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强宏乐 【开发建设】 浅谈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 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 强宏乐 (鄂尔多斯市银河鸿泰煤电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3 ̄) [摘要] 论述了项目建设过程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 [关键词] 项目建设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 中图分类号:S 157.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9—0o88(2009)02—0o1l1—01 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工程项目在计划阶段 到实际工作之中,大部分建设项目在批准实施并已造成水土流 或计划正式实施前,对其生产过程排放污染物而引发的空气、 失后,水保监督部门才跟踪催报方案,进行补救。二是项目建 水和土壤的污染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 设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极不相适应,违背了水土保持法确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立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初衷和原则。三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发展地方经济,以眼前利益、自身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阻 价报告书八项主要内容中,明确规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 挠、干预水土保持工作,把减免水土流失补偿费作为招商引资 目,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水 的优惠条件。给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了 土保持法律、法规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确定为开发建设 能使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双赢, 项目行政审批的前置程序,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 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从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源头抓起,把 审批成为其他审批环节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审批开发建设项 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的先决条件来管理,否则,生 目时,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否则,相 态环境问题仍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实。所以,理顺这一关系,是 关部门一律不予立项或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但实际上,开发建 解决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 设项目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数量与应编报的总量相比还有很 大差距。从近年来执行情况看,部、省级审批的大、中型项目。 2协调理顺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关系 建设单位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水土保持方案比较完善,落实比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研究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 较到位,监理、监测和竣工验收的各项程序健全,治理效果明 中排放的废弃物对周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的影响。而水 显。但市、县审批的中、小型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仍然 土保持方案,主要解决的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坡面、 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项目在水保监督部门的催办下虽然编报 损坏地貌、破坏植被和堆放的废弃物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所采取 了方案,但又不落实治理措施,更谈不上竣工验收等环节。个 的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预防和保护,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纯 别建设项目,视法律、法规于不顾,执意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净水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按规范操作,滥挖乱倒,损坏地貌,压埋植被,大范围的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强调“局部剖析”,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化 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灾害性气候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 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的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着眼于“整体综 会的发展。 合”,对人为造成地貌、植被的破坏和影响进行防治和改善。从 1 协调理顺行政审批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关 建设时序上讲,“环评”研究解决的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 系 质。“方案”解决的是建设过程破坏地貌植被。从建设内容上 讲,“环评”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方案”是对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审批建设项目 的整治和保护。从建设意义上讲,都是以改善环境为目的,促 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运行 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项目 中,仍有部分中、小型建设项目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造成这种 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是水土 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建设项目 保持方案的前提,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替代。 的行政审批对编报水土保持只是形式上的强调,没有真正落实 12 内蒙古水利 2009年第2期(总第120期) 【开发建设】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 陈怀伟 (鸟兰察布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单位的防治责任和义务,现 就如何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中图分类号:s 157.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09)02—0012—0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 位责任区的范围和投资的大小,科学合理地界定建设 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明确建设单位防治 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 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的范围。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设 计阶段及施工和验收阶段,随着工程进展的不断深入,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时应扣除各项重复占地的面积。建设项目如采用砂石 料购买的方式,并有相关的附件,料场的防治责任可转 移由卖方承担。对移民安置区和专项设施迁建区,如 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没有转移成功或被认可,应由建 设单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纳入项目建设区。 设计阶段准确界定防治责任范围的关键在于对生 产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解和对各个施工区域及材 料来源的分析,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不够详细,生产工艺 1 设计阶段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设计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建设单位报 请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时所采用的,是水土保持方案编 描述不够清楚,施工便道、堆料场、拌和场、设备组装场 地等位置及占地情况不够明确,各分区或标段的土石 方平衡及流向不清楚,对料场、弃渣场等配套工程的勘 制单位以主体工程可研报告的征占和施工布置为依 据,通过调查分析合理界定,并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 批复认定。 测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设区的量化就较困难,应与建 设单位和主设单位共同协商,按照项目实施的最低标 准或平均标准确定占地。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主 体工程选定的料场勘查贮量是实际用量扩大一定比例 (2—6倍),水土保持方案应根据实际用量估列,并在 初设阶段进一步复核。对改扩建和除险加固等项目, 若初建时有水土保持方案,应予以说明;若初建时没有 水土保持方案应明确全部的防治责任范围。 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遵循“依法行政,热情服 (1)项目建设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 制中,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永久用地范围,施工临时生 产、生活设施占地,施工道路、料场、弃渣场占地,水库 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淹没面积,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所涉 及的原有工程的占地和土地管辖范围,但在合计面积 3协调理顺建设单位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关系 治理与保护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是基础,组 务”的工作宗旨,与建设单位共同联手,创建生态环境的建设平 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编报、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督促环 织实施是关键。建设单位既是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单位,又是 方案的组织实施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水土保 持方案编报审批后,建设单位职责是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制定 评和水保方案的实施是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应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把工程 实施计划,组织招投标,落实监理和监测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方 案的治理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开展工作,实施方案,并与 地方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加强联系,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 题。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原则,水土保持监督部门职 责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 建设好,把环境整治好。 收稿日期:2009—02—27 (编校:郭宝丽) 作者简介:强宏乐(1971一),男,主要从事煤矿及电源点项 目前期研究工作。