术的表现,故C正确;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文化世俗化的倾向,故A错误;汉赋与唐诗,不属于宋元以后的主要作品,故B错误;元曲与京戏中,既有高雅成份,也有世俗化的成份,且京剧是清朝文化形式,故D错误。 【点睛】
本题以学者关于文明二元性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绘画艺术发展知识点的考查,结合课本可知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话本、小说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高雅艺术的表现。 22.C 【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①节选自《诗经》;②节选自汉代《上林赋》;③节选自五代李煜《虞美人》;④节选自唐杜甫《赠李白》,综上,其正确顺序应为①②④③,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第6页,总10页
【点睛】
本题考查古诗词相关知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奏陶唐氏之舞,听葛无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为之荡波”出自汉代《上林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五代李煜《虞美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出自唐杜甫《赠李白》。 23.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采葛》是劳作时的歌谣,其出自《诗·王风·采葛》,故A正确;雅是周人正声雅乐,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颂是周王祭祀用的乐歌,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曲是是元代的一种格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诗经》相关知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24.C
【解析】自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原则后,历朝历代都执行该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排除A。市民阶层越来越多地进入文学作品,不能体现专制王朝的败落。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之后,清朝继起,封建专制王朝还曾达到过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并未在明朝败亡,排除B。宋明以前,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多是士人等“清高”人士。宋明之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社会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文娱需求,越来越多的反映市民生活和商业情况的文学作品出现,C正确。D项选项夸大了市民阶层的地位,明朝时期的中国还是以农业立国的,市民阶层并未成为社会的主力军。
25.(1)17世纪后期,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的经济实力日趋强大,初步建立起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2)历史渊源: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主要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
(3)原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影
答案第7页,总10页
响:欧元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的挑战。
(4)立足国情,不畏外界压力,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货币监管,注重宏观调控;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迎接挑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1)依据“‘日不落’的旗号”“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等信息结合当时英国的制度及工业革命造就的世界霸主地位分析原因。
(2)第一问依据“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及所学归纳渊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美元与黄金,国际基金组织货币与美元的关系回答此问。
(3)第一小问依据“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了道路”,并结合所学欧洲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解答此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对美元的威胁方面入手。 (4)分析材料四所给“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依据中国国情,迎接挑战等方面总结答案。 【详解】
(1)所谓的“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指的是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称霸世界的过程,因此原因结合英国崛起的过程来分析即可,主要从政治: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殖民扩张来分析。
(2)历史渊源: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其历史渊源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围绕着“双挂钩一固定”来回答即可。
(3)原因:从材料来看,“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说明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促进了欧元的产生,此外内部的发展需求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对美元的冲击回答即可。
(4)中国的应对措施:结合材料 “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等信息和国情,从立足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监管;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等方面总结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着“日不落帝国”旗号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的崛起。材料二反映的
答案第8页,总10页
是“双挂钩”,原因是美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经济体系。欧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是因为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其影响主要是挑战了美国的地位。中国的应对措施主要结合国情,从立足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监管;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等方面总结。
26.(1)侧重点:材料一主张“节欲”,侧重修身;材料二主张适度的欲望,侧重维护专制统治。
(2)标准: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特点: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
(3)人欲观: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见解: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儒学大师关于“欲”的不同观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材料中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可以看出,材料一主张“节欲”,侧重修身;从材料中的“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可以看出,材料二主张适度的欲望,侧重维护专制统治。
(2)从材料中的“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可以看出,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从材料中的“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可以看出,朱熹思想的特点是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
(3)黄宗羲的人欲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等信息分析得出。他超越前人的见解可以根据“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等信息分析得出。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
27.(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
(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 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解析】
答案第9页,总10页
(1)根据材料一的引文出处可知是屈原的楚辞;根据材料二的引文出处可知是唐诗;根据材料三的引文出处可知是宋词。
(2)根据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可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等方面概括楚辞的特色;其代表可知是《离骚》。
(3)根据材料二和和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宋辛弃疾的作品表现出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诗歌作为思想文化是对但是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的反映,同时它又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可以看出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辨证关系。
答案第10页,总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